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寧寧,康鳳英,呼亞麗,劉 泓
?
柯氏模型在??谱o士培訓效果評估中的應用進展
薛寧寧,康鳳英,呼亞麗,劉 泓
以專科護士培訓效果評估中存在問題為切入點,回顧柯氏模型起源及其在國內外??谱o士培訓評估中的應用進展,探討柯氏模型在??谱o士培訓效果評估中的應用策略。
柯氏模型;??谱o士;培訓;評估;應用;效果評價
??谱o士作為醫(yī)院專業(yè)型護理人才,在臨床護理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自2000年專科護士理念引入大陸地區(qū)以來[1],在國家衛(wèi)生部及各級衛(wèi)生行政機構的大力支持推動下,全國各地陸續(xù)開展了??谱o士培訓工作。但由于缺乏國家統(tǒng)一的??谱o士培養(yǎng)方案,各培訓基地在課程設置方面多以對??谱o士能力要求的理解為基礎,對同一類??谱o士的培訓內容存在差異,且在培訓后效果評價方面多以理論和實踐技能考核為主,缺乏專業(yè)評價理論做指導和后續(xù)培訓效果評價機制,從而影響培訓課程設置及培訓后相應崗位勝任力??率夏P蛯κ苡栒叩脑u估系統(tǒng)完整、說服力較強[2],是一個能夠從全過程、全方位對培訓進行效果評估的工具,2005年,國內開始逐漸將柯氏模型應用于醫(yī)院培訓項目[3],于2012年開始應用于??谱o士培訓評價[4],主要內容涉及重癥醫(yī)學、腫瘤??谱o士培訓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現(xiàn)系統(tǒng)回顧柯氏模型在??谱o士培訓領域的應用情況,為??谱o士培訓課程設置和管理提供參考。
柯氏模型來源于企業(yè)管理學中的企業(yè)培訓效果評估模型,又稱柯氏四級培訓評估模式(Kirkpatric’s Model)[5],由國際著名學者唐納德·L·柯克帕特里克(Donald L Kirkpatrick)基于其工作中實際應用,于1959年在其博士論文中提出初始概念。1993年,他為這個模型出版第一本書《評估培訓項目:四層次模型》,并在書中做了詳細介紹,將評估維度概括為4個層級,分別為反應層、學習層、行為層和結果層。反應層(reaction):衡量學員對培訓做出的反應;學習層(learning):測定學員知識技能掌握程度;行為層(behavior):考察學員工作中的行為轉變;結果層(results):評估培訓項目創(chuàng)造出的效益[6]。他指出培訓效果應分為4個遞進層次來評估,并提倡4個層次的評估應該形成一種等級關系[7]。每一層級是后一個層級的必要條件,不同層級包含了不同的評估內容和問題,并且評估過程應按照順序依次進行,不能出現(xiàn)隔層評估的現(xiàn)象[8]。這種層級劃分,依據(jù)行為學的研究結果,由表及里,由觀念到行為,直至最終結果的變化[9]??率夏P驮诮逃绾推髽I(yè)界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培訓評估領域具有難以撼動的地位[10]。
隨著柯氏模型的發(fā)展,它已經作為一種基本評估模型被廣泛應用于商業(yè)、政府、軍隊、教育以及其他領域并已超過半個世紀[11-12]。其中理論研究多從全面認識柯氏模型入手,分析模型層次內、層次間的關系以及模型因外界環(huán)境等變化而產生的不足,并在此基礎上或修補完善原有模型,或提出針對性的改進策略[13]。Rajeev等[14]在回顧柯氏評估模式一文中提出用平衡計分卡來促進學員行為轉變,使培訓效果評估更加全面合理。實證研究多是以柯氏模型為理論框架,根據(jù)具體培訓項目,從反應、學習、行為和結果層對培訓進行評估,從不同層次論證培訓的有效性,為柯氏模型的具體應用提供參考。柯氏模型也被應用于衛(wèi)生領域來指導培訓效果評估[15]。例如:Haller等[16]以柯氏模型為評估理論框架,選取39名護士、醫(yī)生、麻醉師、助產士參加crew resource management(CRM)培訓項目,通過統(tǒng)計數(shù)理分析來觀察學員在臨床工作中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Rouse[17]在衛(wèi)生信息管理課程評估中以柯氏模型為框架,描述了柯氏模型四層級在衛(wèi)生信息管理課程評估中如何應用,并指出在評估中應關注學員工作中的行為遷移。Clark等[18]基于柯氏模型的理論框架,通過現(xiàn)場模擬、訪談來評價情景模擬教學法對護理實習生臨床實踐中人際溝通能力的影響,但該研究僅僅局限于反應層和學習層的評估,并未進行第三層級、第四層級的評估。Zelenikova等[19]使用柯氏模型對EBP課程進行評估,探討培訓內容在實際工作中對護理畢業(yè)生的指導效果,該研究中雖然進行了4個層級的評估,但評價方式均是以學員自我報告的形式對課程進行評價。Omar等[20]根據(jù)柯氏模型4層級對伊朗基層衛(wèi)生保健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評估培訓效果,從中找出培訓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改進。從國外對柯氏模型的應用來看,國外學者在研究培訓效果評估時,根據(jù)組織及培訓項目的實際情況應用柯氏模型的每一層級,指出柯氏模型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出改進方法,使柯氏模型更加合理、科學地指導培訓項目。
我國對培訓效果評估及相關研究進展關注較晚,從1999年我國才出現(xiàn)有關培訓評估的相關論文[21]。趙艷等[2]提到:截至2014年,衛(wèi)生領域培訓評估模型的研究在數(shù)量上明顯滯后于其他領域,文獻數(shù)量僅24篇。在??谱o士培訓研究中也較少。隨著我國企業(yè)以及教育、衛(wèi)生等行業(yè)對培訓效果評估的日益重視,柯氏模型也成為我國培訓領域的主要評估工具,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在護理相關領域,饒艷華等[22]于2010年在綜合分析柯氏模型和決策導向型評價(CIPP)模型優(yōu)缺點的基礎上,對我國社區(qū)護士崗位培訓評估模型提出了構想,并對評估模型的特點、意義和實際應用前景進行了思考,構建了社區(qū)護士崗位培訓評估指標體系。黃艷等[23]將柯氏模型應用到兒科試用期護士培訓中,通過問卷調查法、培訓前后的考核對比對培訓項目進行了4層級評估,實現(xiàn)了培訓工作的持續(xù)改進。郝艷青等[24]基于柯氏模型對護理管理學情景模擬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的效果進行了全面的評估和對比,以及譚昌菊[25]將柯氏評估模型應用在提升臨床護士崗位勝任能力中,對培訓目標、內容和培訓后的效果進行了評估。徐鳳琴等[26]以柯氏模型為理論框架從4個層級構建了腫瘤專科護士培訓效果評價指標體系。雷丹[27]基于柯氏模型構建重癥醫(yī)學??谱o士培訓效果評價指標體系,但未進行實證研究。綜上所述,國內學者對柯氏模型的研究主要涉及柯氏評估模型層級應用,探討其在國內實施的可行性,缺乏具體應用實踐;以柯氏模型為理論框架構建培訓效果評估指標體系并未對其進行實證性研究??率夏P腿绾慰陀^、系統(tǒng)地應用于具體培訓中尚處于探索階段,尤其行為層和結果層評估還需要借鑒國外優(yōu)秀案例中的評估方法,并進行經驗總結。
一般來說,評估模型只是一個宏觀的“指南針[19]”,在實踐中還應根據(jù)培訓實際情況應用評估模型。依據(jù)柯氏模型,設想將模型的4層級應用到??谱o士培訓中。
4.1 反應層評估 反應層主要測量參訓護士在培訓結束后對培訓的滿意度。通過滿意度評價表來收集學員對培訓整體印象和建議(主觀感受)。該層評估具有針對性,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全面信息,但不具備一定深度,可以作為改進培訓內容、培訓方式、教學進度等方面的建議或綜合評估的參考[28]。該層評估中應注意:評估對象不能僅僅局限于學習者,還應收集管理層和培訓實施者等項目參與者的反饋信息,通過不同對象的反饋為反應層評估提供更全面的信息[11];增加評估指標,例如出勤率、缺勤率也可以作為評估的直接指標[29],評估者往往容易忽略這些指標,培訓人員可以對簽到表實行嚴格簽到管理,防止他人代簽,觀察學員對培訓項目的反應;設計調查表,培訓組織人員應根據(jù)培訓項目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份能夠量化學員反應的調查表,從而來掌握關鍵、有效的信息,使培訓評估工作落實到實處。
4.2 學習層評估 學習層評估主要測量參訓護士對知識、技能、態(tài)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知識、技能的衡量方法為筆試、講演、實地操作、情景模擬法,態(tài)度評估采取問卷和訪談的方式。該層評估中應注意:態(tài)度評估相對較難,需要通過長期的行為觀察來評估態(tài)度的轉變;這一層級中參訓護士經過培訓后盡管會有知識、技能提升,但并不能保證在工作中會有行為的轉變。為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可以在培訓結束后組織參訓護士進行集體討論,交流培訓感想,制定今后臨床工作中的行動計劃,以及將在什么時候運用培訓中所學到的知識、技能等。
4.3 行為層評估 醫(yī)院進行培訓的目的是要提高??谱o士的專業(yè)技術水平,參加培訓的護士都是來自長期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一線科室護士,學習的積極性主要是看培訓能否對臨床工作及自身能力起到指導和幫助。這一層級主要是衡量參訓護士在臨床工作中知識、技能、態(tài)度的應用情況來評估培訓實用性。使用自評、他評、訪談方法觀察參訓護士培訓前后行為的變化。該層級評估耗時較長,在進行評估時應注意:留出足夠的時間促使學員行為的轉變,選擇合適的評估時間,時間太長,影響因素會增加,不容易評估;時間太短,學員可能還沒有熟練掌握,難以反映培訓的長期效果[30],一般在培訓結束后3個月~6個月進行評估。Kirkpatric認為學員行為轉變的影響因素有4方面:①學員在工作中必須有行為轉變的主觀意愿;②在工作中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該怎么做;③學員必須要有一個恰當?shù)墓ぷ鞣諊?包括上級領導及同事對學員行為轉變所持的態(tài)度);④學員行為轉變后獲得的相應回報(包括績效提高、表揚)。所以,在訪談學員的同時,還應該了解影響行為轉變的因素。
4.4 結果層評估 結果層考察培訓給組織帶來的積極效益。這一層級上升到醫(yī)院和科室兩大層面評估因培訓給組織帶來的影響。專科護士培訓后給科室可能帶來的結果層面上的變化主要反映在:護士自身績效的提高,護理病人服務質量提高,科室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下降,病人滿意度提高方面。但是,培訓結果得到改善的時間往往也會滯后于參訓學員行為發(fā)生轉變的時間,應該留出足夠的時間,促使培訓結果的實現(xiàn),一般在培訓后6個月進行評估。結果層評估不易進行,影響因素較多,所以在進行這一階段評估時,需要充分調動科室領導以及其他相關人員積極參與到結果層的評估中,實現(xiàn)培訓效果的最大化。但在結果層評估中,如何收集全面、真實的數(shù)據(jù)來反映培訓給組織帶來的結果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柯氏模型作為國內外培訓領域公認的經典評估模型之一,在培訓評估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在護理領域中的應用起步較晚,在??谱o士培訓效果評估中尚處于探索階段,柯氏評估模型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1] 黃惠根,楊海軼,符霞.中國ICU專科護士培訓模式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09,8(11):41.
[2] 趙艷,馬穎,徐玉權,等.國內外培訓效果評估模型的應用現(xiàn)狀與思考[J].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2014,30(6):794.
[3] 趙勇.沈字406醫(yī)院專業(yè)人員培訓方案研究與設計[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6:35-39.
[4] 梁園園.重癥醫(yī)學??谱o士培養(yǎng)模式研究——以貴州省為例[D].遵義:遵義醫(yī)學院,2012:41-45.
[5] 孫亮亮,鄒俊杰,鄭驕陽,等.基于柯氏評估模型的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評估體系的構建[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1(12):46-47.
[6] 唐納德·L·柯克帕特里克,詹姆斯·D·柯克帕特里克.如何做好培訓評估:柯氏四級評估法[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16-17.
[7] 彭勝鋒.企業(yè)培訓效果評估系統(tǒng)設計與應用——以柯克帕克里克模型為視角[D].西安:西北大學,2007:51.
[8] 譚君梅,白曉霞,張健.柯氏評估模型在手術室應急預案培訓效果評估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29(8A):2737-2738.
[9] 張毅.培訓效果評估的理論和研究[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06,25(1):47-48.
[10] 宋夕平.淺析柯氏模型在培訓效果評估中的運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7(2):244.
[11] Watkins RD.Leigh D,Rob F,etal.Kirkpatrick plus:evalua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with a community focus[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8,46(4):90.
[12] O’Malley G,Perdue T,Petracca F.A framework for outcome-level evaluation of in-service training of health care workers[J].Human Resources for Health,2012,11(1):361-370.
[13] 王凱.Kirkpatrick評估模型的案例分析及應用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3.
[14] Rajeev P,Madan MS,Jayarajan K.Revisiting Kirkpatrick’s model an evaluation of an academic training[J].Current Science, 2009,96(2):272-275.
[15] Hutchinson L.Evaluation and research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J].BMJ,1999,318:1267-1269.
[16] Haller G,Garnerin P,Morales MA,etal.Effect of crew resource managementtraining in a multidisciplinary obstetrical sett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Quality in Health Care,2008,20(4):254-263.
[17] Rouse DN.Employing Kirkpatrick’s evaluation framework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health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ourses and programs[J].Perspectives in Health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1,8(1):1c.
[18] Clark C,Ahten S,Macy R.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scenarios to prepare nursing students to address incivility[J].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2013,9(3):75-82.
[19] Zelenikova R,Beach M.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evaluation of EBP courses:a cross-sectional study[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5,35(1):265-270.
[20] Omar M,Gerein N,Tarin E,etal.Training evaluation:a case study of training Iranian health managers[J].Human Resources for Health,2009(5):1-14.
[21] 馬旭玲.從文獻分析看我國近10年培訓評估理論研究[J].氣象軟科學,2009(2):116.
[22] 饒艷華,曹梅娟.構建我國社區(qū)護士崗位培訓評估模型的思考[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61-63.
[23] 黃艷,潘莉,王媛.柯氏評估模型在兒科試用期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2,26(6A):1520-1522.
[24] 郝艷青,張敏,孫錚.基于柯氏模型的護理管理學情境模擬教學效果評價[J].中華護理教育,2013,10(8):351-353.
[25] 譚昌菊.柯氏評估模型在提升臨床護士崗位勝任能力中的應用探討[J].重慶醫(yī)學,2013,42(21):2562-2564.
[26] 徐鳳琴,顧則娟,張海林,等.基于柯氏模型構建腫瘤??谱o士培訓效果評價體系[J].江蘇醫(yī)藥,2014,40(21):2563-2565.
[27] 雷丹.基于柯氏模型的重癥醫(yī)學??谱o士培訓效果評價指標體系構建[D].遵義:遵義醫(yī)學院,2013:7-28.
[28] 周策,鄭振佺,余良仁.柯氏模型在全科醫(yī)師崗位培訓效果評估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0,30(12):1024.
[29] 郭鵬軍,嚴慧萍,吳晨曦,等.柯氏模型在繼續(xù)醫(yī)學教育評估中的運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9,27(16):23.
[30] 宋夕平.淺析柯氏模型在培訓效果評估中的運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7(2):244-245.
(本文編輯李亞琴)
Application progress on Kirkpatric’s Model in assessment of specialist nurse training effect
Xue Ningning,Kang Fengying,Hu Yali,et al
(Nursing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030001 China)
薛寧寧,碩士研究生在讀,單位:030001,山西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康鳳英(通訊作者)單位:030001,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yī)院;呼亞麗、劉泓單位:030001,山西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
R197.323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6.31.003
1009-6493(2016)11A-3848-03
2015-06-28;
2016-10-20)
引用信息 薛寧寧,康鳳英,呼亞麗,等.柯氏模型在??谱o士培訓效果評估中的應用進展[J].護理研究,2016,30(11A):3848-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