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炳林 廖匯昌 吳幼萍
復合溶葡萄球菌酶口腔消毒噴霧劑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的療效觀察
謝炳林 廖匯昌 吳幼萍
目的觀察復合溶葡萄球菌酶口腔消毒噴霧劑輔助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的療效。方法80例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的患兒,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患兒進行單純抗病毒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復合溶葡萄球菌酶口腔消毒噴霧劑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jié)果觀察組退熱時間、咽痛消失時間、流涎消失時間、皰疹消失時間及總病程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兒治療過程中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結(jié)論與單純抗病毒治療相比,復合溶葡萄球菌酶口腔消毒噴霧劑輔助治療可顯著縮短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癥狀、體征緩解時間及總病程,減少治療費用,提高患兒生活質(zhì)量,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
小兒皰疹性咽峽炎;復合溶葡萄球菌酶口腔消毒噴霧劑;臨床研究
皰疹性咽峽炎是兒科常見疾病,主要由柯薩奇A組病毒引起,傳染性強,可散發(fā)或流行,夏秋季發(fā)病率高。主要臨床特點:常突起高熱,熱型不定,咽痛明顯以致不敢吞咽,流涎,咽部充血明顯,在咽弓、軟腭、懸雍垂的黏膜上可見數(shù)個至數(shù)十個灰白色小皰疹,直徑1~3mm,周圍有紅暈,1~2 d后破潰形成潰瘍。常常繼發(fā)細菌感染,常見的細菌感染類型是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或真菌,細菌感染可加重疾病的進展,影響轉(zhuǎn)歸[1]。目前仍缺乏針對柯薩奇A組病毒感染特異性的治療措施,西醫(yī)主要用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物治療,但療效不理想。本研究作者采用復合溶葡萄球菌酶口腔消毒噴霧劑輔助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獲得良好臨床療效,現(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5年1~12月接診的80例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患兒均符合《實用兒科學》中皰疹性咽峽炎診斷標準。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8個月~4歲,平均年齡(2.1±0.9)歲;病程1~4 d,平均病程(1.9±0.4)d。對照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8個月~5歲,平均年齡(2.3± 1.0)歲;病程1~4 d,平均病程(2.0±0.5)d 。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進行單純抗病毒治療,利巴韋林10~15mg/(kg·d),炎琥寧0.2~0.4ml/(kg·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再加用復合溶葡萄球菌酶口腔消毒噴霧劑噴口腔及咽峽部潰瘍、皰疹,4次/d,1~2噴/次。兩組患兒治療期間不加用其他藥物,對癥治療、支持治療相同,5 d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前后觀察癥狀、體征改善情況,記錄退熱時間、咽痛消失時間、流涎消失時間、皰疹消失時間及總病程,記錄不良反應。參考文獻[2]評價臨床療效,分為痊愈、有效、無效。治療后癥狀、體征消失,體溫恢復正常,異常理化指標均恢復正常為痊愈;治療后癥狀、體征好轉(zhuǎn),體溫下降,異常理化指標均有所改善為有效;治療后癥狀、體征、理化指標均未明顯變化為無效??傆行?痊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癥狀、體征緩解時間 觀察組退熱時間、咽痛消失時間、流涎消失時間、皰疹消失時間及總病程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臨床療效 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440,P<0.01)。見表2。
表1 兩組患兒癥狀、體征緩解時間比較(±s,d)
表1 兩組患兒癥狀、體征緩解時間比較(±s,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 退熱時間 咽痛消失時間 流涎消失時間 皰疹消失時間 總病程對照組 40 3.32±0.30 4.22±0.46 4.04±0.62 5.77±0.32 6.70±0.96觀察組 40 2.26±0.24a 2.50±0.33a 2.96±0.65a 4.04±0.40a 4.85±0.60a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3 兩組不良反應 兩組患兒治療過程中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是染性極強的疾病,雖是自限性疾病,但病程大約1周左右,患兒口腔皰疹導致劇烈疼痛,影響正常進食,同時部分患兒易引起心肌損害而致心肌炎,故應及時采取有效干預措施,以控制病情,減輕癥狀,避免心肌損害的發(fā)生[3]。目前,臨床多抗病毒藥物治療,但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不能很好地縮短病程,緩解癥狀。針對皰疹性咽峽炎咽峽部病變的治療,主要是改善局部血運、促進細胞更新代謝、加速潰瘍愈合等。國內(nèi)較多研究者采用開喉劍噴霧劑等進行治療,取得一定效果,但對于輔助細菌感染或合并細菌感染后的局部用藥治療則較少涉及。
復合溶葡萄球菌酶口腔消毒噴霧劑由溶葡萄球菌酶和溶菌酶復配而成。復合溶葡萄球菌酶是一種含鋅的金屬蛋白酶,可切斷細胞壁肽聚糖交聯(lián)結(jié)構(gòu)中Gly五肽橋聯(lián),專一殺滅葡萄球菌屬細菌,能特異高效地殺滅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并且不產(chǎn)生耐藥性。溶菌酶能滲透到G-菌細胞壁,通過破壞細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間的β-1,4糖苷鍵,使細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導致細胞壁破裂內(nèi)容物逸出而使細菌溶解。溶菌酶還可與帶負電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結(jié)合,與脫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脫輔基蛋白形成復鹽,使病毒失活。因此,該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溶葡萄球菌酶和溶菌酶復配后,殺菌譜更廣(G+、G-、真菌、病毒);殺菌能力更強,無抗生素耐藥問題,副作用少,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目前對于復合溶葡萄球菌酶口腔消毒噴霧劑輔助治療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皰疹性咽峽炎臨床療效報道甚少。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退熱時間、咽痛消失時間、流涎消失時間、皰疹消失時間及總病程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過程中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表明復合溶葡萄球菌酶口腔消毒噴霧劑直接噴至患處,通過黏膜吸收藥效迅速,起到抗菌抗病毒及修復破損黏膜的作用,促進皰疹消退或潰瘍愈合,減輕口腔疼痛,保證攝入量,利于疾病恢復[4]。
綜上所述,與單純抗病毒治療相比,復合溶葡萄球菌酶口腔消毒噴霧劑輔助治療可顯著縮短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癥狀、體征緩解時間及總病程,減少治療費用,提高患兒生活質(zhì)量,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
[1]廉敬愛.小兒皰疹性咽峽炎120例臨床分析.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4):73.
[2]陳練,華曉星,麥華卓.利巴韋林聯(lián)合炎琥寧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的效果觀察.中國當代醫(yī)藥,2015,22(5):120-121.
[3]牛偉紅,楊麗萍,劉彥霞,等.不同方法治療皰疹性咽峽炎的療效分析.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5(1):80-81.
[4]李會靜.新凈界治療小兒潰瘍性口炎療效觀察.山西醫(yī)藥雜志,2007(1):2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9.131
2016-01-13]
529300 開平市婦幼保健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