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鴻
(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qū)城內小學 116100)
優(yōu)化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習興趣
谷 鴻
(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qū)城內小學 116100)
教師教學的目的就是傳授知識,不斷提升學生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塑造學生完美的性格,使之成為對社會有用人才,如何達到理想的效果,是一個非常系統(tǒng)和復雜的工程,我又不是專家,下面就我在教育教學中的一些體會與大家交流一下。
興趣是成功的開始,興趣是求知的向導,古人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心理學家說:“興趣比智力更能促進學生勤奮學習”等說的都是這個道理,學生感興趣主動的學和不感興趣被動的學,效果差別是很大的。
如何讓學生對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呢?我認為首先必須使自己感動起來,使自己對課文一往情深,然后用這種情去感動學生,你自己都不喜歡的東西,何談讓別人喜歡呢?這個過程就如同我們吃了美味佳肴,要把那種甜美的滋味分享給別人一樣,通過你的分享,使別人有一種垂涎欲滴的感覺,所以說你自己首先必須感興趣,才能激發(fā)學生感興趣。如《日月潭》這篇課文,描寫的是美麗迷人的臺灣風光,如何讓學生體會到這種“美”,首先自己要真真切切的體會到她的美,其次要把這種美分享給學生,讓師生共鳴、共美,那如何分享給學生?首先我像演員那樣先進入角色,以對日月潭那種由衷的激情的贊美開始,并貫穿整堂課,這還不夠的,因為小學生沒有親自去過日月潭,小孩的生活閱歷淺,而抽象思維是建立在形象思維基礎上的,他們的腦海里很難形成那種美妙的映像,所以第二要借助多媒體的音、像效果,把日月潭如詩如畫的美妙景色展現在學生面前:空中鳥瞰,湖面像一個巨大的碧玉盤,而光華島就像玉盤上托著的一顆珍珠,把湖面分成南北兩半,讓學生對日月潭名字由來和風光形成了總體印象,進而畫面徐徐展開:清晨,太陽剛剛升起,大地尚未蘇醒,飄飄渺渺的薄霧,令日月潭像個無憂的孩子,沉浸于一夜好夢當中。中午,無垠的漫漫綠波,恍若明鏡一面,層巒疊嶂,青山倒影,真可謂“山中有水水中山”。雨天,細雨蒙蒙,煙波浩渺,山也朦朧,水也朦朧,樹亦朦朧,令人心醉……學生邊欣賞畫面,邊結合課文內容,邊穿插詩意的解說和輕柔的音樂,使學生真正進入美妙的意境,這就使學生不但探到了美,得到了美的熏陶,同時真正對照畫面體會作者如何用豐富多彩的語言,飽蘸濃情去描寫景物,讓學生的審美意識、閱讀能力、作文能力在不知不覺中提高。所以運用多媒體影像、音樂和語言的渲染,營造了課堂的教學情景,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這是一個班級能否形成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培養(yǎng)學生完美的性格之關鍵所在。試想,學生怕見老師,學生不愿見老師,老師打怵進教室,老師厭煩學生,這樣的師生關系能達到學習效果嗎?所以老師和學生關系必須是良性的融洽的,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首先,充分尊重學生。教育家說:“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彼渍Z說,大人有大臉,小孩有小臉,每個人都有自尊心,自尊心是一個人的價值、要求得到別人的肯定、重視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種積極情感,是不斷追求向上的內動力,也是生活的精神支柱,所以老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氛圍上是和諧的,老師不能給學生高高在上的感覺,而是心理相容,心靈的互相接納。
一個教師的一言一行對整個班級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有時甚至影響一個學生的終生,教師寫的字,教師的愛好,教師的思維方式,教師的語言風格,教師的性格等等都會影響學生,這就是有的班級活而不亂,有的班級一管就死,一活就亂,有的班級死水一潭,有的班級積極向上,有的班級消極渙散,這些都與老師的性格和管理藝術有關,所以要想處理好師生關系,教師的各個方面要力求做到盡善盡美。
其次,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師生關系和諧,學生之間關系和諧。教師和學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個性的人。因此,在教學活動中,二者必須建立共同的思想情感基礎。教師熱愛、信任、關懷學生;學生熱愛、信任、尊重教師。二者情感融洽,心心相印,在這樣沒有人際關系壓力的環(huán)境和氛圍中,不僅教師教得輕松、愉快,而且學生也學得輕松、愉快,學生的潛能和天性才能在沒有任何限制的前提下發(fā)揮及至!英國有影響的教育家歐文曾經說過,教師對學生的愛護,以及對學生的溫和態(tài)度,甚至比他的學問和專業(yè)修養(yǎng)更重要。所以說如果一個教師不能點燃學生的創(chuàng)新的欲望,學生不能擁戴教師,教師和學生之間關系緊張壓抑,甚至如同末路人,這樣的班級是很難取得好成績的,而且學生的活潑天真的天性也會一點點的泯滅,對學生將來的性格影響也是無法遇見的。
第三,用賞識的眼光來對待每個學生
人是在鼓勵和贊美中成長的,人無完人,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特長和缺點,教師要擁有一雙慧眼,善于發(fā)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把它無限放大,學生就會不斷快樂進步,而他的缺點會不斷縮小,這樣他性格中積極的一方面就會盡量發(fā)揮出來。他們幼小的心靈,天真無邪,你的一句好話,能使他們興奮不已,能使孩子們產生的動力維持好多天,這樣不斷的放大孩子們的優(yōu)點,那他們的缺點就會無限縮小——孩子們不就成長了嗎?所以說孩子們不是因為失敗了而努力去做,而是成功了而努力去做,所以我們無論如何要樹立孩子們的信心,要幫助他們積累小的成功,進而一點點進步,來爭取大的成功。鼓勵和贊美可以把白癡變?yōu)樘焓?,而謾罵和批評卻可以把天使變?yōu)榘装V,所以我們要給孩子們一個充分發(fā)揮他們智慧潛能的空間,在每個孩子身上都要去發(fā)現他們的優(yōu)點,不斷鼓勵,不斷激勵,讓這些優(yōu)點成為孩子們不斷進步的核動力。
第四,重視學生習慣性格的培養(yǎng)
美國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說過一句經典的話:行為養(yǎng)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對于這句話,我認為只要有人類存在,只要人與人之間需要交往溝通,只要人需要不斷的學習和進步,那么這句話就適用。習慣的力量太重要了,他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一個壞習慣的養(yǎng)成,只需要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而要改掉這個壞習慣,并養(yǎng)成好的習慣,卻需要三個月的時間,也有人說需要七倍的時間才能改過來。所以好的習慣受益終生,而我們的教育不但要教給孩子們知識,還要育人,培養(yǎng)學生包容、謙讓、謙遜、堅韌、與人為善、樂觀向上等人格和性格,所以我在教育教學中非常重視孩子們習慣性格的培養(yǎng)。
總之,優(yōu)化的教學方法,可使課文增添無窮的魅力,可使課堂充滿無限的活力,可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快樂的學習知識,優(yōu)化的教育方法,可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塑造學生完整的人格,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使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學無止境,教無止境,只有不斷探索,才能不斷進步,愿我們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