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萬志
【摘 要】通過文獻調查和相關調查研究,分析計算機在網絡通信的過程中易發(fā)生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期普及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和相應的網絡維護技術,確保計算機網絡和通信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通信 常見問題 維護 措施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C-0189-03
計算機網絡的出現,變革了傳統(tǒng)的工作、生活方式,提升了人們的辦公效率和生活的便捷性。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的普及,一些不法分子出于某些原因對網絡環(huán)境進行攻擊,嚴重影響工作者和用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為解決上述問題,保障計算機網絡的穩(wěn)定性、安全性,有必要制定維護網絡通信穩(wěn)定性的策略,以確保計算機各項功能的正常實現。本文對計算機網絡通信過程中易發(fā)生的問題進行探討,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提升計算機網絡和通信的安全性。
一、計算機通信及網絡常見的問題
計算機網絡主要面臨兩種威脅:網絡中信息(軟件)的威脅和設備(硬件)的威脅。其中,來自網絡安全的威脅主要包含以下五類,具體如下:
(一)非人為原因引發(fā)的威脅。計算機網絡在運行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非人為因素主要包含自然災害、設備中斷、電磁輻射等,這些因素都會制約計算機網絡安全。自然災害的影響無可厚非,并且這種影響具有廣泛性、嚴重性,同時相關數據顯示,與計算機相匹配的終端輸出設備,比如打印機、顯示器等,均會產生各自的電磁輻射,這些電磁輻射影響范圍高達10米,會影響計算機網絡數據的完整性。
(二)人為因素中的無意失誤。在操作員進行安全配置的過程中,可能由于疏忽或者大意,而造成安全漏洞設置的失誤;或者由于安全意識不強,關閉計算機網絡防護網、將自己的賬號與他人進行分享等,這些都威脅到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
計算機系統(tǒng)在開發(fā)的過程中,由于相關技術的不完善,導致存在些許漏洞,造成交換機錯包、滿載和丟包等問題,在這些問題發(fā)生之后,相關研發(fā)者會進行漏洞修復,通過系統(tǒng)升級的方式解決以上問題,但在系統(tǒng)升級的過程中,交換機內的基礎軟件會對其進行保存,其他數據將面臨泄露的危險。另外,在系統(tǒng)升級的過程中,也可能由于某些原因出現錯誤?;诖?,網絡用戶應在閑暇之余,訪問廠商官網,及時更新系統(tǒng),減少系統(tǒng)漏洞,提升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
(三)人為的惡意攻擊。在五類網絡威脅中,威脅最大的就是人為的惡意攻擊,這種攻擊防不勝防,包括敵手的攻擊以及計算機犯罪。對惡意攻擊的目的進行分類,可以分為主動攻擊和被動攻擊,前者是指攻擊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主要摧毀和破壞對應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后者是指不破壞網絡的運行,在網絡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截獲、竊取以及破譯機密信息,從而導致重要信息的泄露。
當下,一些不法分子出于經濟利益,從事黑客工作,不定期地攻擊計算機網絡。目前,黑客主要采取向端口傳輸數據的方式,在數據中夾雜病毒,騙取用戶的點擊,以破壞處理器,造成緩沖區(qū)的丟包現象,影響信息的完整性。此外,由于網卡和端口的故障而引發(fā)廣播風暴也會影響網絡安全。具體來說,網絡風暴影響網絡資源和CPU性能。當網絡資源的占用率高達45%以上時,用戶計算機網速明顯下降,危害計算機的運行。
(四)網絡軟件的漏洞和后門。用戶在使用計算機進行網絡操作的過程中,會借助網絡軟件。而網絡軟件在開發(fā)的過程中,必然存在一些漏洞,黑客正是利用這些漏洞攻擊計算機網絡。只有網絡軟件開發(fā)者不斷進行完善和維護,減少軟件的漏洞,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黑客攻擊發(fā)生的頻率。此外,網絡軟件在開發(fā)的過程中,編程人員為后期更快、更高效地變更設置,往往會設置相應的后門。后門在一般情況下,其他人無從知曉,但一旦編程人員將后門打開,后果不堪設想,黑客必將通過后門,攻擊整個計算機網絡。
(五)硬件故障。造成硬件故障的主要來自電源故障,使得計算機網絡通信無法正常工作。目前,電壓不穩(wěn)、線路老化、雷擊等均能引發(fā)計算機的電源故障。硬件故障不會影響網絡數據的安全性,但嚴重影響正常的工作。由此,學者提出應加強電源保護,通過設置獨立電源等多種方式,有效避免由于電壓不穩(wěn)而造成的電源故障。同時,對于大規(guī)模使用計算機來說,應配置帶有穩(wěn)壓功能的uPS,從而保障交換機可以正常供電,確保計算機穩(wěn)定運行。
二、計算機通信安全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物理安全策略。采取物理安全策略可以保障硬件實體和通信線路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其中,硬件實體包含計算機系統(tǒng)、掃描儀、網絡服務器,等等。主要的方法包括:第一,通過驗證用戶身份的方式,防止越權操作,確保計算機網絡安全設置的正確性。第二,改善計算機周遭情況,確保計算機可以在正常的電磁兼容工作環(huán)境下平穩(wěn)運行。第三,不斷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減少偷竊、破壞等不法行為的發(fā)生。此外,采取相應的措施,利用TEMPEST技術,抑制和防止電磁泄漏,充分保障計算機的物理安全。
(二)訪問控制策略。訪問控制是網絡安全防護的重點,其目的主要是減少網絡資源非法利用發(fā)生的頻率。通常情況下,訪問控制策略是常用的措施之一,可以較好地維護網絡系統(tǒng)安全,確保網絡資源的安全性、完整性。當下,訪問控制策略比較多,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相互配合,提高訪問控制的效率。
1.入網訪問控制。入網訪問控制是整個訪問控制的起始環(huán)節(jié)。入網訪問控制的目的是確定目標群體,只有這些群體內的用戶,才能登錄到服務器中,獲得所需要的網絡資源,對其他用戶具有排外性。此外,還應控制用戶的入網時間和工作站入網地址。當下,入網訪問控制分為三步,即用戶的識別與驗證、用戶口令的識別與驗證以及用戶賬號的缺省限制檢查。只有用戶正確通過三道關卡,才能進行網絡。
2.目錄級安全控制。目錄級安全控制主要對文件和子目錄進行控制,確定用戶使用目錄內相關文件的權限,從而實現目錄、文件以及設備的訪問限制。
3.屬性安全控制。訪問屬性是由網絡系統(tǒng)管理員設置的,主要面向文件、目錄以及網絡設備。通過設置訪問屬性可以將網絡、目錄和網絡設備有機連接起來。屬性安全的建立需要以權限安全為依托,并且其安全性比權限安全更科學、細致。為充分提升網絡的安全性,應對關鍵資源進行安全屬性設置,同時制定相應的訪問控制表,規(guī)定用戶在網絡使用中的權限。目前,采用屬性安全控制的方法來實現以下幾項操作,即向某個文件寫數據、刪除目錄或文件、隱含文件、拷貝一個文件、查看目錄和文件、系統(tǒng)屬性、執(zhí)行文件以及共享,等等。通過網絡屬性安全設置,可以最大限度地明確用戶的使用權利,防止用戶因使用不當、疏忽等而引發(fā)失誤,等等。
4.網絡服務器安全控制。用戶可以使用服務控制臺,執(zhí)行模塊的安裝、卸載以及刪除,等等。目前,網絡服務器安全控制主要包括兩條路徑:其一,通過設置安全口令,控制服務控制臺內的相關操作,避免非法操作而造成的信息丟失、破壞等;其二,明確服務控制臺的登錄時間,并逐步提高訪問者監(jiān)測的科學性,制定相應的關閉時間間隔,等等。
5.網絡監(jiān)測和鎖定控制。網絡管理員通過相應軟件,實現對網絡的監(jiān)控;通過服務器記錄用戶對網絡資源的訪問情況;當用戶訪問非法網絡時,會發(fā)出相應的警報,并通知網絡管理員。如果不法人士試圖訪問網絡,服務器會追蹤其地址、訪問次數和路徑,當訪問次數超過規(guī)定限額后,鎖定賬號。
6.網絡端口和節(jié)點的安全控制。在互聯網里,對于服務器端口而言,通常選擇自動回呼器與靜默協調儀給予維護,同時增設密碼來鑒定節(jié)點資質。對于自動回呼器來說,主要是避免虛假用戶的存在,而靜默協調儀能夠避免黑客干擾,從而限制通過自動撥號方法影響網絡安全?;ヂ摼W也能夠管理服務器端與客戶端,操作者一定要輸入相關驗證信息(比如IC卡、安全密碼,等等)。對操作者身份通過審核之后,才能夠順利登錄客戶端,對于服務器端與客戶端來說,是能夠彼此檢驗、彼此審核。
7.防火墻控制。防火墻建立的目的在于抵抗黑客的供給,給計算機網絡提供屏障。防火墻主要控制網絡通信的進出,通過建立網絡通信監(jiān)控系統(tǒng),來抵抗外部網絡的侵害,確保內部資源的安全和穩(wěn)定。
(三)數據加密策略。信息加密屬于一個主動性的保護互聯網的安全防范,是增強互聯網體系信息的隱私性、避免隱私信息被外泄露所利用的關鍵科技方法,是一些安全防范的根本要求。在增設密碼之后的信息能夠確保在輸入、運用與調換的過程中不泄露。
(四)網絡安全管理策略。網絡通信的安全的維護,不僅需要上述措施,還需要對網絡安全進行管理,提升用戶的安全意識。當下,網絡安全管理策略包括:明確網絡操作流程,制定科學合理的機房管理制度;細化安全管理等級及其范圍;明確網絡系統(tǒng)維護制度,制定恰當、合理的應急措施,等等。在網絡安全管理上,應充分考慮各種問題,提升管理的全面性、科學性。此外,加強內部管理、員工培訓等,有效將安全管理與網絡層次相結合,確保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三、計算機通信網絡日常維護方法
(一)網絡設置。對互聯網設置情況務必要定期核查,根據Internet內容、互聯網服務、服務器狀況、登錄設置情況等逐一審核。并且,也要了解網絡對計算機硬盤、顯示器、內存、交換器、網卡等硬件設施,務必要定期審核有問題的設施,確保隨時更新??陀^來分析,務必要確保每個階段的每個設施達到互聯網通信的根本需求。檢測互聯網連接情況與資料庫輸送和接收情況的時候,也能夠利用互聯網指令Ping。此為一個極其有效的方法。Ping能夠對目標計算機輸送一個回送申請信息庫,要求目標計算機得到申請之后能夠迅速給出指示,以此來分析互聯網的反響情況與此機是不是和目標計算機相符,通過顯示信息庫至目標計算機的所有路程,然后顯示至各階段所花費的時間。指令作用和Ping一樣,不過它拿到的資料會比Ping指令多,它能夠將信息庫涉及的所有路徑情況、節(jié)點IP與所用時間都展示出來。它能夠適應所有的大型互聯網系統(tǒng)。
(二)網絡安全性。近年來,網絡黑客攻擊的頻繁、病毒的猖獗,嚴重威脅到網絡的安全。由此,應縮短網絡維護的周期,降低惡性攻擊發(fā)生的幾率,確保計算機網絡運行的安全性。目前,網絡安全維護的主要方法是安裝必要的殺毒軟件,并定期對其進行更新和升級,以起到保護計算機的作用。安裝殺毒軟件之后,要定期對計算機進行掃描,并分析計算機是否存在惡意入侵。此外,對防火墻進行設置和升級,確保防(下轉第192頁)(上接第190頁)火墻功能的實現。同時,定期變更計算機賬號,最大限度提高計算網絡運行的安全性。
(三)網速維護。網速維護對于確保計算機網絡通信的穩(wěn)定性至關重要。當下,用戶對高速辦公的需求越來越高,較低的滿足嚴重影響用戶的工作和學習。由此,對交換機進行定期維護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當交換機長期工作出現疲勞運行后,關閉交換機電源,待其冷卻之后,再進行連接。
21世紀屬于信息時代,需要依托計算機和安全、穩(wěn)定的計算機網絡。當下,計算機網路因其具備的特性,遭到越來越多的網絡攻擊,加劇計算機網絡運行的威脅。由此,必須提高警惕,采用恰當的網絡安全措施,逐步提升網絡的完全性。由此,應明確計算機在運行中所面臨的通信故障,并根據通信故障,有的放矢地進行完善和維護,確保計算機網絡功能的正常實現。
【參考文獻】
[1]胡乃慧.對計算機網絡維護與管理的探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17)
[2]郭延紅,王謙.關于計算機網絡維護工作的若干思考[J].硅谷,2014(18)
[3]郭杰,姚春雷,俞先永.基于局域網的智能管理系統(tǒng)[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4(9)
[4]楊贛川,胥獻偉.高校網絡維護與故障處理[J].中國科技信息,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