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鳳琳
摘 要: 近年來在高考理綜的考試中,生物科目的選擇題變得越來越少,只有6道題,但是這6道題在知識角度上將整個高中生物教材的所有章節(jié)進行了覆蓋,在難度上也進行了適當區(qū)分。高考理綜生物選擇題的分值比較大,在高考過程中解答好生物選擇題,對那些由于非知識性因素造成的失分現象盡量避免,這是高中生物教師和學生都要注意的問題。本文結合高考理綜生物選擇題的審題和解答,給解題策略方面提出一些意見,希望可以對學生對理綜生物的選擇題的審題和解題方面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 高考理綜生物 選擇題 審題 解題
生物選擇題在高考中屬于比較可觀的試題,它具有知識面覆蓋廣、信息量大、評分客觀等特點,是高考中的固定題型。在理綜考卷上生物選擇題大概占30分左右。所以說生物選擇題在學生的理綜卷面成績方面起著非常大的作用。結合最近幾年的理綜卷的生物選擇題,這里常常設計一些學生容易犯錯的題,這類題大多具有構思新穎、思路靈活等特點,需要學生認真對待,進行周密思考,減少不必要的失分情況。
一、把握思維傾向性,避免陷阱的誘惑
學生在思考問題時產生的思維往往具有一定的傾向性,這被稱作思維定勢,是學生解決問題的基礎。學生在對高考生物選擇題進行解答時,往往都是根據已有的知識基礎和已經養(yǎng)成的思維習慣對問題進行思考,對于常規(guī)的選擇題,這種解題思路是非常正確的,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和策略。但是學生的思維定勢也會給他們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思維能力還不夠成熟,在特定的時間里有一定的局限性,他們一直都是采用某種固定的思維方式對高考生物選擇題進行思考,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思維固定化,最后就會造成解題出現失誤的現象。
例題:人類的神經細胞和肝細胞存在著形態(tài)結構的不同,它們的主要功能也是不盡相同的,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是由于這兩種細胞( )
A.DNA堿基順序不同 B.核糖體不同
C.轉運RNA不同 D.信使RNA不同
解析:高中學生在平時就進行過大量的聯系和演練,所以看到這道題時學生首先想到的就是生物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都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是因為升序細胞的遺傳物質是極不相同的,所以學生第一直覺都會選擇A選項,但是這道題涉及的知識和問題是人的不同細胞,并不是不同生物的不同細胞。造成它們出現差異主要是由于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因此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應該是D選項。
二、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理解不夠清楚,出現錯誤判斷
有些高中學生對于高中物理書本上的知識只是機械性地記憶,高中生物教師也沒有對學生學習高中生物的方法進行有效的引導,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缺乏準確的認識,也沒有進行明確的理解和記憶,對于高考理綜生物選擇題所考查的特定的知識點沒有準確定位,對于知識的認識比較模糊,沒有清楚的理解,對解題沒有十足的把握。
例題:鐮刀形貧血癥引發(fā)的原因主要是血紅蛋白自身的基因里含的堿成分是按照一定的序列發(fā)生改變的,對于改變的檢驗所必須用到的酶是( )
A.解旋酶 B.DNA連接酶
C.限制性內切酶 D.RNA聚合酶
解析:首先,我們要清楚這道題所涉及的知識點就是有關于基因診斷的問題,就是生物上所說的放射性同位素例如熒光妃子等對DNA分子作為探針的結構,主要依靠DNA的雜交技術,將被測標本的遺傳信息進行嚴格的鑒定,從而更好地達到檢驗疾病的目的。想要完成這個過程最主要的就是將被檢測的基因進行分離,要將限制性內切酶進行充分利用,再結合DNA雜交技術,既要利用解旋酶又要利用DNA連接酶,只有事先分離的基礎,才會有后面有關雜交的技術。大部分學生對于這個過程沒有很清楚的理解,就會選擇A選項或者B選項,但其實正確答案是C。
三、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過于膚淺,不能采取突破行為
學生在平時對生物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概念進行熟練背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樣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對于生物學習只是進行機械記憶,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只是局限于生物教材的字面意義上,沒有對高中生物進行有關廣度和深度的挖掘,學到的知識不能靈活地運用,學到的高中生物知識并沒有轉化為具體的能力。
例題:在我們生活的自然界中,一種生物其中存在的某一種基因和三種突變基因對蛋白質的一部分的氨基酸起著決定作用,其擺列順序如下:
正?;颍壕彼?;苯丙氨酸;亮氨酸;蘇氨酸;脯氨酸
突變基因1: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蘇氨酸;脯氨酸
突變基因2: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蘇氨酸;脯氨酸
突變基因3:精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酪氨酸;丙氨酸
請結合上邊有關于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將這三種突變的DNA分子所發(fā)生的改變進行明確的是( )
A.突變基因1和突變基因2都是有關于堿基替換的過程,突變基因3是一個堿基增添的過程
B.突變基因2和突變基因3是一個堿基的替換過程,而突變基因1是一個堿基增添的過程
C.僅僅是突變基因1為一個堿基的替換過程,而突變基因2和突變基因3是一個堿基增添的過程
D.僅僅是突變基因2是一個堿基的替換過程,其余的兩個都是有關于一個堿基的增添過程
解析:這道題讓很多考生都覺得很難,這主要是因為學生沒有深刻理解突變基因的概念。高中生物課本中對于這個概念向我們傳達的信息就是基因結構的改變會直接造成基因突變,應該將這一概念進行不斷深化,由這個知識點引發(fā)出一系列問題,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對這些深化出來的問題進行解答。如果把這些問題都弄清楚了,這道選擇題就很容易攻克。將突變基因和正常的基因所決定的氨基酸序列進行比較,就很容易得到正確答案。
結語
高考理綜生物的選擇題在學生的高考成績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學生在高考理綜生物選擇題的審題與解題的過程中多加注意,避免那些由于馬虎或者對題型沒有進行詳細的了解,而選錯選項,影響自己的高考成績。
參考文獻:
[1]羅燕,祁鳳珍,翟林.基于考生水平表現標準的評價對生物教學改進的效用[J].考試研究,2014.
[2]郁愷.例談高考生物組合選擇題解題方法和技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09.
[3]王后雄.新課程下高考理科綜合考試評價標準及試卷結構技術指標構想[J].教育與考試,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