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靜
綜合護理干預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兒中的應用
沈靜
目的探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兒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94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7例。觀察組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評分、住院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生活功能及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兒應用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明顯縮短患兒住院時間,提高治療有效率,臨床可推廣。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綜合護理干預;應用效果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為臨床中比較常見的感染性心肌病,初期,患兒臨床癥狀不典型,易出現(xiàn)誤診、漏診的情況[1]。發(fā)病初期,患兒主要伴有惡心嘔吐、全身酸痛、腹瀉及咽痛等癥狀,隨著病情進展,患兒開始出現(xiàn)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心前區(qū)隱痛及水腫等癥狀,少數患兒出現(xiàn)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癥狀,對患兒生命健康產生威脅。本組研究對47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兒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護理效果顯著,詳細內容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94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兒,其中男51例,女43例,年齡最小4歲,最大15歲,平均年齡(9.0±3.3)歲,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3.5年,平均病程(5.6±1.3)年;疾病誘因:46例上呼吸道感染,42例腹瀉,6例無明顯誘因。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7例。
1.2 方法 患兒入院后,首先囑咐其絕對臥床休息,進行面罩吸氧、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等,并應用促心肌代謝、抗病毒、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以及小劑量多巴胺等藥物進行治療。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嚴格遵照醫(yī)囑給予患兒藥物治療;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 心理護理 ①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尚處于事物認知階段,對治療環(huán)境較陌生,且自身伴有疼痛,會使患兒出現(xiàn)焦躁、抑郁、恐慌等情緒,出現(xiàn)躁動、哭鬧等現(xiàn)象,進一步影響療效;②患兒家長對病毒性心肌炎疾病不了解,過于擔心患兒病情,進而易出現(xiàn)負面情緒。針對此情況,護理人員可開導、安撫患兒,應用講故事、笑話等方式逗患兒開心,并告知患兒家長疾病相關知識,安慰、鼓勵患兒家長,消除負面情緒。
1.2.2 休息護理 無論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癥狀輕重,均要臥床休息3~4周,且急性期后也要至少休息2個月。如患兒伴有嚴重心肌炎,則要囑咐患兒休息6個月~1年,直到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為止。待患兒心電圖好轉后,可適當增加活動量;如患兒伴有心悸癥狀,則可指導患兒進行慢跑、散步等有氧運動,堅持循序漸進的運動原則,根據病情適當增加運動量;另外,囑咐患兒長期堅持運動,有利于減輕體重、降低血脂、增強體質、減少感染,并提高心血管機能。
1.2.3 飲食護理 指導患兒清淡飲食,少食多餐,以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為主,禁咖啡、辛辣、煎炸、香料以及熏烤等食物;多食用低熱量、新鮮水果、蔬菜以及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能夠有效減輕心臟負荷;如患兒心功能代償不全,則要限制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避免增加心肌耗氧量,提高代謝率。
1.2.4 出院指導 指導患兒加強休息,定期到醫(yī)院復查;對患兒及家長講解按時、堅持服藥的重要性,避免減少藥物劑量或者放棄服藥的情況,防止疾病復發(fā)。另外,告知患兒家長要引導患兒加強體育鍛煉,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力,并按時接種疫苗[2]。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兒護理評分、住院時間、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生活功能、生活質量評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護理評分與住院時間 觀察組護理評分為(9.8±0.5)分,住院時間為(13.1±2.3)d;對照組護理評分為(7.5±0.3)分,住院時間為(24.8±5.9)d,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生活質量評分 觀察組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生活功能及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兒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心理功能 軀體功能 生活功能 生活質量觀察組 47 89.6±8.4a 81.5±7.2a 91.5±8.2a 90.6±8.9a對照組 47 74.2±6.4 63.6±6.5 80.2±7.2 75.1±6.4P<0.05 <0.05 <0.05 <0.05
病毒性心肌炎為臨床兒科的一種常見疾病,大多數患兒均不同程度伴有消化道感染或呼吸道感染,臨床表現(xiàn)較復雜[3]。臨床治療主要針對病毒感染、心肌炎癥進行治療。治療后,大多數患兒可痊愈,部分會惡化。對患兒應用常規(guī)療法治療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夠促進患兒早日康復。近年來,隨著臨床醫(yī)學護理模式的不斷轉變,護理朝多方位全面發(fā)展,主要采取以藥物治療為主,以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為輔助的護理模式。
綜上所述,對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兒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縮短患兒住院時間,提高生活質量。
[1]謝王芳,體外膜肺氧合應用于急性暴發(fā)性心肌炎患兒的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15,50(4):427-430.
[2]梁蘭英.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提高支氣管炎合并心肌炎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2):97.
[3]崔傳英,自我管理教育對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焦慮抑郁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3):37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0.176
2016-03-08]
466700 河南省淮陽縣人民醫(y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