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水資源稅征收管理辦法(試行)
編者按2016年7月1日,河北省地方稅務局、河北省水利廳、河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公告印發(fā)《河北省水資源稅征收管理辦法(試行)》,現全文刊發(fā)如下。
第一條為規(guī)范水資源稅的征收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實施細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水利部關于印發(fā)〈水資源稅改革試點暫行辦法〉的通知》(財稅〔2016〕55號)、《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 〈河北省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實施辦法〉的通知》(冀政發(fā)〔2016〕34號)相關規(guī)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利用取水工程或設施直接從江河、湖泊(含水庫)和地下取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除本辦法第八條規(guī)定的情形外),為水資源稅納稅人。
納稅人應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河北省取水許可制度管理辦法》等規(guī)定申領取水許可證。
本辦法所稱取水工程或者設施,是指閘、壩、渠道、人工河道、虹吸管、水泵、水井以及水電站等。
第三條水資源稅的征收對象為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是陸地表面上動態(tài)和靜態(tài)水的總稱,包括河流、湖泊(含水庫)等水資源。
地下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種形式的水資源。
第四條水資源稅實行從量計征。
應納稅額計算公式:應納稅額=適用稅額標準×實際取用水量。
城鎮(zhèn)公共供水企業(yè)實際取用水量=實際取水量×(1-合理損耗率)。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合理損耗率為17%,縣級城市及以下合理損耗率為15%。
水力發(fā)電(含抽水蓄能發(fā)電)取用水和火力發(fā)電貫流式冷卻取用水水資源稅應按照實際發(fā)電量計征。
應納稅額計算公式:應納稅額=適用稅額標準×實際發(fā)電量。
第五條 水資源稅分別按照地表水和地下水分行業(yè)確定稅額標準。在地下水超采區(qū)取用地下水、特種行業(yè)取用水,適用較高的稅額標準;農業(yè)生產超限額取用水和主要供農村人口生活用水的集中式飲水工程取用水、企業(yè)回收利用的采礦排水(疏干排水)和水源熱泵回用水,適用較低的稅額標準;城鎮(zhèn)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取用地下水的,水資源稅稅額標準高于公共供水管網未覆蓋地區(qū)。
取用水行業(yè)可分為:農業(yè)、工商業(yè)、城鎮(zhèn)公共供水、特種行業(yè)、其他。
農業(yè)生產取用水包括種植業(yè)、畜牧業(yè)、水產養(yǎng)殖業(yè)、林業(yè)取用水。
特種行業(yè)取用水包括洗車、洗浴、高爾夫球場、滑雪場取用水。
納稅人取用不同稅目水資源的,應當分別計量不同稅目取用水量;未分別計量的,從高適用稅額標準。
城鎮(zhèn)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由各市、縣城鎮(zhèn)供水主管部門在每年1月底之前劃定并傳遞給主管稅務機關。
第六條農業(yè)生產取用水量超過農業(yè)生產取用水限額的,超過部分(不含購買水權部分)由取用水單位和個人繳納水資源稅。
農業(yè)生產取用水限額標準由省水利廳會同有關部門另行制定。
第七條納稅人應按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計劃取用水。主管稅務機關應監(jiān)控納稅人水資源稅申報情況。納稅人(水力發(fā)電、城鎮(zhèn)供水企業(yè)取用水除外)當年累計取用水量超過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年度用水計劃的部分,按下列規(guī)定征收水資源稅:
(一)對取用水量超過計劃百分之二十(含)以下的,超過部分按水資源稅稅額標準的2倍征收;
(二)對取用水量超過計劃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含)的,超過部分按水資源稅稅額標準的2.5倍征收;
(三)對取用水量超過計劃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超過部分按水資源稅稅額標準的3倍征收。
未經批準擅自取用水或未依法取得年度取用水計劃的,按水資源稅稅額標準的3倍征收。
第八條下列取用水不征收水資源稅:
(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從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水庫中取用水的;
(二)家庭生活和零星散養(yǎng)、圈養(yǎng)畜禽飲用等少量取用水的;
(三)為保障礦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產安全必須進行臨時應急取(排)用水的;
(四)為消除對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利益的危害臨時應急取用水的;
(五)為農業(yè)抗旱和維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必須臨時應急取用水的;
(六)水源熱泵系統利用封閉型回灌技術回灌的水;油田生產中開采的原油混合液經分離凈化后回注的水。
第九條下列取用水免征水資源稅:
(一)規(guī)定限額內的農業(yè)生產取用水;
(二)取用污水處理回用水、再生水、雨水、地下咸水、微咸水、淡化海水等非常規(guī)水源;
(三)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guī)定的其他減稅和免稅情形。
水資源稅的減免稅為備案類減免稅項目。
第十條水資源稅由地方稅務機關負責征收。納稅人向其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水資源稅。
按照國務院或其授權部門批準的跨省(區(qū)、市)水量分配方案調度的水資源,由調入區(qū)域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征收水資源稅。
所在地是指納稅人從事生產、經營、生活所在地。
第十一條水資源稅的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為納稅人取用水資源的當日。
第十二條水資源稅按月或者按季計算征收,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不能按固定期限計算納稅的,可以按次申報納稅。
概而言之,傳統知識服務商力圖將學術圈形成循環(huán),在科研人員做科研、寫論文/專著、發(fā)論文/專著、出版論文/專著、論文影響力評價、獲取論文等全流程進行介入和服務,對即將進入學術圈的高校學生產品使用習慣等進行培養(yǎng),獲取用戶忠誠度。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一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
第十三條納稅人辦理納稅申報時需報送水行政主管部門核發(fā)的《河北省水資源稅納稅人取用水量核定書》,并按照核定的實際取水量計算繳納水資源稅。
每月(季)結束后15日內,水行政主管部門將取用水信息錄入到信息交換平臺。
第十四條納稅人未取得《河北省水資源稅納稅人取用水量核定書》,應在納稅期內按照上期實際繳納的稅額預繳稅款,并在下個納稅期辦理稅款結算。
第十五條申報期結束后,主管稅務機關應將納稅人的申報信息與水行政主管部門傳遞的取水信息進行比對,并將比對出的疑點信息進行核查。
第十六條納稅人取得取水許可證或取水許可信息變更后15個工作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取水許可證復印件,填報《河北省水資源稅稅源登記表》。主管稅務機關應在3個工作日內將稅源登記信息錄入征管系統。
第十七條納稅人應在每年12月31日前按照規(guī)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門申報下一年度取用水計劃建議,水行政主管部門應在每年1月31日前批準納稅人取用水計劃。納稅人應在獲得取用水計劃后15個工作日內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主管稅務機關應在3個工作日內將用水計劃信息錄入《河北省水資源稅稅源登記表》。
第十九條水行政主管部門應協助主管稅務機關按照“水利核準、納稅申報、地稅征收、聯合監(jiān)管、信息共享”原則做好水資源稅征收管理工作。
主管稅務機關和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水資源稅征收管理信息系統的現代化建設,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
第二十條水行政主管部門定期向納稅人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提供納稅人取水許可情況、實際取用水量、超計劃取用水量、非法取水處罰等信息,并協助主管稅務機關審核納稅人實際取水的申報信息。
主管稅務機關通過信息交換平臺向水行政主管部門提供水資源稅納稅申報等信息。
第二十一條水行政主管部門應在核發(fā)取水許可證后10個工作日內,將許可信息錄入到信息交換平臺。
第二十二條納稅人應依照國家技術標準安裝計量設施,負責日常維護,確保運行正常,并如實向水行政主管部門和主管稅務機關提供與取用水有關的資料。
取水計量設施運行不正?;蛭窗惭b取水計量設施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按照日最大取水能力核定取水量。
第二十三條水資源稅征管過程中發(fā)現問題的,主管稅務機關和水行政主管部門聯合核查。
第二十四條未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擅自取用水的單位或個人,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進行處罰并核定取水量;主管稅務機關根據水行政主管部門核定的取水量,按照本辦法第七條規(guī)定征收稅款。
第二十五條地方稅務機關、水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jiān)察機關責令改正;情節(jié)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將獲取的涉稅信息和數據公開或者用于與稅收征管無關事項的;
(二)為納稅人提供納稅服務收取費用,變相增加納稅人負擔的;
(三)未按規(guī)定傳遞納稅申報、取水許可、實際取用水量、超計劃取用水量、非法取水處罰等信息的;
(四)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第二十六條水資源稅的征收管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實施細則、《河北省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實施辦法》、《河北省稅收征管保障辦法》及本辦法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二十七條本辦法自2016年7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2年?!?/p>
201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