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溧陽市第二實驗小學(213300)符春燕
?
課堂上,你關注孩子了嗎?
——蘇教版第四冊《雨后》三、四小節(jié)教學拓展反思
江蘇溧陽市第二實驗小學(213300)符春燕
[摘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應重點體現(xiàn)在“導”字上。教師要有效引領學生釋疑解惑,在課堂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構建文本、學生之間的立體對話,展開大膽、靈動的多元想象,關注豐富、動態(tài)的課程資源。
[關鍵詞]語文課堂文本對話童真童趣動態(tài)生成
【教學再現(xiàn)】
《雨后》是二年級下冊中一篇充滿童真童趣的詩作。作者冰心以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繪出一對小兄妹雨后踩水嬉戲的有趣圖景,讀著令人遐想連篇。但詩歌中的幾處矛盾筆輟卻令學生們百思不得其解。但在今天的課堂中,我卻聽到了詞語理解的別樣精彩!
詩中寫小哥哥明明摔了一跤,嘴里說著“糟糕”,臉上卻折射出“興奮”和“驕傲”?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學生理解有了難度。此時,教師不是急著解疑,而是引導學生打開記憶的閘門,回憶生活,結合生活談感受。
師:如果你是小哥哥,看著濕淋淋的褲子你會想什么呢?
生1:回家肯定要被媽媽K了。
師:對呀,小哥哥忍不住說——
生:(齊聲)糟糕,糟糕。(指導感情朗讀)
師:看看這濕漉漉的褲子,再看看這汪洋一片的廣場,你還想——
生2:反正衣服褲子都濕了,倒不如玩?zhèn)€痛快。
生3:對,反正回家要挨媽媽的罵,我就任性一次,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師:那么,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生4:特別激動。
生5:(質(zhì)疑)老師,那課文為什么寫他驕傲呢?
師:(連忙追問)先說說你什么時候驕傲過?
生6:我數(shù)學考了100分,很驕傲。
師:那肯定是大多數(shù)同學都沒考到100分,是嗎?你是了不起的。
生7:老師,我知道小哥哥為什么驕傲了。因為他是玩水玩得最痛快的、最開心的,所以他很驕傲。
師:你就是那位小哥哥,為大家讀讀這部分,愿意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因為尊重了學生的獨特感悟,教師憑著對學生的信任,打開了學生積極思維的閘門,讓文本聯(lián)系生活,才生成了如此精彩的解讀。
【教學有感】
課堂,因為有了可愛的學生而靈動,也因為有了學生的個性解讀而精彩。課堂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那教師的主導作用難道就該忽視?其實,教學內(nèi)容之間的矛盾處需要教師的引導、師生的對話來解決。教師的指導就應體現(xiàn)在引領學習過程,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在關鍵處點撥以及精當?shù)闹v解上。
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其本質(zhì)應從激勵學生質(zhì)疑問難開始。當教師把學生看作是平等交流的對象時,學生就會因為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肯定而心情愉快,變得大方自信。他們也樂于無拘無束地與文本、教師、同學對話。這就使課堂走向了平等、立體的和諧境界。
按照伊瑟爾提出的空白理論,在文本給讀者留下的空白處,引導學生想象補白,這需要建構起學生、文本、生活間的立體對話模式。而補白的過程就是挖掘、品味、領悟、活用的過程,是以自己的經(jīng)驗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提供契機,讓學生與文本對話交流,從而豐富文本內(nèi)涵,更成就自我,這種融合就是一種自我的獨特體驗。這兩個自然段語言雖然簡潔,卻蘊涵著兒童豐富的心理活動。正是有了立體的對話,才讓學生噴涌出獨特的想象,讓我們領略到學生多彩的內(nèi)心世界。
萬事俱備,水到渠成。在和諧的氛圍中,在平等的對話中,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生展開了充滿童真、童趣的想象。他們在自由的空間里,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問題,用自己的智慧大膽質(zhì)疑,大膽發(fā)現(xiàn),大膽表達自己雖然帶著稚氣卻充滿想象的心聲。學生們那充滿童真的想象,不得不令我為之喝彩!
新課程理念指出,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過程,而是師生共同成長的歷程,應著眼于課堂動態(tài)生成。課堂不是完全的預設“計劃”,而應依據(jù)學情,隨時作出富有創(chuàng)意的調(diào)整;同時允許偏差的存在,允許與預設不一致的矛盾出現(xiàn),這正是課堂中可開發(fā)的教育資源。
總之,教師主導的作用應體現(xiàn)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發(fā)展語言,啟迪智慧,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達到教學效果的雙贏。
(責編劉宇帆)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068(2016)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