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廣播電視臺 崔 穎
?
淺談數字采訪機錄音技巧與后期音頻處理
安陽廣播電視臺 崔 穎
【摘要】隨著數字音頻技術、便攜錄音設備和音頻工作站在廣播領域的廣泛應用,廣播錄音新聞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采編人員在新聞采訪和制作過程中遇到了許多新設備,需要熟練掌握并合理利用這些新設備,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這里想結合我臺記者在采制錄音報道過程中使用數字采訪機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調研和技術探討,旨在提高錄音報道的水平和質量,更好地為聽眾服務。
【關鍵詞】數字采訪機;錄音技巧
隨著廣播領域全面邁向數字化,外出采訪錄音設備也在不斷的向數字化發(fā)展。由于數字化記錄與模擬相比具有存儲的高可靠性、利用空間的高有效性和檢索的方便性等優(yōu)點而被廣泛用于多媒體信息的存儲,尤其是對現(xiàn)場聲音采集、相關特征分析與處理,于是廣播電臺記者在現(xiàn)場采訪中使用數字采訪機,成為了一種必然的趨勢。
我臺目前使用的是ZOOMH4n專業(yè)數字音頻采訪機。ZOOMH4n專業(yè)數字音頻采訪機是一種新型的記錄媒體,無論在使用操作和音質方面都優(yōu)秀,且符合我臺相關設備和采編人員的要求。
(1)首先是數碼錄音,其音頻編解碼方式是主流的MPEGLayer2(MUSICAM)方式,能與我臺音頻工作站相兼容。對于環(huán)境和現(xiàn)場聲音能夠準確且豐富的表達。H4n最高支持凌駕于CD音質的24bit/96KHz的線性PCM錄音,錄音格式以WAV或者MP3保存,可以通過自帶的USB轉送到電腦,對于不同的需求H4n都可以提供漂亮輕便的完美錄音品質服務。另外,H4n擁有豐富的播放模式。單曲播放,單曲重復播放,全曲播放,全曲重復播放,A-B段、指定范圍重復播放等豐富多彩的播放模式。它能夠準確的記錄時間標記和音軌標記,且內置揚聲器可以直接回放而不必再戴耳機。
(2)采用SD/SDHC記憶卡存儲技術,同時具有低功耗和便攜特性,適應記者可靠性要求高、使用環(huán)境復雜的特點。SD/SDHC記憶卡儲存錄音,具有DSP效果,外部電源或者2節(jié)5號電池即可提長達10小時錄音的耐力模式(StaminaMode)。H4n的儲存方式采用體積小但性能高的SD/SDHC卡提供更加便捷的錄音,最大可拓展為32GB。
(3)能通過USB等數字接口與音頻工作站快速交換所錄制的節(jié)目內容。記者采訪結束后,采訪機采訪到的音頻素材需要進行編輯,然后才能夠播出。編輯之前的一個重要步驟是將音頻素材拷貝到電腦中。H4n裝載了能針對個人電腦直接輸入聲音的音頻界面功能。使用USB連接線可以將該設備與記者攜帶的筆記本電腦相連,利用USB接口拷貝音頻文件。文件的交換過程也是對數字采訪機存儲空間的釋放過程,有利于記者進行下一個采訪工作。
(4)高度智能化,性能穩(wěn)定,操作方便,并符合我臺記者使用習慣。H4n擁有更大的1.9英寸液晶顯示屏,更直觀的操作界面。XY式麥克風可以使拾音頭從90度到120度旋轉以求更加準確全面的捕捉聲音,讓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錄音位置。另外配合外部輸入端口可以同時記錄4條音軌,麥克風和其他設備都能夠直接連接XLR/Phone同時輸入。H4n擁有-50%到+150%的音量調整范圍,裝載了高品質的前置放大器,自動調用最合適的音量調整錄音并且擁有2秒的預先錄入功能。當使用USB連接到電腦上的時候H4n還可以作為音頻接口使用,既可以作為高質量的話筒,又可以作為一塊很不錯的外置聲卡。我臺技術人員在直播車中利用3G信號進行現(xiàn)場轉播時,就是將H4n作為外置聲卡接到筆記本電腦上來使用的,效果很好。
2.1錄音前參數選擇的問題
可以通過調節(jié)XY式旋轉麥克風改變聲音拾取范圍,按MENU鍵進去主菜單,通過調節(jié)輪上下選擇MODE,然后再按下調節(jié)輪進入錄音格式選擇,3項不同的格式決定錄音的質量和可錄制時間,接著點WAV/MP3選擇精度/采樣率。選擇完這些以后,按下REC鍵調節(jié)好錄音音量就可以開始錄音了,別忘了開始之前選擇輸入模式是MIC(XY麥克風)。
2.2采訪過程中常用的技巧
數字采訪機自帶的話筒,可以調整的是話筒靈敏度,錄音音量的大小等。錄制后常通過后期的降噪、剪切功能取得需要的音頻素材,所以使用者必需注意錄音的環(huán)境。在使用外置話筒時選用電容式麥克風因為它靈敏度極高,能夠清楚的重現(xiàn)聲音。前方接收的聲音,增益最大??梢赃^濾來自四周的雜音,極適合在背景雜音多的環(huán)境使用選擇使用方法。
做室內或者專訪,可以近距離的錄制,通過人聲的距離感表達、突出主題。如果在室外錄音,遇到刮風要注意話筒的防風處理,要使用采訪機話筒防風罩,若是一時找不到話筒防風罩的話,也可以用手絹、棉布、海綿等包裹話筒頭,效果也還不錯。話筒或采訪機拿在手上,在兩人之間,高度在胸部左右,盡量不要搖晃,手上不要拎塑料袋子之類的容易產生噪音的東西。
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我們認為在喧鬧的背景下錄好同期聲可以運用手動電平跟蹤,錄音電平為-4dB到-5dB,瞬態(tài)控制在+3以下、話筒用超指向,要求被采訪對象與話筒的角度不能大于兩者連線的±15°,距離為18cm-23cm左右,因為話筒的超指向特點是能夠拾取較遠的聲源,而且單向靈敏度很高,被采訪對象由于距離話筒很近,音量就必須調到正常指標,噪音也就隨之而相對減低,同時被采訪對象又起到一定的噪音屏蔽作用。
2.3關于錄音電平的問題
在平時使用時,很多記者由于擔心采訪時錄音電平太小,而把話筒放置的距離和講話人的嘴巴太近,結果錄制的聲音失真嚴重。建議電平寧小勿大,如果電平小了,還可以調大,但如果大到失真了,就沒轍了。
在采訪機使用時不要將話筒離嘴太近,一是容易失真,二是容易損壞話筒。手持話筒時錄音時,手在胸前,話筒在下巴附近就可以了。還有一條原則:話筒指著嘴,但不要正對著嘴。也就是說可以從側面、下面、上面等方向,斜著指向嘴巴,而不要放在嘴巴的正前方,以避免嘴部的氣流直接沖擊到話筒振膜上。
3.1把握正確的音頻參數
采樣率、音頻電平、平衡、噪聲門限、信噪比是作為音頻文件的基本參數,跟內容無關,一篇優(yōu)秀的錄音新聞作品首先要保證音頻參數的正確。具體的如使用背景音樂時,其中語言的響度大概是音樂的兩倍,電平上的反映是大約6dB左右,而當采用現(xiàn)場混播,記者作為旁白來介紹的時候,越是嘈雜的背景,越要注意提升語言的電平,保證主要信息的清晰度。
3.2音頻剪切技巧
相對從前的線性剪切方式,工作站或音頻處理軟件的剪切,類似于早期稿件編輯,界面就是電腦屏幕,所有的音響素材簡化成了圖形界面,對音頻的編輯非常形象化,拖拽、畫線、拷貝、刪除、粘貼、合并、讀寫、保存、切割、放大、鎖定、淡入淡出、掐頭去尾等等功能操作,先是視覺操作,后是聽覺的驗證,直觀方便,即便是誤操作,仍可以通過undo(撤銷)來重做,極大的提高了效率。在剪切過程中注意語氣的銜接,內容的關聯(lián),音量大小的對比不能太唐突,有停頓、留白,給聽眾反映記憶和回味的機會,切忌斷章取義,喋喋不休,忽高忽低,混混沌沌。
3.3內容補錄技巧
同期錄音采訪中,最好采用隨錯隨補的方式,補錄過程中,一定要在現(xiàn)場或錄音室內一次補錄,不然在音色、音量、情緒上會跟原來有較大差別,導致連貫性差,聽起來剪切的痕跡重,給人以虛假的感覺。
3.4成品合成技巧
合成是采訪錄音制作的最后一關,各個素材經過剪切、調整后,生成完整的一篇錄音新聞作品,這時需要注意的是把握各聲音素材的位置,音量的大小合適,聲像定位是否準確等。一般在合成前,先要總體預聽,然后再操作,重要的音頻素材單獨保存,沒有做完的以工程的格式暫存。
以上內容就是對我臺近些年來使用的數字采訪機的一些使用方法和技巧進行的歸納和總結。在廣播錄音采訪和制作中,滿足技術層面的具體要求是成功作品的必要前提。希望每一位采編人員都能熟練地使用手中的數字采訪機,優(yōu)美的聲音,生動的文字,加上精細的制作,讓廣播節(jié)目更加立體,更加生動。
參考文獻
[1]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影視發(fā)展研究中心編.袁同楠,楊明品,李嵐,著.廣電藍皮書: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發(fā)展報告(2015).
[2]黃匡宇.廣播電視學概論(第3版)[M].暨南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