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華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汽輪小學校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6)
讓識字教學在快樂中扎實高效推進
——小學低年級識字點滴談
楊 華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汽輪小學校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6)
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尤是低年段。由于每課識字量都很大,教學進度也比較快,方法稍不得當,便會造成識字成為走過場,一學期下來,積累的上百個生字便成為學生的“陌生人”,到了期末復習時更成為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因此,識字教學必須從低年級抓起,從實效入手。
剛入學的新生由于年齡小,注意力不夠集中,記憶持久性相對較弱,所以識字是一個需要不斷重復記憶的漫長的過程,而且,往往由于方法的單一、學習任務重又使得他們對識字毫無興趣,如何讓孩子們在興趣引領下主動投入識字的學習中呢?這就需要我們根據(jù)孩子愛說愛動的特點,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在快樂中扎實、高效地學習漢字。
首先,恰當?shù)挠螒蚴亲R字教學中絕對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在教學完漢語拼音后,人教版教材的第一篇識字、寫字課是一首數(shù)字詩,題目叫《一去二三里》,這首詩描寫的是一卒小山的景色,要認識的生字共十二個。我將這十二個生字分為兩類,一類是十個數(shù)字,另一類則是剩下的兩個字“去”和“里”。由于“一”到“十”,這十個漢字學生都很熟悉,所以很容易忽略,而且也沒有什么學習興致,于是我設計了一個“找朋友”的游戲。首先我將十個漢字分別發(fā)給十名同學,又將寫有十個數(shù)字的卡片發(fā)給別外十名同學,隨機點到拿有數(shù)字卡片的同一名同學,這位同學高舉手中的數(shù)字喊:“8、8、8,你在哪?”手中握有漢字“八”的同學則快速跑過來喊到:“八、八、八我在這!”兩名同學站在一起由大家評判正確與否,他們的學習興趣被充分調(diào)動,積極性高漲,參與意識特別強,很快就記住了這些生字。第二輪游戲是將數(shù)字換成拼音卡片,由剩下的學生中再選派二十名同學參與游戲“對對碰”,在觀眾學生們倒計時的喊聲中,二十名同學在十秒鐘內(nèi)順利找到了自己的同伴,這樣,學生們不但樂于參與游戲,而且在游戲中牢牢地記住了生字,同時又鞏固了學過的漢語拼音,可謂一舉多得。游戲在識字教學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只要教師能夠在備課時根據(jù)每篇課文的實際情況設計好適合小學生的游戲,識字就會成為一種樂趣,學生便會在快樂中扎實識記生字。
其次,合作學習更是有效識字的一種途徑。低年級學生動手的欲望強,但組織、協(xié)作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合作范圍宜小,適于在同桌之間進行,并且合作前需要明確合作過程。在教學課文《在家里》時,我布置左邊的同學先找出自己在本課“識字”一欄中認識的生字讀給同桌聽,再由右邊的同學找出另處一個自己認識的生字,這樣一來,簡單的生字通過兩個人的合作就能夠解決,剩下不認識的生字由兩人共同在課文中尋找,反復讀幾遍,也有了一定的印象,最后在教師的匯總中學生再識記一次,絕大部分學生字都能夠牢牢地印在學生的頭腦中。兩個人的合作比較輕松,學生能在自己讀準字音時獲得成就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在同桌讀生字時不但自己可以識記,而且通過對同桌的糾錯,更加牢固地識記生字。潛移默化中,對他人的責任感也會逐漸培養(yǎng)出來。
再者,學生手中小小的識字卡片也能發(fā)揮重要作用。由于年齡小,識字量不多,并且沒有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因此識字只能在課堂這個主要的平臺上進行,學生手中的識字卡片正面是生字和字音,背面是二字或四字詞語,恰當使用識字卡片可以幫助學生識字和組詞,學生對識字卡片的興趣遠遠超出對教材上單調(diào)的生字列舉的興趣,所以,語文課上可以借助生字卡片進行自學。在教學拼音的過程中,教材同步配備了兒歌和一些生字供學生朗讀和識字,文中出現(xiàn)的詞語只有一個,而學生手中的識字卡片上卻很豐富,例如“白”字,卡片后面不但有“白云”、“白色”、“白面”等常見詞語,還有“蒼白”、“白紙”、“白雪”等稍微復雜一些的詞語,并且還出現(xiàn)了“白手起家”、“一窮二白”等四字詞語,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知識。由學生年齡小,自理能力不夠強,教師可以提前將識字卡片上生僻的字的讀音出示在屏幕上,布置學生自學時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進行參考,這樣,匯總時教師檢驗就可以順利展開。學生自學時間一般控制在5分鐘之內(nèi),教師巡視時可以進行讀音上的糾正,檢驗時,教師手中舉起生字,例如“云”,可以問答形式開展:“云朵的‘云’在哪里?”,讓學生找出并舉起自己的“云”字卡片大聲跟答“云朵的‘云’在這里!”一問一答要有節(jié)奏,快速進行,這樣,學生不但積極,而且無形中訓練出了他們行事迅速、干脆利索的好習慣。
教學中,多媒體是最直觀、最有效的方法。識字教學大部分依靠多媒體。首先將要求認的生字所在詞語出現(xiàn)在屏幕上,借助拼音讓學生讀幾遍,接下來只留下要求認的生字和拼音,學生拼讀后,再去除拼音,讓他們在難度增大的情況下自主識字,最后打亂順序再考一考學生,教學的梯度性可以充分得以展現(xiàn),在難度不斷增大的過程中,激勵性語言會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在比拼的過程中,學生不但興趣被調(diào)動起來,而且能夠有效地識記生字。在實物展臺上隨機擺放生字,檢查識字效果更為便捷,如在教學課文《操場上》時,先是通過電腦屏幕播放幻燈片的方式初步認識生字 ,然后再將打亂的生字卡片逐一放在展臺上,用“看誰反應快”的競賽方式進行識字比賽——學生看到一個生字就立刻站起來直接說出讀音,所有生字練習完畢后,學生們個個小臉上放射出興奮的光芒,然后再進行“開火車”的體驗方法進行鞏固,本課的生字便被一網(wǎng)打盡。學生對媒體的興趣總是遠遠勝過單一的課本,因此,利用多媒體進行了教學會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扎實地掌握生字。
在不斷的課堂實踐中,只要我們潛心研究識字教學,更多更好的方法將會層出不窮。讓學生在快樂的課堂中享受語文教學,扎實、高效地掌握知識,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不但學生能夠擺脫沉重的學習負擔,而且教師也會從繁重、單一的教學模式中擺脫出來,實現(xiàn)教學中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