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利
(湖南省桂陽縣第七中學 湖南桂陽 424419)
初中生物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研究
許 利
(湖南省桂陽縣第七中學 湖南桂陽 424419)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初中生物教育領域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也發(fā)生了具有意義深遠的課程改革。初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信息化的教學,初中生物教師應采用積極有效的教學策略,以突破制約生物教學快速發(fā)展的瓶頸,達到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的目的。
初中生物 教學 信息技術 整合 研究
我國目前初中生物教學和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已經取得較好的成果,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是教學中信息技術的硬件和軟件發(fā)展沒有達到平衡、未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技術、教師多媒體制作水平不高。初中生物教師應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策略,進一步提高初中生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高效結合,以推動生物教育的快速發(fā)展。
初中生物教學中,備課質量度高低決定了課堂的效率,要提高教學質量,備課環(huán)節(jié)是保障。初中生物教師在生物教學備課時,應做到充分準備以及提高信息技術資源的使用率,進一步提升教學的效率。在生物教學的備課過程中,教師應在引導學生把握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整理和篩選有效信息。教師應充分利用目前豐富的信息資源,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出發(fā),搜集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課件、圖片、教學文字等材料,以及與課本內容相關的練習。這些資源對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都是較為重要的資源,將這些資源與教學過程進行有效整合,讓學生以直觀的方式來感知知識,并體驗到強烈視覺上的體驗,這個過程的施行需要依賴信息化來提高呈現速度。
例如在學習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知識點時,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的備課中,教師應收集大量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的圖片入手,針對其復雜性在備課環(huán)節(jié)準備基因遺傳介紹的PPT,下載對其描述較為具體的短片。以圖文并茂的方式讓學生能清楚的理解基因遺傳知識,初中生物教學應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以增大學生的知識貯備和為課堂教學做好萬全的準備[1]。
課堂是生物教學主要的陣地,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過程,是保障學生獲取知識和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課堂教學中教學效率高低直接影響了教學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績。高效的課堂效率是每一位教師較為注重以及努力追求的,而在課堂中進行信息技術的整合,是最快捷的途徑和方式。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有效利用網絡資源來展示生物內部的結構以及生理活動的現象。如使用多媒體,以圖文并茂的方式為學上呈現于教學相關的內容,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同時也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以及熱情,這樣可營造一個較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信息技術的使用,大幅度減少教師課堂上板書的時間,不僅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容量,讓學生盡可能的接受更多的知識,還能深入挖掘學生是潛能,使學生積極主動、獨立自主的投入到學習中來,這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如在學習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的《第七類營養(yǎng)素”——膳食纖維》、《消化和吸收》時,教師可有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出膳食纖維各種各樣的圖片以及其構成的物質的特征,進而引導學生理解膳食纖維對人體的益處;教師可采用動畫形式,讓學生理解食物在人身體中消化和吸收的過程,并對細節(jié)進行材料的補充,以便學生了解食物消化過程,養(yǎng)成正確的生活和營養(yǎng)搭配習慣。
對于初中的教學過程而言,課后的實踐和練習是教學中重要的鞏固知識以及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課后作業(yè)不僅能讓學生在回顧和復習知識,還能讓學生知識內化為學習能力。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電腦、手機等的使用,教師應利用信息通訊設備建立高效、快捷的溝通和聯系,這樣就可以和學生建議一個課下的學習整體。學生可將課后遇到的問題及時和老師交流,新的想法能與老師進行切切磋,教師能快速、清楚的了解和解決學生的問題,課后輔導注重信息技術的整合,將大幅度提升生物教學的效率[2]。
如在學習《血流的管道——血管》、《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時,教師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服務和指導學生的課后輔導,信息技術多樣化能夠解答學生課后所遇到的問題,這樣的方式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學生較好的去完成教學型的任務。生物教學利用信息技術的輔助,能使課后的輔導變得及時、高效,能明顯改善學生的生物學習成績。
新課程大力倡導教師應注重學生課外活動以及實踐,實踐活動為學生搭建了理論知識到應用的橋梁。初中生物教師可以適當給學上布置與課文相關的課外活動的作業(yè),讓學生在實踐中應用所知識來解答問題。教師應在課外活動中引導學生錄用網絡信息搜集教學所需的材料,在篩選和整理信息和寫調查報告的過程中,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得到了鍛煉。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相關資料,然后進行班組討論,讓學生帶著濃濃的興趣和熱情通過多種渠道去尋找答案,可通過查閱書本資料、雜志等,以寫出內容充實、資料詳實的宣傳材料。在實踐中,教師應把信息技術與實際的有效整合可豐富學生實踐中需要的材料,并進一步擴寬學生的視野,鍛煉了學生實踐的能力
例如學習沒有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病毒時,教師可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收集資料,對朊病毒、瘋牛病、克雅氏病等進行系統(tǒng)的了解。并對這些病毒的成因,形態(tài)、生長方式、入侵人體造成危害等進行闡述,并分組討論,最后以宣傳材料的形式作為課外實踐課的總結。這樣的方式可讓學生在充裕的信息資料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在實踐中鍛煉出實際操作的能力[3]。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為初中生物教學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力以及優(yōu)勢,對二者進行深層次的整合,充發(fā)揮信息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是現代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因此,初中生物教學應注重于信息技術的結合,讓二者做到有機統(tǒng)一。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深入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培養(yǎng)好學生生物學習的興趣,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以進一步提升學生整體綜合素質的提高。
[1]歐陽軍梅.現代信息技術與中學生物教學整合的探索[J].才智2013,6(32):94.
[2]陳澤芬.新課程理念下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應用的研究與實踐[J].生物技術世界,2013,45(07):86.
[3]李峰.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課程的整合[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89(1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