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斌,郭新輝,許嘯,蔡偉斌,熊學華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二一醫(yī)院骨科,廣東 廣州 510318)
股骨頭壞死鉭棒植入術后患者行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一例
肖斌,郭新輝,許嘯,蔡偉斌,熊學華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二一醫(yī)院骨科,廣東 廣州 510318)
股骨頭壞死;鉭棒;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
對于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的青年患者,如何選擇手術方案是骨科醫(yī)生的一個難題。鉭棒植入具有微創(chuàng)并可結合其他手術技術聯(lián)合使用的優(yōu)勢,被認為是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的理想材料[1]。隨著鉭棒的廣泛應用,二期需進一步行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的病例逐漸出現(xiàn)。本文報道一例青年患者因股骨頭無菌性壞死,行鉭棒植入術,術后短期內(nèi)股骨壞死加重而行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
患者男性,23歲,因“左髖關節(jié)疼痛、活動障礙兩年余”而入院?;颊哂?013年初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行走時左髖疼痛癥狀,癥狀逐漸加重,伴跛行。2014年12月在當?shù)蒯t(yī)院就診,行X線片檢查發(fā)現(xiàn)左股骨頭負重區(qū)囊性變及周圍骨硬化帶,有輕度股骨頭塌陷。診斷:股骨頭無菌性壞死(ARCOⅢ期),即行鉆孔減壓及鉭棒植入手術。術后免負重3個月。手術效果不佳,疼痛無緩解,負重后疼痛逐漸加重,嚴重影響行走。2015年11月我院以左股骨頭無菌性壞死鉭棒植入術后收入院。查體:一般情況好。左下肢肌肉稍萎縮。左下肢較右下肢短縮1.0 cm。左髖關節(jié)活動度為后伸5°,屈曲110°,外展20°,內(nèi)收20°,外旋15°,內(nèi)旋10°。X線片檢查示:左股骨頭較前進一步塌陷,關節(jié)間隙變窄,髖臼側骨贅增生明顯(圖1)。入院后完善術前準備,行左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手術取髖關節(jié)后外側入路,術中見股骨頭塌陷,髖臼側軟骨退變明顯及骨贅增生。先行股骨頸截骨,用擺鋸截斷鉭棒。因為鉭棒的微孔有很好的骨長入(圖2),遠端的鉭棒與股骨接合緊密,鉭棒有螺紋處最寬而處于中段。用克氏針從股骨頸一側在鉭棒周圍鉆孔,鉭棒尾端有皮質(zhì)骨覆蓋需予清除,用推進器從鉭棒兩端往返錘擊,鉭棒逐漸松動后取出。再按常規(guī)方法行生物型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圖3)。手術時長95 min,取鉭棒時長約15 min?;颊咝g后康復良好。術后5個月的隨訪結果,左髖完全無疼痛癥狀,步態(tài)正常,可長距離行走而無不適感覺,可上下樓梯及系鞋帶,不能完成極度屈髖及完全下蹲動作。Harris評分為95分?;颊呱钯|(zhì)量明顯提高,并可從事輕度的體力勞動。
圖1 鉭棒植入術后
圖2 術中取出的股骨頭和鉭棒,骨組織長入鉭棒微孔
圖3 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
對于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的年青患者,醫(yī)生常常希望采取保髖的治療方案。鉭棒植入術作為早期股骨頭壞死的保髖方法已在國內(nèi)外廣泛開展。鉭棒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植入后可為受損的股骨頭提供充分而穩(wěn)定的支撐,有效減輕骨組織所負擔的應力,從而達到防止股骨頭塌陷、為骨組織修復提供有利條件的目的。鉭棒植入術主要適用于股骨頭壞死的早期患者,但Veillette等[2]認為對于ARCO分期中Ⅲ、Ⅳ期的患者也有一定臨床效果,而較多研究認為軟骨下骨骨質(zhì)條件的好壞是決定鉭棒手術后效果的關鍵因素[3-4]。本例患者鉭棒植入術前X線片已顯示軟骨下骨呈大片的囊性變,預示手術效果不佳,不具有行鉭棒植入的手術適應證。其鉭棒植入術后的病情進展印證了這種觀點。
對于股骨頭壞死鉭棒植入術后患者行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時遇到的主要問題是鉭棒的取出。本次手術中,在截斷股骨頸時用擺鋸可以較為輕松地同時截斷鉭棒。但殘留的另一段鉭棒在取出時無專用器械,松質(zhì)骨已很好地長入鉭棒的微孔中,兩者融為一體,鉭棒有螺紋處最寬而處于中段也增加了取出難度,鉭金屬硬度不足,鉗住一端旋轉擰動往往使咬合部位折斷。本次手術用克氏針在股骨頸一側鉭棒周圍鉆孔,鉭棒尾端有皮質(zhì)骨覆蓋需予清除,用推進器往返錘擊,鉭棒逐漸松動后取出。因為鉭棒對股骨的完整性影響不大,這類患者行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無特殊要求。
本病例提醒我們應嚴格把握鉭棒植入手術的適應證。在鉭棒取出時應充分將鉭棒與周圍骨組織鑿開后取出。用老虎鉗擰動效果差還可能造成鉭棒的斷裂脫落,術中需加以注意。
[1]佟剛,趙鑒非.多孔金屬鉭棒在早期股骨頭壞死治療中的應用[J].中華骨科雜志,2010,30(1):34-36.
[2]Veillette CJ,Mehdian H,Schemitsch EH,et al.Survivorship analysis and radiographical outcome following tantalum rod insertion for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J].J Bone Joint Surge Am,2006, 88(Suppl 3):48-55
[3]Floerkemeier T,Lutz A,Naekenhorst U,et al.Core decompression and osteonecrosis intervention rod in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clinical outcome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J].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2011,35(10):1461-1466.
[4]王軍,劉剛,康斌,等.髓芯減壓聯(lián)合鉭金屬棒植入治療股骨頭壞死遠期療效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5,26(1):117-118.
R687.4
D
1003—6350(2016)12—2046—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6.12.056
2016-01-15)
肖斌。E-mail:xiaodcs@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