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斌 夏振偉 馮磊 張芳
特發(fā)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頻導管消融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
王小斌 夏振偉 馮磊 張芳
目的研究射頻導管消融治療特發(fā)性室性心律失常(IVA)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60例IVA確診患者,根據治療措施不同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維拉帕米治療,觀察組采用射頻導管消融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顯著高于對照組73.3%(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0%,顯著低于對照組33.3%(P<0.05)。結論與維拉帕米治療相比,IVA患者采用射頻導管消融方法治療效果理想,值得推廣應用。
射頻導管消融;特發(fā)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療效果
特發(fā)性室性心律失常(idiopathic ventricular arrhythmia,IVA)是臨床常見疾病,指無器質性心臟病患者發(fā)生室早或室速,占室性心律失常疾病的10%[1]。目前采用藥物治療,對其心悸、頭暈、胸悶癥狀實施用藥,能在短時間內顯著改善病癥,但長期效果欠佳,依從性不佳,且限制藥物治療在該病的長期使用[2]。近年來,射頻導管消融在IVA患者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為了探討射頻導管消融在IVA患者中的臨床治療效果,本次選取在本院診治的IVA患者60例作對比性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診治的60例IVA患者,根據治療措施不同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42.1±7.6)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2.2±0.9)年。觀察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19~66歲,平均年齡(43.5± 7.5)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2.6±1.1)年。入選患者均經過心電圖、動態(tài)心電圖確診為IVA。征得患者家屬及倫理委員后同意后予以實施本次研究。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藥物治療法:口服維拉帕米(江蘇恒瑞醫(yī)藥,國藥準字H10920017,規(guī)格:0.12 g)120mg/次,2次/d,連續(xù)服用1個月。觀察組采用射頻導管消融治療法:治療前均停止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接受電、生理檢查和射頻消融術治療。經皮穿刺右側股骨靜脈并植入鞘管,沿著鞘管植入電極導管到右心室流出道起搏標測及消融。在4根多極導管中分別放置在高位右房(HRA)、希氏束(HBE)、冠狀靜脈竇(CS)、右心室心尖部(RVA),并給予心電圖監(jiān)護。將室性前收縮QRS波群形態(tài)相同作為靶點,確定最佳消融靶點,采用非溫控或溫控射頻消融導管進行射頻消融治療。
1.3 觀察指標 治療患者臨床療效,并通過記錄其口干、食欲不振、胃腸道反應等,評價用藥安全性。
1.4 療效判定標準[3]顯效:臨床癥狀消失,動態(tài)心電圖室早次數比基線時減速>80%;好轉:臨床癥狀得到改善,動態(tài)心電圖早次數比基線時減少>50%;無效:心電圖早次數與基線相比并未減少甚至增加。總有效率=顯效率+好轉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療效總有效率為93.3%,顯著高于對照組73.3%(P<0.05)。見表1。
2.2 安全性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3.3%(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安全性比較[n(%)]
IVA多發(fā)生于無器質性心臟病依據患者,臨床診斷和檢查過程中沒有明顯心臟結構及功能異常,臨床癥狀不明顯,部分患者心悸、反復發(fā)作且時間短等。常規(guī)以藥物治療為主,維拉帕米主要為鈣通道阻滯劑,作用于血管、動脈、竇房結等部位,改善心律失常情況,但在長期用藥中未見明顯效果。
近年來,射頻導管消融在IVA患者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射頻導管消融是一種治療特發(fā)性室速的有效手段,其與藥物治療相比優(yōu)勢較多。其在將電極導管通過穿刺進入患者心臟,導管與體表接觸后實現(xiàn)高頻通電,頻射電流轉化為熱能,有效阻止心肌發(fā)生凝固型壞死。利用高密度采點能測定激動傳導的時間,精確三維解剖定位,使治療誤差更小,有效提高射頻消融治療效率和安全性。但臨床上對單一使用射頻導管消融治療效果不理想的IVA患者,聯(lián)合傳統(tǒng)藥物治療,能有效提高療效,對患者預后起到積極作用[4]。
綜上所述,與維拉帕米治療相比,IVA患者采用射頻導管消融方法治療效果理想,值得推廣應用。
[1]Pytkowski M,Maciag A,Jankowska A,et al.Quality of life improvement after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of outflow tract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in patients with structurally normal heart.Acta Cardiologica,2012,67(2):153-159.
[2]陳懿宇,張京春,陳靜,等.伴及不伴OSA高血壓患者的血壓變異性和OSA相關性研究.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44(1):66-69.
[3]趙欣,陳巖,仉慧穎,等.A型預激綜合征并Ⅰ型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1例.江蘇實用心電學雜志,2002,11(5):371-372.
[4]侯軍龍,魏亞靜.冷凍球囊消融術與射頻消融術治療心房顫動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比較研究.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24(1):111-1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0.116
2016-06-01]
116000 大連市中心醫(yī)院
夏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