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洋[江南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 江蘇 無錫 214122]
朱淑真詞女性意識書寫
⊙韓洋[江南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 江蘇無錫214122]
朱淑真是宋末四大女詞人之一,其詞“清新婉麗,蓄思含情”①。不同于“男子作閨音”,她的詞更多的是對女性自我意識的書寫,通過將自己坎坷、悲情的生命體驗融入到詞的創(chuàng)作之中,《斷腸詞》表達(dá)了朱淑真在不同生命階段對女性意識的書寫。
朱淑真 《斷腸詞》 女性意識
朱淑真,號幽棲居士,浙江錢塘人,生卒年不詳,經(jīng)今人考證,多以為南宋人。善詩詞,曉音律,通書畫,是宋代著名的女詩人和詞人,也是宋代詩作最多的女詩人,“唐宋以還閨媛篇什,流傳之多,無過淑真者”②。相比之下,朱淑真詞作大多散佚,僅存32闋,數(shù)量還不如其詩作的十分之一。根據(jù)《四庫全書總目·集部·詞曲類》引《直齊書錄解題》的記載,朱淑真有詞集一卷,世久無傳,后經(jīng)明人毛晉的收輯,獲《斷腸詞》一卷,共16調(diào)27闋詞,但也只是朱淑真詞作的一小部分,毛晉汲古閣本把它與李清照《漱玉詞》合刻刊行,是今日所見《斷腸詞》的最早刻本。今人唐圭璋《全宋詞》經(jīng)廣泛搜集,輯得《斷腸詞》32闋。陳延焯先生在《白雨齋詞話》中對朱淑真的詞作評價頗高,“朱淑真詞,風(fēng)致之佳,情詞之妙,直不亞于易安。宋婦人能詩詞者不少,易安為冠,次則朱淑真,次則魏夫人也③,后人多將其《斷腸詞》與李清照的《漱玉詞》并稱為“詞中雙璧”,可見朱淑真詞在詞史上的重要地位。
朱淑真生活在偏安一隅的南宋,沒有戰(zhàn)火硝煙的彌漫,又出生在官宦人家,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可是,“父母失審”將她嫁于一名市井小吏,由于志趣不投,她婚后的生活并不美滿,大多在等待、思念、幽怨中度過。后因不滿丈夫狎妾宦游回到娘家,又因不堪忍受世俗的流言投水自盡。凄慘、坎坷的人生經(jīng)歷使她對生活有了更加細(xì)膩的體悟,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自我命運的凄慘。滿腹的才學(xué)和善感的性格使她將自己對生活的體悟投射到了詞的創(chuàng)作之中,《斷腸詞》呈現(xiàn)的三類不同的女性形象分別表征了她在不同時期的情感狀態(tài):少女時的率真大膽、婚嫁后的獨自傷神,離異后的孤獨落寞。
恰如詞名,朱淑真的《斷腸詞》多悲吟,使人讀之?dāng)嗄c,這源于她不幸的婚姻,但在詞人尚未嫁作人婦時,她度過的是一種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快樂時光。她在詞中展現(xiàn)了自己率真灑脫、天真爛漫的一面,尤其對于愛情,于嬌羞與大膽中還原人性中最美麗、最純真的一面,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清平樂·夏日游湖》:
惱煙撩霧,留我須臾住。攜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黃梅細(xì)雨。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最是分?jǐn)y時候,歸來懶傍妝臺。
很顯然,這是一首描寫與情人幽會的詞。詞中,少女與情人攜手相約游湖,煙霧繚繞的迷蒙天氣給他們營造了浪漫的氛圍,可是一場黃梅細(xì)雨突然打破了這場寧靜,一個“惱”字,貌似責(zé)怪,嫌霎雨破壞情調(diào),實則暗喜,為下闋“和衣睡倒人懷”提供了契機(jī),她“嬌癡不怕人猜”,活得坦坦蕩蕩,將一個真實的自我展露在時代背景之下,實現(xiàn)了自己的審美理想,升華了人生的價值,這種尺度在當(dāng)時可謂驚世駭俗,她也因此屢為人所詬病,但恰如清人吳衡照在《蓮子居詞話》所言:“易安‘眼波才動被人猜’,矜持得妙;淑真‘嬌羞不怕人猜’,放蕩得很,均善于言辭?!雹苓@正是朱淑真無視禮教約束的直抒胸臆之作,也是她女性意識的一種彰顯。
關(guān)于朱淑真婚姻的生平資料,參考極少,魏仲恭的《斷腸詩集序》是影響較大的資料,他在序言中寫道:“父母失審,不能擇伉儷,乃嫁市井民家妻。一生抑郁不得志,故詩中多有憂愁怨恨之語?!雹荻邳S嫣梨《朱淑真研究》一書中,她經(jīng)考證認(rèn)為,朱淑真的丈夫應(yīng)為一位俗吏,朱淑真于二十歲左右出嫁,婚后曾隨夫宦游淮南、瀟湘一帶。但更多的是獨守空閨的情形,于是就有了與丈夫分別的《清平樂》(風(fēng)光緊急)。
風(fēng)光緊急,三月俄三十。擬欲留連計無及,綠野煙愁露。倩誰寄語春宵?城頭畫鼓輕敲。繾綣臨歧囑付,來年早到梅梢。
春末,送別丈夫,欲留春留不住,想留人更無計,滿眼都是惹人愁的煙露。無數(shù)話想表達(dá),但城鼓敲起,纏綿終須離別,只希望明年春天早些來到,這樣夫婿就可以早些歸來。詞作雖用白描的手法,但在字字句句間都傳達(dá)了離人的繾綣之情和盼歸之意。
別后,便只剩下獨守空房的寂寞和對遠(yuǎn)方丈夫的思念?!镀兴_蠻》(山亭水榭方半)一詞就抒發(fā)了自己的孤寂和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其詞如下:
山亭水榭方半,鳳帷寂寞無人伴。愁悶一秋新,雙蛾只怕顰。起來臨繡戶,時有疏螢度。多謝月相憐,今宵不忍圓。
上闋寫自己獨守鳳帷,寂寞生愁。下闋寫自己因愁無法入眠,便起床徘徊至窗前,欲消遣愁思,看見了窗外時明時暗的螢光和一輪彎月,詞人便認(rèn)為月亮似乎善解人意,懂人情懷,故意不成圓?!岸嘀x”二字,不僅寫出了月亮的體恤,更將思念的寸寸柔腸展露無遺,寂寞孤守的思婦形象躍然紙上。
在《謁金門》(春已半)里,詞人刻畫的心理活動和抒發(fā)的情感,最為細(xì)膩。其詞如下:
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十二闌干閑倚遍,愁來天不管。好是風(fēng)和日暖,輸于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yuǎn)。
作者以一個女詞人的敏感與率直真切地抒寫了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上闋春天已過半,自己早已把欄桿倚遍,可是夫婿還未歸來,“愁來天不管”以天的無情來襯托自己對丈夫的思念之情。下闋寫大好的風(fēng)光卻抵不過成對的鶯鶯燕燕,看著無盡的芳草,詞人的愁思涌上了心頭,給人留有咀嚼與回味的余地。
然而,幸福只是短暫的,由于丈夫熱衷于名利,不事文藝,性格與淑真迥異,于是二人的感情出現(xiàn)破裂,再加上宋代流行狎妓娶妾的風(fēng)俗,其夫可能后期娶妾,更可能接妾遠(yuǎn)仕,留下朱淑真獨守空帷,這無疑更加深了她的孤獨與怨恨,魏仲恭所言“多憂愁怨恨之語”(《斷腸詩集序》)即為此時期的創(chuàng)作,如《減字木蘭花·春怨》:
獨行獨坐,獨唱獨酬還獨臥。佇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此情誰見,淚洗殘妝無一半。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
起拍以五個“獨”字連疊運用,堪比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之境,將離異后孤獨的情緒和寂寞的境況濃墨般地渲染了出來,使深閨怨婦的悲愴愁懷躍然紙上。詞人行坐無伴,唱酬無侶,佇立傷神,豈料傷寒還要捉弄傷心人。妝殘無人見,淚橫無人憐,愁思催病篤,瘦夢亦不成。全詞以極其悲戚的文字,寫出了詞人慘淡的孤寂與落寞,使人讀之唏噓斷腸。孤獨幽怨的女性形象不僅是朱淑真生活中最多的表現(xiàn)狀態(tài),更是中國古代女子典型形象的象征,在描寫古代女性的文學(xué)作品中,她們大多在孤獨中借傷春感嘆年華易老,顧影自憐。
朱淑真作為宋代的知識女性,長期生活在狹小、幽閉的閨院之中,內(nèi)心的苦悶和寂寞難以排遣,加之婚姻的不幸,她的抑郁之情更加濃烈,她只能將這種苦悶通過詞的方式表達(dá)出來。她的詞真切、逼真地表達(dá)了她在生命每一階段對生活的體驗和感悟,立體地呈現(xiàn)了她天真無邪、黯然憂郁、堅毅不阿的精神世界。正是這一首首對生活的細(xì)膩書寫,后人得以窺視她慘淡經(jīng)營的人生,感受她作為一名女性詞人所特有的藝術(shù)精神。
①鄭元佐注:《朱淑真集注》,中華書局2008版,第1頁。
②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卷三),商務(wù)印書館1957版,第36頁。
③陳廷焯:《詞壇叢話》,見唐圭璋:《詞話叢編》(第四冊),中華書局1986版,第3727頁。
④吳衡照:《蓮子居叢話》,見唐圭璋:《詞話叢編》(第三冊),中華書局1986版,第2423頁。
⑤鄭元佐注:《朱淑真集注》,中華書局2008版,第1頁。
[1]黃嫣梨.朱淑真研究[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2.
[2]蘇者聰.宋代女性文學(xué)[M].武漢: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1997.
[3]胡元翎.論朱淑真詩詞的女性特色[J].文學(xué)遺產(chǎn),1998(2).
[4]趙翠萍.淺論朱淑真其人其作[D].內(nèi)蒙古大學(xué),2006.
[5]唐燕玲.朱淑真女性意識研究[D].溫州大學(xué),2014.
作者:韓洋,江南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
編輯:趙紅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