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鋒
(貴州省公路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貴州貴陽 550008)
關于公路路線設計安全性評價方法的探討
侯 鋒
(貴州省公路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貴州貴陽 550008)
以貴州地區(qū)二級公路改擴建工程為主要探究對象,從路線幾何設計的角度,對路線設計的安全性進行分析,并闡述安全性評價方法。在公路建設中,路線的安全設計過關,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并促進公路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運行。
公路;路線設計;安全性評價
1.1線形設計符合性檢查
(1)平面線形評價
①其取值宜采用超高值為2%~4%的圓曲線半徑。汽車行駛在超高在2%~4%的圓曲線上時,行車穩(wěn)定性、乘客舒適性及運營經(jīng)濟性都比較好。
②注意S型曲線、卵型曲線及多個曲線間的半徑比值。如:S型曲線的半徑比應小于2,有條件時宜小于1.5;卵型曲線的半徑比應在0.2~0.8之間等。若有連續(xù)多個平曲線,那么半徑值應該按照漸減或者是漸增進行布設。
③由于C型曲線存在視覺上的問題,在路線設計中,要盡量少用C型曲線。如果不得已而采用C型曲線時,需要時可以在保證行車視距的前提下,設置視線遮擋設施,以避免兩圓曲線同時出現(xiàn)在駕駛員視線里。比如,種植遮擋性樹木,即可美化路容,還能起到避免出現(xiàn)斷背曲線。
④緩和曲線參數(shù)的取值,要與圓曲線半徑相匹配,其長度比宜為1:1:1。另外S型曲線兩緩和曲線參數(shù)宜相等,當不相等時,兩緩和曲線參數(shù)的比值應小于2.0,有條件時宜小于1.5;卵型曲線的緩和曲線參數(shù)應控制在小圓半徑的一半至該半徑值之間。
(2)縱面線性評價
對山區(qū)公路而言,縱面起伏較大,根據(jù)以往的設計經(jīng)驗,從保證行車安全性的角度出發(fā),筆者認為山區(qū)公路縱斷面設計應注意平均縱坡、合成坡度等問題,尤其在連續(xù)上坡的路段,還應該特別注意下坡方向的行駛安全問題。因為長大下坡對于載重汽車的行駛安全是極為不利的,很容易出現(xiàn)制動器溫度過高或者是制動效能降低等問題,從而引發(fā)交通安全事故發(fā)生。所以,在選擇縱斷面設計方案時,應該優(yōu)先選擇縱坡比較平緩的線性方案。對于必須采用連續(xù)下坡的路段,可以設置大型貨車避險車道,從而提高山區(qū)高速公路的安全性。
(3)平縱組合評價
在評價平縱組合階段,可以借助透視圖來對時間的連續(xù)性進行檢查,從而判斷其指標是否均衡。若平面或者是縱面的指標較低時,則需要加強二者的優(yōu)化組合。在平面和縱面指標比較高的情況下,可以對平縱組合進行調整,可適當放寬要求。當平面曲線半徑超過6 000 m且縱面坡度小于1%,則可以忽略對于平縱組合的要求。
1.2運行速度檢驗
運行速度設計理念的關鍵就是通過計算分析不同車輛在各個分析單元的運行速度的差值,評價公路路線設計的技術指標的協(xié)調性,并作為改善路線技術指標,或采用必要的交通安全技術、管理措施的依據(jù)。
公路線形安全設計主要體現(xiàn)于公路整體線形連續(xù)性和銜接路段級差的有效控制。若相鄰路段的運行速度差異高于20 km/h,則需要對公路線形設計進行修改。但是如果修改線形工程量增加較大時,需通過分析論證,采用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從而保證公路運行安全。
對于公路線形連續(xù)性的評價方法主要分為兩種,即設計速度和運行速度一致性評價方法和運行速度之間的一致性評價方法。
2.1駕駛負荷評價指標
公路的運行條件、運行速度和駕駛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在公路情況不相同的情況下,駕駛工作的負荷分布也會有所差異。在車輛運行速度不同的情況下,公路線形的相似會造成駕駛員的駕駛效果相同。
2.2典型公路線形劃分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公路的線形條件對于駕駛員的認知行為會有所影響,也會對駕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造成危害。公路的四種典型路段即縱坡段、平曲線段、平直段、彎坡組合段,對于駕駛員的駕駛工作影響機理相似,但是在不同公路線性條件下,會對駕駛員產生不同的影響。
2.3駕駛負荷度評價標準
通過長期對現(xiàn)場跟車試驗中的駕駛員駕駛符合變化進行探究,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路段上工作負荷的變化有律可循。當駕駛人員處于安全系數(shù)較低的路段時,駕駛員的工作的風險值較高,對于此種路段需要調整線性設計或者是設置完善的安全措施。當駕駛員位于安全系數(shù)較高的路段時,該路段的設計安全性和舒適性都比較高,可以維持原有設計方案。在對公路線形設計開展安全評價工作時,需要對公路的線性指標以及參數(shù)等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和準確的評價,從而保證駕駛人員的安全。
綜上所述,在進行公路路線設計安全性評價時,需要考量的因素較多,且計算較為復雜,其關鍵在于各項技術指標的選擇是否合理,如果選擇了合適的技術標準,能從根本上保證廣大群眾的出行安全。但是,公路路線設計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如項目投資,地形地貌、地質條件等,尤其在改擴建工程中,老路資源的利用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路線的走向乃至各項技術指標。
[1] 劉鑫榕.探討路線安全設計方法在公路交通設計中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5,(9):260-261.
[2] 高東.高速公路橋梁設計的安全性評價[J].消防界:電子版,2015,(1):67-68.
[3] 卓祖城,程昊,李勃.采用運行速度檢驗公路線形設計的應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2,(9):198-201.
U412
C
1008-3383(2016)09-0045-02
2016-02-03
侯峰(1983-),貴州人,工程師,研究方向:路線與互通立交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