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市中級人民法院(413000)張 勇
?
聘書不能代替勞動合同
益陽市中級人民法院(413000)張 勇
讀者吳振宇問:我經朋友介紹到一家私營公司上班,已經工作3個多月了,公司人事部門只是發(fā)了張聘書給我,卻一直不與我簽訂勞動合同。我聽說不簽勞動合同是要支付雙倍工資的,但單位說,聘書與勞動合同是一回事,請問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評析】 公司的說法是不正確的。我國《勞動合同法》第82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1個月不滿1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資?!蔽覈秳趧雍贤▽嵤l例》第6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2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1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簽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依照上述規(guī)定,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2倍工資的前提條件,是未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我國《勞動合同法》第17條規(guī)定,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①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②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③勞動合同期限;④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⑤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⑥勞動報酬;⑦社會保險;⑧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yè)危害防護;⑨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而一般的聘書顯然沒有這么多的內容和條款。
我國《勞動合同法》第16條規(guī)定:“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一致,并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而直接發(fā)聘書顯然有違這樣的程序性要求,因為聘書不需要職工本人簽字蓋章,是公司的單方面行為,因此不能以聘書來代替勞動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