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舉辦農民培訓的職業(yè)學校而言,教師擁有真正有用的科學技術,并能將之轉化成現(xiàn)實的生產力,是最關鍵且最有說服力的資本。教師最好有自己的產業(yè)實體,至少要有與自己專長相聯(lián)系的產業(yè)實體,或者學校有實驗基地、實習基地。參加培訓的農民最看重的就是老師你說了怎么做,你說的有用嗎?如果你說有用,你自己是怎么做的呢?不能你只是說這個理念、那個理念,這個技術、那個技術,如果你自己都做不了,還讓我們做什么呢?說到底,就是培訓不能“空對空”,說了不做或只是說了讓別人去做;培訓需要“實對實”,我說了這樣做,你看我就是這樣做的,你可以回去也這樣做;如果做不起來,可以跟在我后面來試一試;會了以后你再回去自己做。
當農民從培訓中學到了真實有用的東西,而且在實踐中能運用起來,有了成效,我們還用擔心農民不愿意來參與培訓嗎?那農民就會從“要我培訓”自然地轉變?yōu)椤拔乙嘤枴?。問題的關鍵是職業(yè)學校是否真心地為農民舉辦“培訓”,職業(yè)學校是否已經具備培訓農民的真正的能力。我相信,想做好的職業(yè)學校是能做到的。
(江蘇省興化唐劉學校 薛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