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娜
(棗莊科技職業(yè)學院,山東 棗莊 277500)
大學英語課程支架式教學模式研究
劉 娜
(棗莊科技職業(yè)學院,山東 棗莊 277500)
“支架式”教學方法主要來源于對建構主義的探究。本文從支架式教學理念的內涵出發(fā),對支架式教學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希望為高校英語教學提供積極借鑒和建議。
支架式教學;高校英語;應用
教學條件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學活動的開展,
目前我國高校英語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第一,英語教學基礎設施不完善。目前我國高校院校對英語教學的投入較低,教學設備不先進,教學資源流動性差,學校缺乏重視等使得學生素質難以教學要求。第二,師資力量薄弱。我國高校院校英語課程代課教師數量少且專業(yè)水平較低,缺乏高水平的英語素養(yǎng),在授課過程中,一味給學生灌輸知識,難以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第三,教學模式有效性不足,對于英語教材過于依賴。教師對英語教材依賴性過大是當前高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較為嚴峻的問題之一,對于拓寬學生思維面、進一步豐富英語知識產生了不良影響。英語教材作為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主要資源,對于學生英語思維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高校英語教師僅僅將教材知識灌輸給學生,而忽略了教材的參考性特點。教師要求學生掌握英語教材中的每個知識,包括單詞、句子、課文、語法等,而沒有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進行梳理,無形中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第四,學生學習狀況不甚理想。自古以來,我國的教育就十分重視考試,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學生的思維面狹隘,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能力被禁錮,高校院校的學生也是如此,學生英語學習狀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習習慣。學生的學習過于被動,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二,基礎學習。我國高校院校學生英語能力差,基礎薄弱,缺乏對基本英語知識的掌握,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對英語水平的全面提高造成了不良影響。第三,職業(yè)規(guī)劃不明確。高校院校學生學習英語課程時缺少對學習目標的制定,對未來要從事的工作沒有清晰的規(guī)劃,學習具有盲目性。
2.1 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
為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國大部分高校院校將改變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構建“支架式”課堂教學模式,“支架式”課堂教學反對“以教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積極倡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不僅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還為教學改革的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隨著“支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推廣,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生對該模式一致認可,“支架式”課堂教學的優(yōu)越性日益凸顯。最為重要的是,支架式教學使得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日益凸顯,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教師所扮演的則是構建者、搭建者的角色,主要負責為學生英語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一個有力的支架。
2.2 明確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目的
在目前的高校英語教學中關于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仍存在諸多不完善的地方,通過支架式教學方案的指導,發(fā)現學生在閱讀策略方面存在哪些問題并有針對性解決是方案實施前提。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了解到,在高校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yǎng)過程中,學生英語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針對該情況,教師需要完整的掌握學生學習策略的差異性并制定培養(yǎng)方案,于是教師應該先學生提出這一問題:To what extent do my students use common studying strategies?以此引導學生關注自身存在的學習策略方面的不足并加以反思,以便后來學習信心的掌握和制定學習策略培養(yǎng)方案。
2.3 將學生信息進行整合處理,為教學提供參考
作為支架式教學的輔助,收集信息和資源主要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加以實現,學生信息和資源的收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你是否明確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目標?第二,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你是否會有意識的使用有關英語策略或者你是否掌握了一些英語策略呢?第三,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你是否會問自己一些問題?第四,你會講自己的知識背景和學習活動結合起來嗎?第五,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你是否關注文章的整體結構?第六,在英語學習結束后,你是否會進行總結?第七,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你會猜測文章中詞匯的含義嗎?第八,你會進行快速學習嗎?在問卷制作完成后發(fā)放給學生,促使學生按照實際情況做答,教師收集問卷信息并進行分析,得出有關結論為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實行提供方便。通過此類問卷的制作和信息收集,教師將進一步掌握高校學生英語閱讀學習的動態(tài),與理論知識所不同的是,教師通過具體的實踐調查得出的結論往往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權威性,從而為學習支架的搭建和完善提供定量的參考。
2.4 落實了合作的關鍵要素
“支架式”課堂學習主要包括個人獨立學習、小組討論研究及班級集體交流溝通三個部分,而預習則體現了個人的獨立學習過程,此時,小組的討論研究則成為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小組討論研究是一個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過程,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選擇適宜合作的學習內容。高校英語多以對話和短篇課文為主,因此,小組成員可以選取對話進行演練,此外,可以以英語話劇的形式進行合作,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強化小組合作的意識和能力,體現以學為本的先進理念。其次,充分發(fā)揮小組討論的作用。小組討論的過程就是成員之間相互借鑒、相互提高的過程,因此必須予以重視,鼓勵小組成員發(fā)表意見與建議,發(fā)揮小組成員的特長。最后,利用英語教師的指導作用,幫助小組成員解決難題。
在使用支架式教學方法時,英語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研究方案和計劃實施方案,具體的計劃實施方案包括以下內容:第一,激發(fā)學生使用英語學習策略的意識。在實際的調查中,大部分高校學生還沒有使用英語學習策略的意識,因此,激發(fā)學生使用學習策略使用意識是基礎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英語策略使用所帶來的益處和價值,提高學生的關注度和意識。第二,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英語學科作為高校院校學生基礎性的課程,理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英語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也是完善個人英語素養(yǎng)的需要,對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意義重大。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傳授學習策略給學生。第三,將學習策略的使用和日常學習活動相聯系,提高學習方法的適應性,增加學生對英語使用的靈活性。第四,建立英語學習評價系統,對學生英語支架式學習效果進行評價,以激勵學生靈活使用學習方法,提高英語水平和學習效果。
“支架式”教學作為新型教學模式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其具體舉措主要包括保證學生學習主體的角色、落實合作的關鍵要素、明確語言學習的根本目標等方面,構建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關鍵的高校英語學習體系,切實提高高校英語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1]彭陽華,周平.支架式教學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外
國語文,2011,S1:134-136.
Study on Scaffolding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
LIU Na
(Zaozhu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reer Academy, Zaozhuang Shandong 277500)
The "scaffolding" teaching methods mainly comes from the construction inquiry.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scaffolding teaching philosophy, on the application of scaffolding instruc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ere studied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positive reference and suggestions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caffolding Teaching; Vocational English; Application
G642.4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5.117
1672–7304(2016)05–0236–02
(責任編輯:張時瑋)
劉娜(1982-),女,山東滕州人,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