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斌,邵 陽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
技戰(zhàn)術分析
藤球運動進攻技術特征分析
張永斌,邵 陽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藤球運動的進攻技術進行分析與研究,著重以騰空轉球扣球與騰空倒鉤扣球技術、頭球扣球技術、腳踏球技術和輕吊球技術為主進行分析。研究認為,在原地扣球與起跳扣球進攻中,能否在球的最高點進行扣球尤為重要,最具有威脅性的是轉體扣球和倒鉤扣球。
藤球;進攻技術;特征
藤球運動融合了很多其他球類運動的特點,例如排球、羽毛球、足球等球類運動特征都融入到藤球運動之中,但是藤球運動和這些球類運動又有很大不同,即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可以用除手臂之外的頭、腳、腿等各個身體部位進行傳球扣球,這一點僅和足球運動比較相似。藤球運動傳入我國后發(fā)展非常迅速,所以運動員對藤球技術的運用也越來越熟練。目前在國際比賽中,藤球運動比賽越來越激烈,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藤球運動隊在比賽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對于藤球運動比賽進攻技術的研究尤其顯得重要。因此,本人結合多年訓練實踐對藤球進攻技術進行分析,希望為我國藤球運動的發(fā)展和訓練提供幫助。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藤球的進攻技術狀況進行研究。
2.1 研究內容
2.1.1 騰空轉球扣球與騰空倒鉤扣球技術的特征 在藤球比賽中,扣球基本是由主攻手來進行的,這對每個主攻手的技術要求是非常嚴格的,打出的每一個動作都要非常精準到位才能得到得分,每次擊打出去的球能否得分是制勝的關鍵。騰空轉體和倒鉤扣球一般都是由主攻手完成,當然有的隊伍副攻手像二傳也會扣球。在練習這兩個動作扣球時,主攻手要從擺腿開始練習,因為扣球不僅僅是要用腳背去接觸球,還需要一定的腿部力量,當然也就需要練習擺腿,一般都是從打靶開始,兩個人練習擺腿,擺腿又分為正面擺腿、外側擺腿、內側擺腿,這也是騰空轉體和倒勾的不同所在了,倒勾屬于正面擺腿和外側擺腿,而轉體需要內側擺腿,所以教練會根據每個隊員自己擅長的進攻方式,安排相應的訓練,主攻手不管轉體還是倒勾,都會有自己所擅長的,只有自己有足夠的把握才能達到最后在比賽場上發(fā)揮出自己的長處。
另外騰空轉球扣球和騰空倒鉤扣球主要分為3種方式:一種是原地扣球,一種是助跑起跳扣球,另一種是在空中擊球??矍騽幼骺刹皇菃我坏闹苯涌矍?,必須以助跑作為前提,要求隊員以不快不慢的速度,在球剛好要落的時間第一時間去接球、傳球,要求運動員必須技術全面,場上思想轉動極快,要求必須具有接球的準確性和判斷性。在場上的隊員必須思想集中到一起,對每一個球即將落地的時間、地點都能夠做出最快的反應,去接住球傳給主攻手,讓主攻手進行扣球得分。
一名合格的藤球運動員不僅僅是要練好自己擅長的進攻技術,轉體和倒鉤是每個人都要擅長的技術,但是也要看自己適合哪一個,看自己的彈跳以及身高,還有自己的協(xié)調性是否適合轉體或者倒鉤,要切合實際。轉體和倒鉤不是簡簡單單就能練得出來的,我們還要靠著自己的毅力和自己的堅持來完成。
2.1.2 頭球扣球技術的特征 結合藤球的比賽特點,頭部扣球在藤球扣球中具有較小的優(yōu)勢,主攻手可根據傳球的路線預判空間方位,選擇助跑路線和起跳點,依靠擺動慣性使頭部正額或側額充分觸球,擊向對方場地進而得分,頭球進攻在空中發(fā)力,能看到對手的防守位置,進行更好的進攻。頭球雖然在比賽中運用少,但是在訓練中使用頭球還是很多的。例如,可以用頭來傳球、用頭接球、網上爭球等。頭球進攻主要是用頭兩側最硬的部位去擊球,靠腰部甩動身體的力量來完成頭部擊球,擊球時要向下,被防守起來的機率很小。
2.1.3 腳踏球技術的特征 腳底踏球是一項靈活的進攻技術,進攻隊員通過觀察對方的攔網和后排防守情況,改變進攻技術以及攻球的路線、力量,它和頭扣球一樣,面對網,便于觀察對方防守隊員的位置,但腳踏球相對頭扣球技術又有一定的難度,通常由副攻手協(xié)助主攻手完成進攻戰(zhàn)術時使用,從而形成藤球運動中進攻技術獨特的亮點。踏球是運用腳掌的前半部分來完成的,而不是整個腳掌,一般腳踏球在比賽中很少用到,機會都是由二傳運用,主攻手用的都很少,一般出現(xiàn)在防守反擊時,二傳自己做球,自己踏,只有球太過于近網了,主攻手來不及起跳扣球,而選擇用腳踏球來進行進攻。
腳踏球不僅是主攻和二傳使用,在雙人比賽時,后衛(wèi)有時也會使用,這項技術是所有人都可以在業(yè)余訓練中使用的。
2.1.4 吊球扣球技術的特征 吊球技術,就是破壞對方防守節(jié)奏,吸引對手做出攔防大力扣球的準備后,突然改變進攻節(jié)奏、擊球方式、觸球部位和擊球力量,使對方攔防失敗從而得分。只有在球近網或者主攻手體力透支時,會采用吊球,在日常訓練中,教練會讓隊員定點吊球,以防止對方防守反擊,要求吊球一定要活一些,看好對手的防守空位,進行吊球,比賽中運用很少,也會做假動作去吊球,這樣比較適合于破壞對方的防守及封網。
2.2 進攻技術使用的分析
在比賽中,扣球是進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進攻的方式有很多,然而扣球進攻是最有威脅性的。隊員每一個假的進攻動作都有自己的戰(zhàn)術。比如,在二傳的傳球到位時,可以使用轉體和倒鉤扣球,因為對防守方的威脅性較大。在二傳傳球接近網時,可以選擇最高點擊球或者頭球網上去爭球。如若球較遠一些,隊員可以考慮用腳攻去處理球。進攻有多種多樣,例如:頭球、腳踏球、騰空扣球、倒鉤、吊球等。
在使用方面,扣球的威脅性較大,頭球和吊球大多是用于沙灘比賽中,在正規(guī)比賽中腳踏球、騰空扣球和倒鉤比較適用于室內場地比賽。作為一名好的主攻手,在進攻技術上要有一定的變通能力,球到位時,要用自己擅長的進攻手段進行扣球,球不到位時,要選擇處理球,盡量讓對手沒有反擊的機會,畢竟防守反擊球,幾乎都是爭分球,自己的失誤會給對手提供幫助。
作為主攻手,我們不能不考慮進攻,我們要運用自己的進攻優(yōu)點先去進攻,在自己體力不支時,可以考慮頭球進攻或者腳踏球進攻,也可以讓副攻手二傳進行進攻。
每個主攻手都有自己最擅長的進攻動作。例如,騰空轉體、倒鉤、頭球、腳踏球和吊球都在賽場中用,用的很少,一場比賽主攻手進攻的次數不會占到一場比賽的一半,其中有后衛(wèi)的發(fā)球對手接球失誤,還有一些處理球,所以主攻手進攻機會也不會太多。
主攻手雖然在賽場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自己發(fā)揮失常時,教練員也會更改比賽方案或者換替補上,調節(jié)運動員賽場上的乏力和進攻實力,一般在正常進攻的情況下,主攻手每一局比賽進攻次數不會很多,打關鍵球的次數會很多,所以教練會根據真實的情況讓主攻手發(fā)揮自己的進攻技術。
3.1 結 論
3.1.1 藤球的比賽規(guī)則是3局2勝制,對于運動員來說,在比賽時需要一定的體力,在教練的安排下,隊員可以通過教練在比賽時叫暫停進行調整,在教練安排新的比賽戰(zhàn)術后獲得一場比賽勝利。
3.1.2 作為主攻手一定要扣好每一個球,主攻手進攻意識要強,無論是球做到原地或者偏遠的地方,主攻手都要移動扣球,也要在球的最高點擊球,這樣得分率較高,對于對手來說威脅性也很大。
3.1.3 主攻手重點得分的技術是騰空轉體扣球和倒鉤扣球,在比賽中得分率最高的也是這兩個進攻方式,雖然消耗體力,但是主攻手也會竭盡所能完成比賽,這就是藤球運動員的精神所在。
3.1.4 每場比賽對一名藤球隊員來說都是證明自己實力的時候,日常訓練的努力都是為了在賽場上展現(xiàn)出來,在賽場上雖然大汗淋淋,但我們絕不把遺憾留在賽場上,用自己的真正實力去證實自己是最棒的。
3.2 建 議
3.2.1 在平常的訓練過程中,隊員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各個部位擊球都要熟練,防止球落地,不需要浪費更多的時間去撿球,后衛(wèi)和二傳要練好一傳和二傳,只有球傳得到位,主攻手的進攻才會成功率高。
3.2.2 在藤球比賽中,扣球手可以將各種扣球技巧靈活運用,將單一的大力扣球轉變?yōu)槎鄻踊目矍颍奖憧吹綄κ值姆朗芈┒?,自己進攻的主動性可以提高扣球的成功率和危險性。
3.2.3 在藤球比賽中,運動員的體能也是一個挑戰(zhàn),在運動員精神飽滿時,大力扣球是最有效的進攻,在比賽運動量大時,主攻手的體能會下降一些,這時將輕吊球、頭球扣球或者腳踏球這幾種扣球技術結合運用,可以降低扣球手的體能消耗。
3.2.4 作為一名藤球隊員,我們應該做到在比賽時發(fā)揮自己的真實水平,在平常訓練時,我們應該熟練各個部位的顛球,練習一接、二傳等,主攻手不僅要練習一接,也要練習突發(fā)狀況的一接或者自傳自扣球,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少,但也要練習。
[ 1 ]孫伊.沙灘藤球技戰(zhàn)術特征的研究分析[ J ].德州學院學報,2012(6).
[ 2 ]張永斌,張守忠.藤球傳球技術訓練方法的研究[ J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9(4).
[ 3 ]張麗珍.藤球運動及其基本技術教學訓練[ J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2(7).
[ 4 ]黃惠祥,王華,陳向陽.對藤球運動技術訓練的探討[ J ].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5(1).
G849.9
A
1674-151X(2016)12-02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3.011
投稿日期:2016-10-16
張永斌(1969—),藤球國家級教練,藤球國家隊總教練。研究方向:藤球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