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80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yī)院消化科
?
·熱點論壇·
自然殺傷T細胞:膽道疾病新參與者?
馬振增陸倫根
200080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yī)院消化科
膽汁淤積性肝病的發(fā)病機制,特別是自身免疫性肝炎、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PBC)、原發(fā)性硬化性膽管炎(PSC)中免疫介導的膽管損傷發(fā)病機制還不完全清楚[1]。一方面膽道的上皮層是朝向膽汁的一大黏膜屏障,直接將腸道和肝臟聯(lián)系起來,另一方面膽道細胞與各種非實質肝細胞和來自腸道的靜脈血接觸。然而以前認為膽道細胞只不過是免疫介導的損傷受害者,現在認為其在調節(jié)黏膜屏障和免疫性微環(huán)境中起到重要作用。這一新觀點認為膽管細胞能夠表達促炎細胞因子、趨化因子、TLRs及人類白細胞抗原家族Ⅰ和Ⅱ類分子。
在小鼠和人類肝臟中含有大量的自然殺傷T細胞(NKT)免疫細胞群,NKT具有天然的和適應性免疫的特點,在不同的人類疾病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2]。NKT表達T細胞受體(TCR)并且迅速產生IFN-γ,白細胞介素4等細胞因子。通過CD1d限定酯質抗原(如糖脂和磷脂)的抗原識別,NKT細胞得以明確界定。CD1d是一種類似于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Ⅰ的分子,被各種細胞所表達,包括樹突樣細胞,肝細胞及B細胞。例如在感染性疾病中,NKT細胞作為對抗病原體早期防線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在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進行了NKT細胞的研究[2]。
很多對NKT細胞的研究受到技術上的限制,因為他們缺少通過脂質運載的CD1d多聚體的特異性染色,因此常常依賴于同步檢測NK細胞和TCR的標志物。然而并不是所有的NKT細胞都表達NK標志物,如CD56則不表達NK標志物[3]。NKT細胞另一個使研究更加復雜的特性是其異質性。NKT細胞至少可以分為Ⅰ型或者iNKT和具有部分不同生物學功能的Ⅱ型NKT細胞兩個亞群[4]。iNKT表達一組具有不變α鏈和一組有限β鏈的TCR。這種半恒定iNKT的TCR可識別刺激性的鞘磷脂和α-半乳糖神經酰胺(αGalCer)[2]。是否αGalCer模擬相關異質或者半抗原還不完全清楚。孤立研究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分子發(fā)現可被iNKT細胞特異性識別。Ⅱ型NKT細胞擁有更加多樣的TCR并且通過CD1d識別自身的糖脂-3′硫酸化-β半乳糖神經酰胺(又稱為硫腦苷脂)。對小鼠研究后認為iNKT具有重要的促炎作用,Ⅱ型NKT細胞具有重要的調節(jié)功能[4]。對Ⅱ型NKT的研究晚于Ⅰ型NKT細胞,因此更多的關于Ⅱ型NKT的認識更關注于iNKT細胞的功能方面。NKT細胞被認為促進多種肝臟的發(fā)病機制,例如病毒性肝炎和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5]。例如,在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小鼠模型中,Ⅰ型NKT細胞加重損傷,而Ⅱ型NKT細胞通過滅活Ⅰ型NKT細胞、抑制IFN-γ合成,募集骨髓源性的炎性細胞和NK細胞發(fā)揮保護肝臟的作用[5]。
關于這一問題,最近Schrumpf等[6]進行了一項關于CD1d在不同人群和鼠類膽管細胞系及人類原代膽管細胞上表達的研究。這項研究表明CD1d表達于膽管細胞,并且能夠通過自身典型抗原αGalCer刺激iNKT細胞??紤]到CD1d在大和小膽管的表達,將PBC、PSC、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肝組織體外培養(yǎng),健康對照肝組織來自于切除的肝臟,并用于研究分析。所有體外培養(yǎng)的肝硬化肝組織相比較健康對照組低表達CD1d。但是PBC和PSC患者膽管CD1d表達方式有所不同,在PSC患者大型膽管有更強的CD1d信號表達。研究人員不能給出總膽紅素和CD1d表達之間的相關性,除此之外也沒有進行膽汁酸對CD1d表達影響的分析。
對NKT和CD1d在人類膽汁淤積性肝病中的表達研究很少。有研究認為,PBC早期,相比較PSC和正常肝臟,CD1d在小型膽管表達增強[7],這一結果與Schrumpf等[6]研究結果不一致。對這種分歧的一種解釋是Schrumpf等將體外培養(yǎng)的終末期肝組織和早期疾病階段的肝組織進行比較,Kita等[8]量化PBC患者肝臟和血液中的iNKT用的是四聚體染色法。終末期PBC患者肝組織相比較健康對照組肝組織,iNK細胞在肝內出現的數量增高,然而外周血iNK細胞數量無差別。還沒有對人PBC患者NKT細胞特異性分析進行研究。
Schrumpf等[6]的研究表明,在免疫介導的膽汁淤積性肝臟疾病中,CD1d和NKT細胞的強大作用。然而為了評估在人類疾病中這些細胞的作用和CD1d的功能,一些重要問題需要闡明如哪一種脂質抗原(細菌,食物,毒性代謝物)是通過膽管細胞遞呈到CD1d上的?CD1d是如何進行表達調控及對膽汁酸發(fā)揮影響的?NKT細胞是怎樣通過膽管上皮對刺激(如細胞因子,激素,動力學)做出反應的?活化的NKT細胞是通過吸引其他炎性細胞直接或者間接的加重膽管損害的?Ⅰ型或Ⅱ型NKT細胞在人類疾病中作用有不同嗎?由于技術的限制,如不能對不同類型的NKT細胞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迄今為止,這些問題很難得到解答。
如果NKT細胞與膽汁淤積性肝病是病理相關的,它們可能擁有治療性免疫調節(jié)的潛能。有趣的是,在伴刀豆蛋白A誘導的肝炎小鼠模型中,應用一種合成的核膽酸受體激動劑法尼酯X受體(FXR)進行治療,減輕了肝損傷[9]。這一保護作用是通過FXR在NKT細胞中誘導骨調素表達下調來調節(jié)的。很有前景的推測是,FXR激動劑,如奧貝膽酸,目前正在進行PBC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療的臨床試驗,可能在膽汁淤積性肝病中能夠調節(jié)NKT細胞的功能。
盡管對NKT細胞在人類肝臟疾病中的作用感興趣,應該牢記這種細胞在正常健康人群肝組織中的含量(幾乎是肝淋巴細胞的1%)遠低于鼠類肝組織中的含量(幾乎是淋巴細胞的30%)[2]。一直以來認為很可能少量的NKT細胞就能觸發(fā)肝臟的炎癥[10]。Schrumpf等[6]的研究因應用人類樣本而受到稱贊,但是對人類疾病NKT細胞的明確量化和亞型分析的研究較少,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深入了解通過膽管細胞CD1d調節(jié)的抗原遞呈作用及它們對各種NKT細胞亞型的影響有助于闡明膽汁淤積性肝病的發(fā)病機制。
參考文獻
1 Hirschfield GM, Heathcote EJ, Gershwin ME. Pathogenesis of 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es. Gastroenterology,2010,139:1481-1496.
2 Berzins SP, Smyth MJ, Baxter AG. Presumed guilty: natural killer Tcell defects and human disease. Nat Rev Immunol,2011,11:131-142.
3 Durante-Mangoni E, Wang R, Shaulov A, et al. Hepatic CD1d expression in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and recognition by resident proinflammatory CD1d-reactive T cells. J Immunol,2004,173:2159-2166.
4 Kumar V. NKT-cell subsets: promoters and protectors in inflammatory liver disease. J Hepatol, 2013, 59:618-620.
5 Arrenberg P, Maricic I, Kumar V. Sulfatide-mediated activation of type Ⅱ natural killer T cells prevents hepatic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 in mice. Gastroenterology, 2011,140:646-655.
6 Schrumpf E, Tan C, Karlsen TH, et al. The biliary epithelium presents antigens to and activates natural killer T cells. Hepatology, 2015,62:1249-1259.
7 Tsuneyama K, Yasoshima M, Harada K, et al. Increased CD1d expression on small bile duct epithelium and epithelioid granuloma in livers in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Hepatology, 1998, 28:620-623.
8 Kita H, Naidenko OV, Kronenberg M, et al. Quantitation and phenotypic analysis of natural killer T cells in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using a human CD1d tetramer. Gastroenterology, 2002,123:1031-1043.
9 Mencarelli A, Renga B, Migliorati M, et al. The bile acid sensor farnesoid X receptor is a modulator of liver immunity in a rodent model of acute hepatitis. J Immunol, 2009, 183:6657-6666.
10Mattner J, Savage PB, Leung P, et al. Liver autoimmunity triggered by microbial activation of natural killer T cells. Cell Host Microbe, 2008, 3:304-315.
(本文編輯:張苗)
(收稿日期:2015-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