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甘肅省鎮(zhèn)原縣東街小學)
淺議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習慣的不良表現(xiàn)和對策
劉娟
(甘肅省鎮(zhèn)原縣東街小學)
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是壓倒一切的任務。特別是數(shù)學,更是需要孩子具備踏實、嚴謹、認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在學習數(shù)學時一些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和大家交流交流。
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習慣;不良習慣;良好習慣
著名作家巴金說過:“孩子的成功教育,要從好習慣的培養(yǎng)開始?!笨梢婐B(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確實,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是壓倒一切的任務。特別是學數(shù)學,更需要孩子具備踏實、嚴謹、認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從上小學開始,家長和教師就應該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讓孩子很快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但是,在數(shù)學學習中,孩子仍會有一些不良習慣,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是馬虎。孩子常常在簡單的計算上出錯,或把除號看成加號,加號看成除號;抄錯得數(shù);草稿隨意寫,桌子上寫,書角上也寫;不驗算,不檢查;書寫不規(guī)范,例如將7寫得像1;沒有讀題習慣,審題不細,這些都是造成錯誤率高的重要原因。
第二是邊學邊玩,注意力不集中。比如,在聽講的過程中看到其他同學打個哈欠或者有什么小動作,他就會分散注意力去看那個同學;或者突然想起什么好玩的事,就會停止聽講而沉浸在想入非非中。
第三是聽講時只聽其一,不聽其二。聽到了一點點,就覺得我懂了,我知道了,其實重點問題都沒聽到。這類學生一般比較盲目自信,而且對數(shù)學有一定程度上的輕視,所以經(jīng)常處于學而不精的狀態(tài)。
第四是不聽不記,思維懶惰。有的學生不愿意記定律公式,例如加法的兩大定律:加法結合率、加法交換率;乘法的三大定律:乘法交換率、乘法結合率、乘法分配率;除法的商不變性質,乘法的積不變性質等。這些知識幾乎是小學數(shù)學的最核心內容,如果小學生對這些知識不認真記,學得不扎實、不靈活,將直接影響到中學數(shù)理化的學習。
第五是思維單一,只想其一,不想其二,不能橫向思考或縱深思考,缺乏思維的深刻性、全面性、獨立性。比如表示什么意思呢?老師給了三個括號,一般學生只知道是將1平均分成5份,表示這樣兩份的數(shù)用來表示。有少部分學生能答出第二種含意:2的是多少,把兩個單位平均分成5份,取1份是多少。只有3%的人能答出第三種含義:表示2除以5是多少?兩個是多少?
第六是缺乏嚴謹?shù)膽B(tài)度,總認為自己都會了,差不多了。特別是計算題,在考試中要占到10%到15%。一些學生會說:這個難不倒我!但在計算中卻總是出錯,是“差不多就行了”的觀念制約了他們的聰明智慧。
第七是不會裝會,不懂裝懂。害怕別人說自己笨,于是不會的也說會了,沒懂的也裝著懂了,這樣對他們學習的進步和提高很不利。
針對以上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對于粗心大意容易馬虎的學生,首先要求其書寫要規(guī)范。一筆干凈整齊的字讓老師看起來輕松愉悅,而且批改時也不容易看錯,所以,老師從一開始就要要求孩子寫作業(yè)時不要涂抹,講求字面整潔和寫字規(guī)范。對于做不到的學生,讓他們多寫幾遍,直至自己和老師都滿意為止。其二,要求其認真對待草稿本。打草稿時要規(guī)規(guī)矩矩地依順序而寫,每一道題都寫上題號,這樣看起來一目了然,且不會抄錯了答案。不管是打草稿,還是在正式作業(yè)上寫,只要始終按要求按順序寫,久而久之,學生自然就會書寫規(guī)范。其三,要求其認真仔細地審題。對容易看錯題的學生可要求其讀題三遍:第一遍讀明白大致是個什么問題,第二遍搞清楚數(shù)與數(shù)、條件與條件之間的關系以及數(shù)的單位等問題,第三遍在讀題中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2.對于注意力不能集中、喜歡邊玩邊學的學生,老師應要求其按時完成作業(yè)。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學完知識,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做好作業(yè),按時完成任務的學生就讓其痛痛快快地玩。對時間進行有效的操控,久而久之會漸漸養(yǎng)成學生該學就學、該玩就玩、專時專用、先做完作業(yè)再玩的好習慣,而且做作業(yè)認真,不拖沓。
對于腦子聰明卻思維懶惰的學生,教師要嚴格要求,加以訓練??梢詴r常提問,和他們一起背數(shù)學定律,讓其在做題中反復應用這些知識,養(yǎng)成勤于思考,會聽愛記的習慣。
3.對于思維單一,不會縱深思考的學生,教師可采取這樣一些辦法訓練:其一,數(shù)學是培養(yǎng)邏輯思維的,是思維的體操。拿到一個數(shù)學題,要引導孩子想四個問題:(1)這是個什么問題?是比例問題,還是面積問題?(2)怎樣解決?(3)為什么用這種方法?(4)是不是這樣?例如,被減數(shù)與減數(shù)與差的和,除以被減數(shù),商是多少?學生應該先思考:(1)這是個什么問題?是研究幾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的。(2)怎么樣解決?被減數(shù)等于減數(shù)加差,也就是兩個被減數(shù)除被減數(shù)。(3)是不是這樣?為什么這樣?時間長了,孩子就學會有根有據(jù)地思考了。其二,家長要配合教師工作,教會學生在生活中養(yǎng)成愛思考的習慣,鼓勵學生遇事多問為什么,不要想當然,不要滿足于所有人都認為的淺顯答案,要多啟發(fā)孩子思考,不要直接將答案告訴他們,比如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會這樣,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種結果,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在起作用。如果改變條件,結果會不會也改變?等等。還要鼓勵學生逆向思考、橫向思考,長此以往地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就會增強。其三,平常多看一些思維訓練游戲的書,做一些推理題、邏輯題,對思維能力也有提高。
總之,學生在小學階段,特別是在數(shù)學學習中,有這樣那樣的不良習慣其實很正常,只要教師能夠注意到這些問題,找到相應的對策,讓學生自己意識到壞習慣所帶來的壞結果,然后拿出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并及時加以訓練和幫助,久而久之,孩子是能夠克服自身的問題,得到進步和提高的。作為一名小學數(shù)學教師,我始終相信: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在數(shù)學教學工作中,我當一如既往地努力提升自己,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盡我的綿薄之力。
陳明寬.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7(9).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