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平(南京市回龍橋小學江蘇南京210003)
方法決定效果
——論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果
□張 平(南京市回龍橋小學江蘇南京210003)
在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健康為第一的體育教學思想下,如何轉變體育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體育教學效果,使教學質量得以進一步提高,是我們體育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耙陨鸀楸荆詫W定教”的教學理念,應該成為各學科的主流,體育教學更應該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先進的的教學手段,才能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成績。
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效果
回顧自己的教學,自問是認認真真地備課并組織教學??勺罱K,很多學生的知識積累和技能仍在原地踏步,有的甚至出現(xiàn)“老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聽得莫名其妙”的局面。滿分的投入?yún)s換來低效的現(xiàn)狀,心里十分難過。造成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更應從以下現(xiàn)象中看到問題的癥結。
現(xiàn)象一:教師仍采用老的教學模式或是所謂新課標下的“放羊式”教學。一到體育課,簡單跑兩圈,帶學生熱身一下就自由活動了,有的連準備活動都沒有,玩的玩,說的說,鬧的鬧,哪有課堂可言,又何談課堂效果呢?
現(xiàn)象二: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不夠精煉,廢話太多,提問不明確,難易不當?shù)龋斐蓪W生無序、無效的思維,直接影響到課堂效果。
現(xiàn)象三:課堂教學中,追求“量”忽視“質”,為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宗旨而開展分組活動,雖然看上去場面熱鬧,學生參與,但真正的技術又有多少人實際的掌握呢?
從分析以上現(xiàn)象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要想提高體育課堂效果,就要有恰當?shù)慕虒W方法,一種能讓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明白老師的語言,主動參與練習,并發(fā)揮小組探究能力的教學方法。
基于以上的“低效”現(xiàn)象,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學習過程,對部分課堂的有效教學方法通過案例的形式作以下幾點歸納:
1.1、講解法——提煉要領、簡單順口
(1)案例陳述:在技巧教學中講授前滾翻直腿起動作時,教師可以將動作劃分為不同的階段,結合各個階段學生掌握的情況逐漸精簡動作要領的字數(shù)。如在初學階段,可以將完整要領編成上口、易懂、易記的順口溜:躍起成騰空,撐地作緩沖,低頭快收腹,兩腿直似柱,上體跟得緊,推手用上力。并逐字逐句的講解、示范,以提高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在動作提高階段,將上述六句精煉成“騰空高、緩沖穩(wěn)、收腹快、腿直立、上體跟、推手重”。到動作熟練階段時,可進一步精煉成“滾動、壓體、推手”幾個詞語,從而使動作要領不斷清晰,便于掌握。
(2)案例分析:在上述案例中,教師根據(jù)學生在動作掌握的不同階段,將所教難度動作的要領進行整理、提煉、加工,編成簡單易懂、清晰上口的順口溜、口訣以及單字等形式。這樣便于學生對動作要領的理解和記憶,有利于學生更快地掌握動作,提高教學效果。運用這樣的講解法,既符合體育教學“精講多練”的原則,又韻律分明,朗朗上口,促進記憶,提高效率,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語言的個人魅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效果突出。
1.2、運動競賽法——打不起來的排球比賽
(1)案例陳述:在教完學生正面雙手墊球和下手發(fā)球后,為了鞏固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便分組在設計好的排球場地上進行小組比賽練習。當時的場面是:①一發(fā)球,球就出界,對方根本不用接球就直接得分;②好不容易接到球了,擋球啦、單手撈球啦,什么動作都有了,根本用不上學過的“技術”;③有的同學很積極,對方球還未出手或剛出手,就開始跑動搶球,結果要么撲了一個空,要么就兩個人撞個人仰馬翻。有的同學更好,球來了,三人互相看,誰也不動;④接球時,我們的隊員很多時候都是一次就將球打給對方,根本談不上配合,更不用說鞏固、提高技術了。
(2)案例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想使用比賽法來提高課堂效果——失敗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器材、場地設置不符合學生的生理特點和運動水平,為了能夠得分,學生不得不采用一些不合理的技術動作,久而久之還會導致錯誤動作的形成。而且如果學生一直無法成為比賽的主人,最終會選擇躲避這種場景,學生的參與興趣也會逐漸地喪失殆盡。解決這些問題,要使比賽在體育教學中發(fā)揮出應有的效果,必須結合學生情況、充分考慮到運動競賽法的注意事項,對場地、規(guī)則等進行一些改造和創(chuàng)新。于是我又做了如下調整:
①確定比賽內容、形式和時機(內容:3打3;形式:以墊球為主;時機:學過發(fā)球、墊球、扣球和裁判規(guī)則之后);
②比賽規(guī)則的制定與執(zhí)行:6球制、三局兩勝、由裁判員確定;
③合理分組:依據(jù)體制強弱、男生與女生、技術熟練程度等進行6組分配(不能將比賽開展起來的小組就進行排球對墊或三人墊球等基本練習,技術得到提高后再組隊比賽);
④提出勝負雙方的不同獎勵措施,并將基礎練習(隔網(wǎng)練習對墊、發(fā)球至熟練時)滲透到比賽過程中;
⑤在比賽過程中及時調整競賽規(guī)則(如有技術較為全面的學生,可進行標準場地的6打6對抗賽)。這樣既可以避免類似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同時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課堂效果有了較大的改善。
1.3、循環(huán)練習法——復習課教學中的循環(huán)練習
(1)案例陳述:很多老師在復習課上往往采用單一的練習方式,久而久之,學生在枯燥的練習中失去了練習的興趣。曾聽過一節(jié)復習課,內容是國家體質健康項目的復習,在課上,老師結合體質健康測試的內容安排了循環(huán)練習:跳圈(5次×3組)——坐位體前屈(10秒×2組)——仰臥起坐(30秒×2組)——跳繩(30秒×2組)。采用分組不輪換,以教師統(tǒng)一計時流水作業(yè)的教學組織形式進行,對動作完成標準先作了嚴格的規(guī)定和示范,并要求發(fā)揮體育組長、骨干的作用,認真負責,可以根據(jù)個體差異選擇性的完成練習內容。
(2)案例分析:本案例采用循環(huán)練習法進行專項練習,使學生能夠在一節(jié)課內改進、提高多項技術、技能,而且又能調動學生主觀積極性,讓學生始終處在一種好奇的、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有利于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此外,采用循環(huán)練習法還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骨干、小組長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練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采用循環(huán)訓練法可以為較難完成的專項技術奠定身體基礎,就教學效果而言具有較高的實效性。一堂課下來,學生的量和質都有很大的提高。
體育教學方法是十分豐富的,而且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還會有許多新的體育教學方法產生、運用。我們在實際體育教學中,可以根據(jù)不同的要求選擇、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
2.1、新授課就需要相對多地運用語言的方法、示范和演示的方法
比如:籃球的三步上籃就可以用對比示范的方法:先拿教師和學生動作的對比,使學生清楚地分辨出教師動作的自如、準確,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動力。隨后教師用自己做的正誤動作作對比,可以使學生比較清晰地認識到錯誤缺陷與規(guī)范動作的差異,從而可以有效地避免、糾正、彌補錯誤與缺陷,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更快、更好地掌握動作的目的。
2.2、在跑步、跳躍、投擲的教學內容上就更是以運用完整教學法
比如:蹲踞式起跑,這個動作并不復雜,在教學過程中應先做個正確的完整示范,并結合動作示范做簡單講解,然后再做個常見錯誤動作示范,讓學生分辨錯誤動作的原因,隨后讓學生進行嘗試性練習,教師在練習中重新糾正一下錯誤動作即可。
2.3、一些集體項目適合運用“小群體教學法”
比如:韻律操教學,在開始階段:教師根據(jù)教學計劃、進程、課的任務、練習內容、學生水平等,將學生分成幾個“異質”的學習小組,向學生講解學習過程并指導練習。在教學階段:教師對全班進行講解和教學,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練習,各小組也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互幫互助,老師在旁觀察指導。在創(chuàng)編階段:教師根據(jù)各組的練習情況進行輔導,并要求學生自行配音樂或統(tǒng)一服裝。在展示階段:可設立不同獎項:最佳表演獎、最佳編排獎、最佳完成獎、最佳音樂獎等,讓各小組充分發(fā)揮。這樣的“小群體教學法”,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yǎng)了學生互幫互助的意識,又可以讓老師更全面的掌握學生情況,促進整體進步。
讓我們通過實踐,不斷地歸納、總結、創(chuàng)新,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方法,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并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體育課堂教學活動從“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從而真正持久地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果。
[1]江琳.淺談體育教學中的語言的講解法[J].世界·學術,2006,2.
[2]高嶸.領會教學法的特點[J].中國學校體育,1999,1.
[3]毛振明,于素梅.體育教學方法選用技巧與案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2.
G807
A
1006-8902-(2016)-10-ZQ
張平(1987-),男,民族:漢,籍貫:江蘇省南京市,學歷:本科,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