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敏
當歸高效栽培技術
柳敏
當歸又名秦歸,西當歸、云歸,屬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一般50—150厘米,根圓錐狀,有分杈,野生當歸表皮呈深紫褐色,香味濃,人工栽培當歸根表皮呈淺紫褐色,香味稍淡,且根肥大;葉互生,基部抱莖,基生葉,邊緣有齒狀缺刻;復傘形花序,頂生,每一小傘形花序有花12—36朵,白色;果長橢圓形,成熟時呈黃色。以根部入藥,有調經(jīng)止痛、潤燥滑腸,破淤生新之功效,是中醫(yī)常用的婦科良藥。隨著近年來中醫(yī)藥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當歸有著極大的需求量,市場前景非常廣闊,種植當歸是山區(qū)農(nóng)民脫貧致富的一條好路子。其主要栽培技術如下:
應選擇在移栽后2年生開花結果的母株上采集的新鮮種子作種。采用25—30度溫水浸泡種子24小時,然后將水倒出,晾干后播種。
1、育苗地要求。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土壤肥力中等,中性、微堿性的砂質壤最好,深翻25厘米,耙細整平,做成寬1米的高畦,畦兩邊排水溝深16厘米、寬33厘米。
2、播種期和播種量。于6月中、下旬適時播種,條播每畝量4—5公斤,撒播約20公斤。
3、播種。在耙細整平的畦面上,按行距25公分開淺溝進行條播,將種子撒播入溝內(nèi),覆蓋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宜,最后在畦面上鋪草,厚約3公分。
4、苗期管理。播后要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苗。一個月后,輕輕地將蓋草抖松,以免幼苗鉆入草縫中,造成揭草時傷苗。8月初選陰天揭去蓋草,苗期一般應除草2—3次,并結合間苗,保持株距1公分左右。
5、種栽貯藏。當歸于10月上、中旬控起幼苗,捆成小束,切去上部莖時,根部可留部分泥土,晾干水汽后進行窖藏。先在窖底輔上厚約2—3公分的細土,層層堆積,堆成1—1.3米高后,上面蓋細土即可。平時要勤檢查,發(fā)現(xiàn)窖內(nèi)溫度升高應及時翻窖。
1、施足底肥。定植前,每畝施腐熟肥5000—8000公斤作底肥。注意嚴禁使用城市垃圾、污泥、工業(yè)廢渣、廢水作底肥。
2、移栽。經(jīng)過頭年育苗后貯藏的種栽,于第二年4月上、中旬移栽。按行距25×20厘米挖穴,深20公分左右,栽后覆土厚約2—3公分,稍加壓即可。
1、間苗定苗。秋季直播的幼苗在出土半月后,進行第一次間苗,再過半個月進行第二次間苗。當苗高10公分時,按每穴留壯苗2—3株定苗。
2、中耕除草。每年進行3—4次,第一次在苗高6公分左右、主根尚未扎入土層深入時進行淺中耕除草;第二次在苗高15公分左右,根已扎入深層時,可適當加深;每三次在苗高20—25公分封行前進行。封行后不再中耕除草。
3、施肥。當歸幼苗期不宜施用過多的速效氮肥,以免營養(yǎng)生長過旺,造成抽薹。只能施一些腐殖土、草木灰和少量農(nóng)家肥,生長中,后期可適量增施人畜糞水、火土灰和餅肥等,結合中耕除草進行,施后培土有利于根部生長。
4、排灌。生長前期,除干旱適當澆水外,一般不灌溉。生長后期要節(jié)制灌水,否則易引起爛根。雨水過多要及時疏溝排水。
常見病害主要為根腐?。河?0%退菌特防治。
1、采控時間、方法。育苗移栽后當年或直播繁殖后的每二年10月下旬適時采收。收獲前10天將地上部分莖葉割下,作為提取當歸油的原料,然后再挖起全根。
2、加工。將根部的須根、泥土除凈,晾3天半干時,按根條大小理順扎成小把(大的2—3支、小的4—6支1把),掛在炕架上,用文火慢慢烤干,熏烤時要注意通風,并經(jīng)常翻動。
(作者單位:靈壽縣農(nóng)業(yè)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