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萍,孫輝,燕建召,葛朝紅,田海燕,師樹新
(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河北 石家莊 050051)
冀中南辣木栽培管理技術(shù)
周永萍,孫輝,燕建召,葛朝紅,田海燕,師樹新
(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河北 石家莊 050051)
該文介紹了一套適宜冀中南的辣木栽培技術(shù),從選種、播前準備、苗床準備、播種育苗及幼苗管理、移栽定植、田間管理、樹體管理、采收、越冬管理等方面分別進行了介紹。
辣木;冀中南;栽培管理
辣木(Moringa spp.)又稱鼓槌樹(drumstick tree),原產(chǎn)印度北部,是一種落葉木本蔬菜及油料植物。全世界已知有14個品種,目前較常食用的品種主要有印度傳統(tǒng)辣木、印度改良種辣木和非洲辣木3種[1]。
根據(jù)中國農(nóng)業(yè)部蔬菜品質(zhì)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辣木中鐵是菠菜的3倍,鈣是牛奶的4倍,鉀是香蕉的3倍,維生素C是鮮橙的7倍,蛋白質(zhì)是牛奶的2倍,維生素A是胡蘿卜的4倍[2]。辣木全身都是寶,具有廣闊的開發(fā)前景。
2015年我們引進了印度傳統(tǒng)、印度改良和非洲辣木等幾個辣木品種,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栽培試驗,證實辣木在冀中南地區(qū)可以生長、開花,但很少結(jié)莢。通過近兩年以采收嫩梢、嫩葉為目的進行栽培試驗,形成了一套辣木在冀中南育苗移栽的栽培管理技術(shù)。
播種前應(yīng)對種子進行精選,所選種子應(yīng)品種純正,飽滿、無蟲蛀、無霉變、成熟度好、整齊一致[3]。
將精選種子倒入已配好的藥水中浸泡24h左右,藥水可選用800~1200倍液多菌靈、百菌清、綠亨2號等殺菌劑。浸種可殺死辣木種子內(nèi)附著的病菌,保證種子發(fā)芽率和幼苗成活率[4]。將浸泡好的種子撈出待播。
在溫室大棚內(nèi)設(shè)置苗床,平整、疏松土地,做到松緊適中。苗床周圍起壟圍擋,以便播種后對苗床進行灌水。配制50%多菌靈溶液噴灑在表面進行消毒。
20~25 ℃是理想的種子萌發(fā)溫度[5],4月中下旬在溫室內(nèi)進行育苗,以保證育苗溫度。選擇育苗專用全營養(yǎng)基質(zhì),或全營養(yǎng)基質(zhì)∶土∶沙2∶1∶1的比例混勻作為育苗基質(zhì),保證較好的通透性。用500倍的50%多菌靈溶液均勻噴灑對基質(zhì)進行消毒[3]。加水攪拌均勻,干濕適當,松散適中,手握成團,落地散開即可。營養(yǎng)袋規(guī)格為12cm×12cm。將準備好的種子點播、壓入裝好基質(zhì)的營養(yǎng)袋中,每袋1粒,種子與基質(zhì)表面距離1~1.5cm。然后將播好的營養(yǎng)袋排置于苗床上,袋間相互靠緊。碼放完畢后,苗床進行灌水,使基質(zhì)完全吸水。
播種后,每隔3~5d用噴霧器對基質(zhì)表面進行噴水,保持濕潤,但濕度不宜過大,以防爛根。
5月中旬,辣木幼苗長至10~15cm高時,將培育好的幼苗移栽至大田。移栽前施入足量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施無機肥。以采摘嫩梢、嫩葉為主的辣木,應(yīng)適當加大行距,以便操作。株行距掌握在(80~90)cm×(90~120)cm。移栽時,采用帶土移栽,不破壞土團,以免損傷根系。移栽后及時澆灌定根水。定植一周后,及時調(diào)查苗木成活率,發(fā)現(xiàn)死苗盡快補齊。2周后再澆1次緩苗水。
6.1 土壤管理
辣木是深根系作物,栽種后要適時進行深耕,以疏松土層,改善土壤通氣性,利于根系生長。地表干裂后進行中耕,行內(nèi)起壟、培土,防止倒伏。尤其在雨季來臨前要進行中耕深鋤并鏟除雜草。鏟除的雜草帶出田間或覆蓋在辣木樹干周圍,覆蓋既能防止樹干周圍雜草生長,還可提高保水抗旱能力。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腐爛,還可增加土壤有機質(zhì),改善土壤理化性質(zhì)。為提高土壤利用率,也可間作一些植株矮小、生長期短的農(nóng)作物,如綠豆、豌豆等。
6.2 水肥管理
適宜的水肥供應(yīng)可促進辣木快速生長,增加生物量。
辣木耐旱不耐澇,要根據(jù)植株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合理灌溉,均勻供水。冀中南地區(qū)4~6月份比較干旱,通過適當灌水滿足辣木苗期及其移栽后所需水分,以利于生長。7~9月份,降雨充沛,植株生長所需的水分主要依靠大氣降雨就可滿足,無需灌溉。降雨量大、積水較多時,要注意及時排澇。
辣木基肥應(yīng)有機肥和無機肥配施,有機肥15~ 22.5t/hm2,復合肥3750~6000kg/hm2。采梢修剪后及時追肥,以利于新枝萌發(fā)生長。追肥以復合肥或氮肥為主,可撒施或行間開溝追施,每次施復合肥1050~ 1650kg/hm2,追肥次數(shù)根據(jù)生長需要和嫩梢采收頻次決定。采梢、采葉后及時噴施0.5%的磷酸二氫鉀、菜用葉面肥及微肥。葉面肥可與病蟲害防治同時進行。
6.3 病蟲害防治
6.3.1 主要病害
(1)根腐病。植株萎蔫,感病初期不易被發(fā)現(xiàn),進入感病后期,可在1~2d死亡。病株可見莖基及根病部腐爛,有的帶惡臭味[6]。
防治方法:多施有機肥,植株根際松土,保持土壤透氣性;前期適當灌溉,合理供水,雨季做好排水,避免積水。
(2)落葉病。植株出現(xiàn)大量落葉,脫落葉片多數(shù)變?yōu)辄S綠色或黃色,少數(shù)為綠色。脫落葉片上有病斑,病斑多為點狀或圓形、近圓形,邊界清楚。病情嚴重時,植株老葉全部脫落,只留新生嫩梢[6]。
防治方法:進入雨季后,噴50%的多菌靈800~ 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2000倍液等低毒殺菌劑進行預防。
6.3.2 主要蟲害
(1)地老虎。地老虎主要危害移栽至大田初期幼苗,將嫰莖咬斷至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拌撒毒餌撒至幼苗根部進行防治。
(2)紅蜘蛛。以成蟲或若蟲群聚在葉背吸取汁液,初期在底層葉片,以后逐漸擴散到全株。發(fā)生嚴重時,全部葉片枯黃,造成落葉和植株衰亡。
防治方法:用20%噠螨靈可濕性粉劑2000~ 3000倍液或75%的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噴霧。
辣木對病蟲害的抵抗力極強,如不想噴藥,可剪除受害枝葉帶出田間,施肥修剪增強抵抗力后,半個月左右又會長出新枝。
辣木適宜生長溫度為25~35℃,溫度適宜,生長迅速,頂端優(yōu)勢明顯。為了促進側(cè)枝生長,增大嫩梢的采收量,必須及時去除頂端優(yōu)勢,定期修剪整形。通常在地徑≥2cm,株高達到80cm左右時即可截干。植株定干后,從萌發(fā)的嫩梢中選擇不同方位的健壯嫩梢3~4枝,作為一級分枝,分枝生長至20~30cm時即可采收嫩梢,每個一級分枝上再培養(yǎng)2~3個二級分枝,形成一個分布均勻、結(jié)構(gòu)合理、冠幅較大的樹冠。為方便管理采收和增加分枝,一般將辣木植株控制在1.5m以下高度。
辣木生長較快,整形采收后還需及時疏剪,對樹冠枝葉進行適當調(diào)整,剪去徒長枝、老弱枝、病蟲枝,以利于樹體通風透光,更好的進行光合作用[6]。
一般在辣木植株高80cm以上,嫩梢長到30~40cm時即可采梢。采摘整株嫩梢的1/2,留下1/2繼續(xù)生長,或采摘全部長約30cm以上嫩梢。一般每2周進行一次采收。采梢后的植株必須保留適量葉片,確保能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以利于生產(chǎn)。采下的嫩梢應(yīng)及時用保鮮膜密封,放置在低溫(4~5°C)環(huán)境中貯存,一般保鮮期可達5d左右[6]。
老葉一般在植株地徑達到3cm,有效分枝直徑達到2cm左右,葉片呈深綠色時采收??梢灾苯硬烧麄€復葉,也可剪下2/3~3/4長度的枝條。葉片采收后要及時攤晾,不能長時間堆放,干燥。老葉可用于炒制茶葉或粉碎成葉粉。
辣木屬熱帶、亞熱帶植物,在冀中南地區(qū)只能春播生長,但不能露地越冬。每年需在11月上旬,將根挖出,放在溫室內(nèi)保存。棚內(nèi)坑深30cm,將根整齊碼放在坑內(nèi),用土稍加覆蓋,保持溫度10~20℃,土壤濕度35%左右即可。第2年春天將根移栽至大田種植。溫室種植可實現(xiàn)辣木全年生長。
[1]林若冰,林仰河.辣木的豐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中國熱帶農(nóng)業(yè),2007(4):59-60.
[2]郭水如,肖衛(wèi)東,徐海權(quán),等.保健蔬菜奇樹菜及其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08(5):94-95.
[3]師樹新,孫輝,燕建召,等.辣木育苗移栽及栽培技術(shù)[J].現(xiàn)代農(nóng)村科技,2016(1):21.
[4]盛軍.現(xiàn)代辣木生物學[M].云南:云南出版集團公司云南科技出版社,2015.
[5]盤李軍,劉小金.辣木的栽培及其開發(fā)利用研究進展[J].廣東林業(yè)科技,2010,26(3):71-77.
[6]劉昌芬.神奇保健植物辣木及其栽培技術(shù)[M].云南:云南出版集團公司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
The Cultivation Management Techniques of Moringa in Central and South Hebei
ZHOU Yong-ping,SUN Hui,YAN Jian-zhao,GE Chao-hong,TIAN Hai-yan,SHI Shu-xin
(Institute of Cotton,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Shijiazhuang,Hebei 050051)
Developed a suitable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moringa in central and south Hebei,introduc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seed selection,preparation before planting,seedbed preparation,sowing and seedling management,transplanting engraftment,field management,tree management,harvesting,overwinter management.
Moringa oleifera;Central and south Hebei;Cultivation management
S792.99
B
1002-3356(2016)06-0092-02
2016-10-29
周永萍: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為作物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