丁小敏
(江蘇省南通大學附屬醫(yī)院燒傷整形科 江蘇 南通 226001)
燒傷是指患者因直接接觸高溫物體(熱液、蒸汽、火焰、熾熱的金屬液體或固體)或受到強烈的熱輻射而導致的組織損傷[1]。頭面部燒傷患者常伴有面部腫脹、疼痛、進食困難等臨床癥狀,可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及生活質(zhì)量。最新的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對頭面部燒傷患者進行舒適護理可有效地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提高其生理及心理上的舒適度。為了進一步證實此護理方法的有效性,我們對近年來收治的81例頭面部燒傷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F(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6月~2014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1例頭面部燒傷患者。我們根據(jù)護理模式的不同將這81例患者分為常規(guī)組(40例)與舒適組(41例)。在舒適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0例。他們的年齡在18~6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1.79±5.26)歲。他們中燒傷程度[2]為淺Ⅱ度的患者有9例,為深Ⅱ度的患者有32例。他們中有蒸汽燙傷的患者4例,有火焰燒傷的患者12例,有石灰石燒傷的患者3例,有熱油燙傷的患者6例,有熱水燙傷的患者13例,有其他燙傷的患者3例。在常規(guī)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他們的年齡在18~6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1.96±5.41)歲。他們中燒傷程度為淺Ⅱ度的患者有10例,為深Ⅱ度的患者有30例。他們中有蒸汽燙傷的患者5例,有火焰燒傷的患者13例,有石灰石燒傷的患者2例,有熱油燙傷的患者5例,有熱水燙傷的患者13例,有其他燙傷的患者2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燒傷程度、受傷原因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我院對常規(guī)組患者進行基礎護理、用藥護理、飲食護理和健康教育等常規(guī)護理,對舒適組患者進行舒適護理。進行舒適護理的方法是:
1.2.1 進行心理護理 頭面部燒傷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因受到臨床癥狀及體貌改變的影響,極易出現(xiàn)抑郁、焦慮等不良的心理狀況。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耐心傾聽其主訴,掌握其情緒的變化,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護理人員應親切、耐心地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多安慰和鼓勵患者,向其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以消除其顧慮,使其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增強其對治療的信心。
1.2.2 進行體位護理 對頭面部燒傷的患者(伴有休克的患者除外),護理人員應盡早協(xié)助其取半臥位,以改善其頭部的靜脈回流,有助于其呼吸和進食。當患者取側(cè)臥位時,應為患者提供有孔的海綿枕,并在患者的背部加墊軟枕,以減輕患者耳部和肢體的受壓程度。
1.2.3 進行五官護理 ①進行眼部護理。對于眼部燒傷的患者,在其入院后應立即使用生理鹽水為其沖洗雙眼,徹底清除其眼部的分泌物及滲出物。然后,遵醫(yī)囑為患者使用丁胺卡那滴眼劑滴眼,2~3滴/次,3次/d,夜間為其加用金霉素眼膏。②進行耳部護理。對于耳部燒傷的患者,其創(chuàng)面的滲出液會較多,護理人員應及時對其進行清洗、消毒。當患者取臥位時,應為其頸部加墊小枕,使患者的雙耳懸空。當患者取側(cè)位時,應為其耳廓加墊耳罩或棉圈,以防其發(fā)生耳廓損傷、耳軟骨炎或中耳炎等。③進行口腔護理。對于口腔燒傷的患者,應及時為其清除口腔壞死的粘膜及分泌物,定期使用生理鹽水為其沖洗口腔(3次/d)。每日為患者涂擦石蠟油,以防止其發(fā)生口唇開裂及感染等。及時為患者清除口周結(jié)痂,以防止其發(fā)生接觸性出血。在患者進食時,應用紗布保護創(chuàng)面或讓其使用吸管進食。④進行鼻腔護理。鼻部手術(shù)的患者入院后,應及時為其清除鼻腔內(nèi)的異物及分泌物,確保其鼻腔清潔、通暢。為患者的鼻腔滴入少量的石蠟,以防止分泌物凝結(jié)影響其呼吸。
治療結(jié)束后,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我院采用自行設計制作的護理滿意度評價表評估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分為不滿意、較滿意、滿意、十分滿意4個等級,該表的滿分為100分。①不滿意:患者的評分不足70分。②較滿意:患者的評分在70~79分之間。③滿意:患者的評分在80~89分之間。④十分滿意:患者的評分在90~100分之間。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較滿意率+滿意率+十分滿意率。
我們采用SPSS15.0統(tǒng)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舒適組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的時間為(9.42±1.24)d,常規(guī)組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的時間為(13.16±1.78)d,舒適組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的時間明顯短與常規(guī)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0.995,P=0.000)。舒適組患者住院的時間為(13.94±2.90)d,常規(guī)組患者住院的時間為(17.67±3.08)d,舒適組患者住院的時間明顯短于常規(guī)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613,P=0.000)。
在舒適組患者中,對護理服務感到較滿意者有3例,感到滿意者有11例,感到十分滿意者有27例,沒有感到不滿意的患者,舒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為100.00%(41/41)。在常規(guī)組患者中,對護理服務感到不滿意者有4例,感到較滿意者有6例,感到滿意者有10例,感到十分滿意者有20例,常規(guī)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為90.00%(36/40)。舒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13,P=0.038)。
舒適護理是一種個性化、人性化、系統(tǒng)性的護理模式。此護理模式以提高患者的舒適度為目的,通過對患者進行舒適護理使其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達到最佳狀態(tài),進而提高其治療的效果[3]。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舒適組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均明顯短于常規(guī)組患者,其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
綜上所述,對頭面部燒傷患者進行舒適護理可有效地縮短患者康復的時間,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此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董秀云.頭面部燒傷病人的護理[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1,19(8):64-65.
[2]槐華勝,張婕,邵彬,等.面部燒傷中的五官具體部位細節(jié)護理體會[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3,22(12):1347-1348.
[3]張素琴,劉麗,顧媛媛.27例頭面部燒傷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11(2):3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