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解釋論
        ——《物權法》第245條第1款的規(guī)范適用

        2016-03-06 22:00:25單平基
        山東社會科學 2016年5期
        關鍵詞:物權法損害賠償

        單平基

        (東南大學 法學院,江蘇 南京 211189)

        ?

        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解釋論
        ——《物權法》第245條第1款的規(guī)范適用

        單平基

        (東南大學 法學院,江蘇 南京211189)

        [摘要]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旨在保護占有不被非法侵占及妨害,與侵害物權損害賠償請求權具有不同的規(guī)范機能。這種請求權在有權占有及無權占有場合均可適用,不宜因基于合同關系產(chǎn)生的占有應依據(jù)“合同約定”或“有關法律規(guī)定”保護權益的規(guī)定而排除適用。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責任的成立需考量侵害人主觀上的過錯,責任承擔范圍包括喪失占有所致使用和收益的損害、支出費用的損害、對本權人應承擔的責任損失及占有人所喪失物的孳息等損害類型;在承認取得時效的立法例中,還涉及因取得時效中斷所產(chǎn)生的損失。

        [關鍵詞]侵害占有;損害賠償; 有權占有; 無權占有; 賠償范圍

        法律規(guī)則是司法審判的依據(jù)?!吨腥A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以下簡稱《物權法》)第245條第1款規(guī)定:“占有的不動產(chǎn)或者動產(chǎn)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對妨害占有的行為,占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占有人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痹摽钜?guī)定了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但對于該項請求權的規(guī)范構成(請求權主體、適用占有類型、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及規(guī)范適用(訴訟時效、賠償范圍、侵害占有與侵害物權的區(qū)分)等問題卻未涉及,直接導致該規(guī)則的適用難以應對司法實踐中日益頻發(fā)的侵害占有損害賠償糾紛。循此,從解釋論的視角對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規(guī)范機能、規(guī)范構成及司法適用進行解讀,以充分發(fā)揮占有制度的實踐功能,就成為學界必須面對的課題,這也正是本論文的著眼點所在。

        一、案例引出問題

        (一)據(jù)以研究的案例

        在“陳俊海訴孫光躍、毛衛(wèi)東、陳向功占有物損害賠償糾紛案”中,孫光躍(原審被告,二審上訴人)不服博興縣人民法院(2012)博民初字第718號民事判決,向山東省濱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參見山東省濱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濱中民一終字第367號民事判決書。

        2005年4月2日,陳俊海(原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與孫立遠(已故)之妻王金榮簽訂買賣協(xié)議,購買孫立遠與王金榮原居住的舊房一處,交付2000元約定房款后居住,但未辦理過戶手續(xù)。后經(jīng)法院查明,該房屋系孫立遠未經(jīng)分割的遺產(chǎn),應由其妻子(王金榮)、女兒、父親(孫光躍)、母親四人共同繼承,王金榮系未經(jīng)其他共有人同意擅自處分房屋。2010年4月,孫光躍委托毛衛(wèi)東、陳向功(原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將陳俊海居住的系爭房屋一處扒毀,經(jīng)鑒定被拆房屋修復價值為4500元,陳俊海另支付鑒定費500元。陳俊海以財產(chǎn)受損為由,將孫光躍、毛衛(wèi)東、陳向功訴至法院,請求賠償損失。

        一審法院認為,孫光躍與陳俊海因系爭房屋發(fā)生糾紛,應通過合法途徑保護自己的權利,孫光躍指示、雇傭他人將房屋損毀,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毛衛(wèi)東、陳向功作為受雇人不承擔責任。依據(jù)《物權法》第37條的規(guī)定,“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法院判決:孫光躍賠償陳俊海經(jīng)濟損失5000元。

        孫光躍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上訴理由認為,陳俊海與王金榮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該房屋為孫立遠所有,未過戶到陳俊海名下,陳俊海不具備原告資格,孫光躍未損害陳俊海的權益,請求二審法院發(fā)回重審或依法改判。

        二審法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有二:其一,陳俊海是否系本案適格的原告;其二,孫光躍是否應就損害房屋的行為承擔賠償責任。關于焦點一,陳俊海簽訂房屋買賣合同,與涉案房屋具有利害關系,可以作為適格的原告;關于焦點二,訴訟雙方均認可該房屋原系孫立遠所有,作為遺產(chǎn)由其妻子、父親、母親、女兒共同繼承,在遺產(chǎn)分割前由以上四人共同共有。根據(jù)《物權法》第97條的規(guī)定,處分共有物須經(jīng)全體共同共有人同意,否則不能發(fā)生物權效力,陳俊海無法取得涉案房屋的所有權,對房屋的占有為無權占有。但陳俊海占有房屋的事實應受法律保護,孫光躍徑行拆除涉案房屋行為的主觀過錯為故意,客觀上造成涉案房屋毀損,損害了陳俊海的占有利益,原審法院判令孫光躍承擔全部賠償責任,符合《物權法》第245條第1款之規(guī)定,上訴人上訴理由不成立。二審法院認為,“原審判決援引《物權法》第37條處理本案不當,但判決結果正確?!狈ㄔ和瑫r指出,依據(jù)《物權法》第244條之規(guī)定,“陳俊海就涉案房屋所獲賠償,并不一定是絕對、終局的權利,仍可能負有向包括孫光躍在內(nèi)的權利人返還取得的賠償金的義務”。但孫光躍未對陳俊海提起反訴,本案對此不作處理。最終,二審法院依據(jù)《物權法》第245條的規(guī)定,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亟需回答的問題

        本案系侵害占有損害賠償糾紛,看似簡單的案例背后蘊含著豐富的法學問題,在根本上涉及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規(guī)范解讀及司法適用,至少有以下問題亟需回答:

        1.該案直接引發(fā)的問題是《物權法》第245條第1款與第37條的規(guī)范內(nèi)容有何不同?為何一審法院依據(jù)《物權法》第37條判案,二審法院則認為“原審判決援引《物權法》第37條處理本案不當”,轉而適用《物權法》第245條第1款?這在本質(zhì)上涉及到《物權法》第245條第1款第3分句的規(guī)范機能,即該規(guī)范是獨立的請求權基礎抑或只是適用侵權行為的指引性規(guī)范。*參見吳香香:《論侵害占有的損害賠償》,《中外法學》2013年第3期。這涉及到侵害占有與侵害物權損害賠償?shù)膮^(qū)分問題。

        2.該案爭議焦點之一“陳俊海是否系本案適格的原告”實際上涉及到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規(guī)范適用范圍這一根本性問題。對于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有權占有(包括基于合同關系產(chǎn)生的占有)與無權占有場合是否均可適用?在無權占有中,善意占有與惡意占有是否均可適用,尤其是惡意占有人是否可享有此項請求權?這既涉及《物權法》占有編調(diào)整范圍的解讀,亦關系到占有制度所負載私法價值的實現(xiàn)。

        另外,陳俊海對系爭房屋究竟是有權占有還是無權占有,亦是值得探討的問題。陳俊海與王金榮所簽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將直接決定原告是有權占有還是無權占有,但法院對此卻未涉及,而僅以原告未取得房屋所有權徑行認定其為無權占有。孰不知,若買賣合同有效成立,有權占有也可能基于債權行為而發(fā)生。

        3.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如何?一審法院并未提及侵害人的主觀狀態(tài),二審法院在判斷責任是否成立時,指明侵害人的“主觀過錯為故意”。循此,占有損害賠償責任的成立是否必須考慮侵害人主觀上的過錯就成為必須回答的問題。

        4.侵害占有損害賠償?shù)摹皳p害”范圍如何確定?占有人針對哪些類型及范圍的損害可請求加害人賠償?這直接影響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具體適用及其實踐功能的發(fā)揮。

        二、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規(guī)范機能:《物權法》第245條與第37條之界分

        證成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規(guī)范機能是研究該項請求權之規(guī)范適用的邏輯前提?!段餀喾ā返?45條第1款旨在保護占有不被侵占及妨害,以維護社會和平秩序,較《物權法》第37條具有不同的制度價值。

        (一)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規(guī)范機能

        《物權法》第245條第1款第3句是關于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規(guī)定,而《物權法》第37條是侵害物權損害賠償和承擔其他民事責任的規(guī)定,二者具有不同的規(guī)范機能。

        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屬于占有保護請求權的規(guī)范內(nèi)容。對此規(guī)范的性質(zhì)予以澄清的緣由在于,有學者認為,占有保護請求權僅包括占有物返還請求權、排除妨害請求權或消除危險請求權(《物權法》第245條第1款第1句、第2句),不包括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物權法》第245條第1款第3句)。*參見胡康生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釋義》,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91頁。簡言之,該觀點認為,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屬于占有保護請求權之外的規(guī)范內(nèi)容。

        筆者認為,將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排除在占有保護請求權之外的觀點值得商榷。占有保護請求權是指在占有狀態(tài)受侵害或有受侵害的危險時,占有人可要求排除侵害或侵害危險,要求恢復、維持占有事實支配的請求權,包含損害賠償請求權等性質(zhì)不同的內(nèi)容。*參見[日]近江幸治:《民法講義Ⅱ·物權法》,王茵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頁。占有保護請求權旨在維護法律秩序,保護事實上的占有關系。*參見[德]M·沃爾夫:《物權法》(第20版),吳越、李大雪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頁。無論是占有物返還請求權、排除妨害請求權或消除危險請求權,還是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最終目的均是為達致占有不被非法侵占或妨害,僅是承擔責任的形式不同而已。循此,無論是旨在恢復對占有物的支配狀態(tài),還是賠償對占有物所造成的損害,均未超出占有保護請求權的范疇。

        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規(guī)范機能在于保護占有不被侵占及妨害,進而維護社會和平秩序。有學者認為:“侵害占有的損害賠償規(guī)范(《物權法》第245條第1款第3分句)并非一項獨立的請求權基礎規(guī)范,而是一條參引規(guī)范,指示參照《侵權責任法》關于過失責任之規(guī)則?!?吳香香:《論侵害占有的損害賠償》,《中外法學》2013年第3期。該見解混淆了請求權基礎和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將《侵權責任法》第6條所規(guī)定的過錯責任原則混淆為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之基礎顯然有誤。*參見章正璋:《論侵害占有的損害賠償責任》,《江蘇社會科學》2015年第1期。實際上,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根據(jù)是占有,通常不考慮占有的品質(zhì),尤其不考慮占有的權利。請求權基礎僅僅在于:被防御的對占有之侵害是一種禁止之私力。*參見[德]迪特爾·梅迪庫斯:《請求權基礎》,陳衛(wèi)佐、田士永、王洪亮、張雙根譯,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155頁。可見,“禁止之私力”是該項請求權的基礎,“其意指妨害法律和平的私人之力的行使”。*參見[德]迪特爾·梅迪庫斯:《請求權基礎》,陳衛(wèi)佐、田士永、王洪亮、張雙根譯,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156頁。作為事實支配的占有理應受到尊重,即所謂既存狀態(tài)的尊重,是與通常保護的物權(本權)應然狀態(tài)相對應的概念。*參見[日]近江幸治:《民法講義Ⅱ·物權法》,王茵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頁。

        (二)侵害占有與侵害物權損害賠償——《物權法》第245條第1款與第37條之區(qū)分

        侵害占有與侵害物權的損害賠償請求權具有不同的規(guī)范目的及規(guī)范內(nèi)容,具體體現(xiàn)為:

        其一,二者請求權主體不同。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旨在保護占有,以占有人為請求權主體;而侵害物權損害賠償請求權旨在保護確定性的物權,以物權人為請求權主體。占有和物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占有是對物事實上的支配力,物權是對物在法律上的支配力。*參見[德]哈里·韋斯特曼、哈爾姆·彼得·韋斯特曼:《德國民法基本概念》(第16版),張定軍、葛平亮、唐曉琳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136頁。

        其二,二者請求權基礎不同。侵害占有損害賠償?shù)恼埱髾嗷A在于對占有事實支配的尊重,并非基于特定權利;而侵害物權損害賠償請求權是解決加害他人使其物權受損的賠償機制,其請求權基礎在于確定的物權。

        其三,二者保護目的不同。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目的在于通過保護占有以維護社會和平秩序,而非保護權利。占有制度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對物在事實上支配,對物的事實支配在因侵害受有損失時,自應允許占有人排除侵害或請求損害賠償,以維護物的秩序和社會平和。*參見崔建遠:《物權:規(guī)范與學說——以中國物權法的解釋論為中心》(上冊),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359頁。而侵害物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目的在于保護物權,并非在于維護現(xiàn)存之占有秩序。當物權與直接占有分離時,尤其當權屬不明或有爭議時,占有保護的功能愈發(fā)彰顯出來。

        其四,二者舉證責任不同。侵害物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行使需要權利人對其享有合法有效之物權負舉證責任;而侵害占有損害賠償之訴中,占有人無須證明其享有何種本權,只須證明其是占有人即可。就舉證責任而言,主張侵害占有較為有利。這在司法實踐中也獲得了承認:占有人行使權利時應被推定為合法并有此權利,占有人不負有權占有的舉證責任。*參見“陳本林訴深圳市兆神實業(yè)有限公司返還財產(chǎn)糾紛案”,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2002)中法民終字第3590號民事裁定書。

        其五,二者行使結果是否具有終局性不同。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行使結果并不一定具有終局性,可能尚需向本權人返還取得的賠償金(《物權法》第244條)。但侵害物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行使結果直接歸屬于物權人,具有終局性。這在文首案例中也得到了體現(xiàn):“陳俊海就涉案房屋所獲賠償,并不一定是絕對、終局的權利,仍可能負有向包括孫光躍在內(nèi)的權利人返還取得的賠償金的義務?!?/p>

        其六,二者承擔責任的范圍不同。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責任的范圍包括占有人未能使用占有物而喪失的收益、支出費用的損害、責任損失及所喪失物的孳息等類型;而侵害物權損害賠償?shù)姆秶话阒盖趾ξ餀嗨斐傻闹苯訐p失,通常按照損失發(fā)生時的市場價格計算,而物權人可得利益損失是否可得求償在理論界及司法實務中均存在爭議。*參見王勝明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釋義》,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107-110頁。

        循此,侵害占有與侵害物權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規(guī)范目的及法律效力不同,各自獨立,互不相妨。當然,二者有時可能發(fā)生競合關系。例如,在有權占有情形下,若占有的權源基礎是一項物權,對占有的損害同時會構成對該項物權的損害,將會涉及侵害占有與侵害物權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相競合的情形,此時應允許權利人對兩項請求權選擇行使。

        三、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適用范圍

        從解釋論角度看,《物權法》將基于合同關系產(chǎn)生的占有類型排除在占有編調(diào)整范圍之外,導致占有人無法主張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筆者認為,此項請求權于有權占有及無權占有場合應均可適用。

        (一)侵害有權占有及其損害賠償問題

        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責任的成立以占有應受法律保護為前提。從解釋論角度看,《物權法》將基于合同關系產(chǎn)生的占有排除在占有編調(diào)整范圍之外(第241條*該條規(guī)定:“基于合同關系等產(chǎn)生的占有,有關不動產(chǎn)或者動產(chǎn)的使用、收益、違約責任等,按照合同約定;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有關法律規(guī)定。”),規(guī)定占有人應依“合同約定”或“有關法律規(guī)定”保護權益。司法實踐中,法院有時會基于本權對此類占有進行保護。*參見“劉新輝訴劉新勇、張曉琴占有物返還案”,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qū)人民法院(2009)麥民二初字第22號民事判決書。然而,將基于合同關系產(chǎn)生的占有排除在占有制度調(diào)整范圍之外的作法,值得商榷。

        其一,有權占有本應屬于占有制度的重要規(guī)范內(nèi)容。法律行為必須在法律框架內(nèi)運行,必須得到法律認可。*參見董彪、李建華:《我國民法典總則中法律行為構成要素的立法設計——以權利本位為視角》,《當代法學》2015年第5期。有觀點將《物權法》第241條解讀為該條“只規(guī)范非法占有(無權占有),而將合法占有如所有權人的占有、他物權人的占有、基于債權關系的占有、先占以及拾得遺失物、丟棄物、漂流物、埋藏物的占有排除在外”*相關觀點可參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民法室編著:《物權法立法背景與觀點全集》,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08頁。。筆者認為,這種觀點值得商榷。一方面,若把基于債權、所有權、他物權、先占及拾得遺失物、發(fā)現(xiàn)埋藏物、漂流物等合法占有排除在外,而僅規(guī)范無權占有,既導致此類占有關系無可遵循的法律規(guī)范,又將使占有制度淪為僅適用于盜竊物、搶劫物、搶奪物的處理規(guī)范。簡言之,若將有權占有排除在外,必將使中國的“占有制度”扭變?yōu)椤盁o權占有制度”,不符合占有制度本身的體系構造。另一方面,從文義解釋的角度,《物權法》第241條僅規(guī)定基于合同關系產(chǎn)生的占有,應依“合同約定”或“有關法律規(guī)定”保護權益,并未涉及其他的有權占有類型。由此反面推論,就現(xiàn)有立法而言,除此之外的有權占有類型應屬于《物權法》占有編的調(diào)整范圍。

        其二,基于合同關系產(chǎn)生的有權占有亦應屬《物權法》占有制度的保護范疇,合同法或其他法律往往難以解決此類問題?;趥鶛喾申P系產(chǎn)生的有權占有遭受第三人侵害時,若合同相對人并未違約,則占有人無法依據(jù)合同關系進行救濟,而第三人侵害債權在司法實踐中亦難證立,導致有權占有人的合法權益無法獲得保護。例如,甲租用乙的農(nóng)具被丙侵奪遭受損害時,甲是否有權提起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若基于合同關系產(chǎn)生的占有,只能按照合同約定或有關法律規(guī)定處理,甲將無權提起占有保護之訴,這既不符合效率原則又有悖于公平理念。另外,整個《合同法》也并未有條文規(guī)范此類情形,可能導致受害人無法得到法律保護。

        其三,從司法實踐來看,在《物權法》頒布之前,我國一些法院已通過說理的形式指明有權占有應受占有制度保護,包括基于合同關系產(chǎn)生的占有類型。例如,在“陳本林訴深圳市兆神實業(yè)有限公司返還財產(chǎn)糾紛案”中,法院認為,依世界多數(shù)立法通例及法理,當占有物被侵奪或妨害時,有權占有人應獨立地享有請求侵害人返還占有物的權利。*參見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2002)中法民終字第3590號民事裁定書。

        可見,將基于合同關系產(chǎn)生的占有類型排除在占有制度保護范圍之外的作法,亟需檢討,應將此納入《物權法》的調(diào)整范圍,在占有人享有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問題上,不因有權占有和無權占有的區(qū)別而有不同。*參見胡康生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釋義》,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13頁。

        (二)侵害無權占有及其損害賠償問題

        1.質(zhì)疑惡意占有人之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觀點

        無權占有中的善意占有人得主張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并無疑義,但惡意占有人是否享有此項請求權卻存在爭議。一方面,善意占有人因不知且不應知對占有物無占有的權源基礎,得為占有物之使用收益,其占有被不法侵害而受有損失時,有權依據(jù)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請求賠償。另一方面,學界大多否定惡意占有人的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王澤鑒先生即認為:“惡意占有人對于占有物,并無使用收益的權能,原則上應不得就不歸屬其享有的權益,請求損害賠償?!薄皬姳I與小偷亦享有占有保護,但僅止于自力救濟或占有保護請求權,以維護社會秩序,似不能因此而言為強盜與小偷得對取回其物的所有人,亦得請求不能對盜贓物為使用收益而生的損害。”*王澤鑒:《民法物權》(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563頁。司法實踐對占有人不足以證明其對占有物享有合法或善意占有的情形往往不進行保護。*例如,在“馮琦超與喻國濤占有物損害賠償糾紛案”中,法院認為,被告侵害了原告對房屋的占有,但原告“不足以證明其對該房屋享有合法或善意占有的權利”,對其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參見甘肅省慶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12)慶民終字第94號民事判決書。

        2.惡意占有人之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證成

        然而,絕對否定惡意占有人的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值得商榷。

        其一,從權益保護的角度,不應將惡意占有人絕對排除在外。惡意占有人并非絕對指向道德上的惡人。*參見單平基:《無權占有費用求償權之證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243條檢討》,《法商研究》2014年第1期。就其本質(zhì)而言,無權占有究竟是“善意”還是“惡意”為主觀意思問題,與道德無涉,更非道德上“善”“惡”的對應。“善意”“惡意”是一個中性概念,“惡意”是對無權占有狀態(tài)的知曉或應當知曉,“善意”是對無權占有狀態(tài)的不知且不應知,二者本身并不含有道德上的褒貶之意。惡意占有包含許多情形,既可能表現(xiàn)為盜賊對贓物的占有,也可能表現(xiàn)為拾得人對遺失物的占有,還可能表現(xiàn)為法律所鼓勵的無因管理情形下對被管理物的占有。惡意占有人在許多場合之下恰是更符合道德觀念及應受法律保護、鼓勵的“善人”。法律規(guī)范應與促進繁榮的道德行為相一致。*參見孫良國、單平基:《效率違約理論批判》,《當代法學》2010年第6期,第73頁。在占有人“將物返還給所有人之前或在他自己成為所有人之前,法律應當鼓勵他的勤勉和熱心”*[意]魯?shù)婪颉に_科、拉法埃萊·卡泰麗娜:《占有論》,賈婉婷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315頁。。明知無法定或約定義務而對他人物品代為照料(如代他人飼養(yǎng)走失的牲畜、修繕他人的破損房屋以免臺風摧毀等)實乃法律所應積極形塑及鼓勵之“善行”。*參見單平基:《惡意占有必要費用求償權的證成》,《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3年第12期。

        其二,從解釋論的角度,惡意占有人在特定情形下亦可對占有物進行使用。上述王澤鑒先生基于“惡意占有人對于占有物,并無使用收益的權能”而否定其享有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理由并不存在。我國《物權法》第242條允許惡意占有人使用占有物。*參見崔建遠:《物權:規(guī)范與學說——以中國物權法的解釋論為中心》(上冊),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355-356頁。該條規(guī)定,占有人因使用占有的不動產(chǎn)或者動產(chǎn),致使該不動產(chǎn)或動產(chǎn)受到損害的,惡意占有人應承擔賠償責任。有權占有人使用占有物或是依據(jù)合同約定,或是法律規(guī)定,無需在此重復,故可斷言,該條是關于無權占有人使用占有物的規(guī)定。再者,《物權法》第243條關于善意占有人有權向本權人請求償付占有必要費用的規(guī)定,這至少可以說明,法律允許占有人為保存、管理、修繕而使用占有物。既然惡意占有人有權使用占有物,若因占有受侵害導致使用權益無法實現(xiàn)時,應允許其請求損害賠償。

        其三,從占有的規(guī)范機能角度,惡意占有人享有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有利于社會和平秩序的維護。法律保護占有無非欲維持社會現(xiàn)狀*參見姚瑞光:《民法物權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262頁。,保護以此外形為基礎的社會秩序和交易安全。*參見[日]近江幸治:《民法講義Ⅱ·物權法》,王茵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頁。惡意占有人雖不能對抗本權人,但對本權人之外第三人的非法干涉仍具有對抗效力。*參見彭誠信:《占有的重新定性及其實踐應用》,《法律科學》2009年第2期?!叭魏握加嗅槍Σ环ㄐ袨槿司鶠楹戏ㄕ加小薄春戏ㄇ铱墒鼙Wo的占有*參見[英]弗雷德里克·波洛克:《普通法上的占有》,于子亮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109頁。,即使偷盜者對盜竊物也擁有占有訴權。*[日]近江幸治:《民法講義Ⅱ·物權法》,王茵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頁?!案`賊也是占有人,因為他行使事實上的對物的支配。他的無權、甚至違法行為并不能改變他對物的支配力以及因而他對物的占有?!?[德]哈里·韋斯特曼、哈爾姆·彼得·韋斯特曼:《德國民法基本概念》(第16版),張定軍、葛平亮、唐曉琳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136頁。已成立的事實狀態(tài)不應受私力而為的擾亂,只能通過合法方式排除,這是一般公共利益的要求。例如,甲借用乙的自行車到期不歸還,乙即使作為所有權人也不可采取暴力方式奪回;對其他第三人侵奪或妨害占有的行為,甲可行使占有保護訴權,包括請求侵害人對其損失進行賠償。*參見胡康生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釋義》,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20頁。

        其四,從比較法的角度,大多數(shù)立法例均承認惡意占有人享有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兜聡穹ǖ洹分械摹罢加斜Wo請求權旨在維護法律秩序,保護事實上的占有關系。每個占有人都有權享有,不管他是否有權占有”,*[德]M·沃爾夫:《物權法》(第20版),吳越、李大雪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頁。通常不考慮占有的品質(zhì),尤其不考慮占有的權利。請求權基礎僅僅在于:被防御的對占有之侵害是一種禁止之私力。*參見[德]迪特爾·梅迪庫斯:《請求權基礎》,陳衛(wèi)佐、田士永、王洪亮、張雙根譯,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155頁?!兜聡穹ǖ洹返?58條第1款即禁止侵奪或妨害占有,不論占有人是否具有權源基礎,進而“保障公民之間的外部和平”。*參見[德]迪特爾·施瓦布:《民法導論》,鄭沖譯,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44頁。在日本,法律不問占有支配所應依據(jù)的本權是否存在,均給予法律保護。《日本民法典》第200條規(guī)定:“占有人在其占有被侵奪時,可以通過占有恢復之訴,提出返還其物品及賠償損害的請求?!闭加性V權的主體是占有人,不問其善意、惡意,惡意占有人(如小偷)也有占有訴權。*參見[日]近江幸治:《民法講義 物權法》,王茵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147頁。在法國,通過暴力攫取他人財產(chǎn)的占有人雖不能對本權人行使占有保護訴權,但對本權人之外的其他任何人卻可行使。*參見[法]弗朗索瓦·泰雷、菲利普·森勒爾:《法國財產(chǎn)法》(上冊),羅結珍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264頁。

        四、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實踐適用

        (一)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規(guī)范適用

        這涉及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損害的界定及請求權的訴訟時效等問題。

        1.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

        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責任是否需考慮加害人主觀過錯是規(guī)范適用中無法繞開的問題。對此有兩種不同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該項責任不以加害人具有過錯為前提,實施了《物權法》第245條的侵害行為便應承擔責任*參見胡康生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釋義》,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20頁。,即使被告沒有任何過失。*參見[德]弗里德里?!た枴ゑT·薩維尼:《論占有》,朱虎、劉智慧譯,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71頁。另一觀點認為,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行使應以加害人具有主觀過錯為要件。*參見[日]近江幸治:《民法講義Ⅱ·物權法》,王茵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頁;王利明:《物權法研究》(下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年版,第1508 頁。

        筆者認為,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責任的成立應考量加害人的主觀過錯。其原因至少體現(xiàn)為:

        其一,占有人因占有被侵害而受有損害時,可以請求相對人賠償損失,蓋占有為法律所保護之法益,自得為侵權行為之客體,應以相對人有故意、過失及符合侵權行為之其他要件為必要。*參見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下冊),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230頁。侵害占有的,應負侵權損害賠償責任。*參見胡康生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釋義》,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21頁。在有過失地侵害占有時,會導致?lián)p害賠償義務的發(fā)生。*參見[德]鮑爾、施蒂爾納:《德國物權法》(上冊),張雙根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頁。過錯是侵害人應受譴責的心理狀態(tài),是法律對侵害人所實施的行為作否定性評價,進而確定是否成立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責任的核心要件。

        其二,只要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不以過錯為要件,過錯即應是判斷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責任是否成立的要件。承擔損害賠償義務者,原則上須以從事有過錯的行為為前提。適用無過錯責任的例外情形,一般限于開辟或維持特別危險源并從中獲利的情形。*參見[德]卡爾·拉侖茨:《德國民法通論》,王曉曄、邵建東、程建英、徐國建、謝懷栻譯,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頁?;趯φ加械那终技胺梁Χ袚r償責任的情形,往往不符合承擔無過錯責任的狀況,法律亦未對此明確規(guī)定不以過錯為要件,仍須考量加害人主觀上的過錯。

        其三,此處需區(qū)分,請求恢復占有請求權(占有物返還、妨害停止及預防)與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對侵害人主觀狀態(tài)的考慮應有所不同。請求恢復占有時不問相對人的故意、過失,而請求損害賠償應以相對人的過錯為要件,按侵權行為原理處理。*參見[日]近江幸治:《民法講義Ⅱ·物權法》,王茵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頁。占有物被侵占及妨害導致占有人受損時,占有人可以基于《物權法》第245條第1款請求損害賠償?shù)囊?guī)定,其法律性質(zhì)應為侵權責任。*參見崔建遠:《物權:規(guī)范與學說——以中國物權法的解釋論為中心》(上冊),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367頁。

        2.侵害占有所致?lián)p害的范圍

        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責任規(guī)范適用的最終目的,應能使占有人恢復到侵害行為發(fā)生前所處的狀態(tài)。這必然涉及對損害的界定。具體而言,這里的損害主要包括以下類型:

        其一,占有使用、收益的損害,即占有人未能使用占有物而喪失的收益。例如,車位被侵奪致不能停車而額外支付的停車費,房屋被霸占致不能居住而額外支付的租金,汽車被盜致不能運貨而額外支付的租車費等。這在司法實踐中也獲得了支持。*例如在“韋愛樂訴黃邕安占有物返還糾紛案”中,被告侵占原告為他人代管的購房收據(jù)、購房協(xié)議及購房發(fā)票等物,原告支付房產(chǎn)證掛失費400元,法院判決被告賠償原告所支付的房產(chǎn)證掛失費。參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都安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2012)都民初字第217號民事判決書。另外,若本權人以強力自占有人處取回占有物,則占有人可以向本權人請求收益的損害賠償,當然僅限在使用期限內(nèi)的收益。*參見[德]鮑爾、施蒂爾納:《德國物權法》(上冊),張雙根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頁。

        其二,支出費用的損害。占有人對占有物支出的必要費用本可向本權人請求償還(《物權法》第243條),卻因占有物被他人毀損、滅失而不能求償。

        其三,對本權人應負的責任損失。占有物被他人侵占或妨害而毀損、滅失后,占有人須向本權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參見王澤鑒:《民法物權》(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562頁。占有人為本權人時,則直接體現(xiàn)為占有物毀損、滅失所受到的損失。

        其四,取得時效中斷所產(chǎn)生的損失。在承認取得時效的立法例中,占有被侵奪可能會導致取得時效中斷而不能取得所有權。*參見[德]弗里德里希·卡爾·馮·薩維尼:《論占有》,朱虎、劉智慧譯,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71-372頁。

        其五,占有人所喪失物的孳息。侵害占有導致占有人無法收取其本應取得的占有物孳息時,侵害人應予賠償。如薩維尼所言,因侵奪行為而喪失的物的孳息應被恢復:從侵奪行為發(fā)生時計算,被告是否實際獲得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被侵奪人被阻止獲得它們。*參見[德]弗里德里?!た枴ゑT·薩維尼:《論占有》,朱虎、劉智慧譯,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71頁。

        3.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

        《物權法》第245條第2款規(guī)定:“占有人返還原物的請求權,自侵占發(fā)生之日起一年內(nèi)未行使的,該請求權消滅?!睆慕忉屨摻嵌瓤?,該款規(guī)定的一年除斥期間僅適用于“占有物返還請求權”,這在司法實踐中也獲得了支持。*參見“曾祥鵬訴謝昌順占有物返還糾紛案”,陜西省安康市紫陽縣人民法院(2010)紫民初字第507號民事判決書;“舟山市定海豫龍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訴寧波市鎮(zhèn)海船舶修造廠占有物返還、財產(chǎn)損害賠償糾紛案”,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2013)浙甬民一終字第609號民事判決書。占有物返還請求權適用一年除斥期間而非訴訟時效的原因在于,訴訟時效可因法定事實中斷、中止或延長,且以受害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受侵害之時開始計算,此項期間可能遠比一年要長,將使占有處于長期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蓋占有之狀態(tài),于經(jīng)過一定期間后,已成為社會之平靜狀態(tài),倘仍準予復舊,反將成為現(xiàn)有秩序之擾亂,致害社會之安寧,與占有制度重在對于標的物現(xiàn)有事實上管領力之維護不符。*參見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下冊),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231頁。當然,占有物返還請求權因除斥期間經(jīng)過而未行使,占有人或本權人若對物享有其他權利(如所有權),自然可依其權利提出返還請求,與此處的除斥期間并不沖突。

        然而,占有物返還請求權一年除斥期間的規(guī)定不應適用于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占有遭受他人侵害造成了實際損失,“此項損害賠償請求權應當受兩年普通訴訟時效的限制”*參見胡康生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釋義》,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20頁。,應準用《民法通則》第135條關于一般侵權行為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即訴訟時效為兩年。實際上,對《物權法》第245條進行解釋也不難得出以上結論。既然僅規(guī)定“占有返還原物請求權”應自侵占發(fā)生之日起一年內(nèi)行使(第2款),就反面推論即意味著該條第1款中的占有人“請求排除妨害或消除危險”、“請求損害賠償”等不適用此除斥期間的限制。

        (二)對文首案例的具體回應

        制度解讀需要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來檢驗,此處用文首提到的司法案件予以驗證。

        1.就文首案例而言,未取得房屋所有權并不能絕對認定原告是無權占有。原告與王金榮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但未辦理過戶手續(xù),致使原告未取得房屋所有權(《物權法》第9條、第14條)。故此,一審法院認定侵害物權(《物權法》第37條)有誤,二審法院將判決依據(jù)更改為侵害占有損害賠償(《物權法》第245條第1款),認為“原審判決援引《物權法》第37條處理本案不當”,值得肯定。但是,此案中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將直接決定原告對系爭房屋是有權占有還是無權占有,法院對此卻未涉及,而僅以原告未取得房屋所有權就徑行認定其為無權占有,值得商榷。若買賣合同有效成立,有權占有也可能基于債權行為而發(fā)生。

        2. 原告對系爭房屋成立有權占有,而非無權占有。二審法院認識到“根據(jù)《物權法》第97條之規(guī)定,處分共有物須經(jīng)全體共同共有人同意,否則不能發(fā)生物權效力”,值得肯定。但“不能發(fā)生物權效力”并不代表不能發(fā)生債權效力,也不能絕對認定原告“對房屋的占有為無權占有”。王金榮未經(jīng)其他共同共有人的同意而與原告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的行為屬于對共有物的無權處分,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法釋〔2012〕8號,以下簡稱《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3條第1款的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以出賣人在締約時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即合同效力不因無權處分的事實而受影響。*參見最高人民法院編選組編:《買賣合同司法解釋適用手冊》,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年版,第6頁。另外,依據(jù)《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46條第2款關于“本解釋施行后尚未終審的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本解釋”的規(guī)定,文首案件可適用該司法解釋當無疑問。循此,陳俊海與王金榮所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并不因后者沒有處分權而無效,未辦理物權登記不影響合同的效力(《物權法》第15條)。陳俊海對房屋的占有是有權占有而非無權占有,被告的行為應認定為是對原告有權占有的侵害。

        3.將來立法應賦予原告得依有權占有受有損失為由行使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如前所述,基于合同關系產(chǎn)生的占有按照“合同約定”或“有關法律規(guī)定”(《物權法》第241條)保護權益的規(guī)定,不能為《物權法》占有編對此類占有不予規(guī)范及保護提供充足及合理的依據(jù),因為其他救濟方式可能對占有人保護極為不利。就文首案例而言,一方面,孫光躍等侵害人并非房屋買賣合同的當事人,陳俊海無法按照“合同約定”進行求償;另一方面,陳俊海尚未取得房屋的所有權,也無法依據(jù)物權受到損害(《物權法》第37條)進行保護,這也是二審法院調(diào)整法律適用規(guī)范的原因。此時,若不允許陳俊海依據(jù)有權占有受到侵害為由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對其唯一的救濟路徑可能就是其必須舉證被告對于陳俊海與王金榮之間債權的侵犯,但這在司法實踐中很難得到支持,因為整個《合同法》并未有條文規(guī)范此類情形,極易導致受害人的損失無法得到應有保護。*參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民法室編著:《物權法立法背景與觀點全集》,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08-709頁。我們無法揣測二審法院將原告對房屋的占有認定為無權占有,進而適用《物權法》第245條第1款關于侵害占有損害賠償?shù)囊?guī)定是“無心插柳”,還是“有意為之”,雖對占有性質(zhì)認定錯誤(應為有權占有),但所起到的對原告正當權益進行有效保護的作用也不應漠視。

        實際上,未來更為妥適的做法,應當是通過修法或以司法解釋的方式擴大《物權法》占有編的適用范圍,明確有權占有(包括基于合同關系產(chǎn)生的占有)及無權占有只要受到侵害均可主張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既可有效保護占有人的合法權益,又能充分發(fā)揮占有制度的實踐功能。若涉及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與其他請求權競合的情形(如違約、侵害物權等),只需賦予權利人對請求權基礎的選擇權以尊重權利人的意志即可。

        4.占有人獲得的損害賠償可能并不具有終局性。本案中二審法院認識到了這一點,陳俊海就涉案房屋獲得的賠償,仍可能負有向包括孫光躍在內(nèi)的權利人返還賠償金的義務(《物權法》第244條)。但按照民事訴訟處分原則,由于孫光躍未對陳俊海提起反訴,法院不能對當事人沒有提出的事項作出裁判。*參見房紹坤:《論共有物裁判分割的方法與效力》,《山東社會科學》2015年第11期。另外,在認定房屋買賣合同合法有效的情況下,出賣人因未取得系爭房屋的處分權致使房屋所有權不能轉移,陳俊海還可要求王金榮承擔違約責任或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張損害賠償(《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3條第2款)。

        結 語

        法律規(guī)則是司法審判的立足點。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司法適用困境反映了從解釋論視角對其進行規(guī)范解讀的必要,更從深層意義上折射出立法機關對該項請求權的誤讀。該項請求權在防止侵害占有及維護社會和平秩序方面具有獨特的制度優(yōu)勢,與侵害物權損害賠償請求權雖有競合可能,但不能相互替代。為應對司法實踐中出現(xiàn)的大量侵害占有的案例,必須明確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于有權占有及無權占有場合均可適用,并應明晰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及所應承擔責任的損害范圍。制度價值需要實踐的檢驗,相信侵害占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規(guī)范解讀對防止占有受到侵害,正確處理相關司法案例,進而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占有制度的實踐功能都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責任編輯:張婧)

        [中圖分類號]D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145[2016]05-0062-08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私法視野下的水權配置研究”(項目編號:13CFX101)、司法部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一般項目“自然資源權利配置法律機制研究”( 項目編號:15SFB2031)及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民法占有制度研究”(項目編號:2014SJD027)的階段性成果,并受“東南大學優(yōu)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資助計劃”資助。

        作者簡介:單平基,法學博士,東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江蘇高校區(qū)域法治發(fā)展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員。

        收稿日期:2016-03-15

        猜你喜歡
        物權法損害賠償
        論比例原則在知識產(chǎn)權損害賠償中的適用
        淺析物權法的平等保護原則
        路產(chǎn)損害賠償視角下的公路超限治理
        中國公路(2017年15期)2017-10-16 01:31:57
        生態(tài)環(huán)境損害賠償制度明年起全國試行
        物權法的平等保護原則初探
        法制博覽(2017年30期)2017-01-27 14:08:06
        物權法平等保護原則之探析
        法制博覽(2017年7期)2017-01-26 15:42:30
        知識產(chǎn)權侵權損害賠償:問題與反思
        關于知識產(chǎn)權損害賠償?shù)膸c思考
        新形勢下的《物權法》商事適用性分析
        法制博覽(2016年21期)2016-02-03 23:41:45
        環(huán)境法視野下的物權法社會化進程
        學術論壇(2015年6期)2015-12-24 15:55:20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白人极品| 一区二区精品天堂亚洲av| 亚洲av成人av三上悠亚|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播放灌醉水嫩大学生国内精品| 国产精品98视频全部国产| 中文字幕亚洲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麻豆精品导航| 少妇放荡的呻吟干柴烈火动漫| 丁香婷婷色| 中文字幕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内射美女毛片| 美丽的熟妇中文字幕| 国产性一交一乱一伦一色一情| 91亚洲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自产拍偷拍精品啪啪一区二区| 欧美xxxx黑人又粗又长精品|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视频|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91日本精品国产免|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久久| 人妻av有码中文字幕| ā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日韩av在线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沈先生 | 亚洲av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日本道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天堂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在线视频精品费观看视| 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精品中文幕一区二区| 欧美大香线蕉线伊人久久|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亚洲专区在线观看第三页| 国产变态av一区二区三区调教 | 91av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久久久狠婷婷| 国产狂喷水潮免费网站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