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芳
強化產后七天護理干預對母乳喂養(yǎng)成功程度的影響
孫繼芳
目的探討產后7 d實施有效護理干預對母乳喂養(yǎng)是否成功的影響。方法65例足月產的產婦加強實施有效護理干預, 進行2個月隨訪, 并與對照組進行臨床性對照觀察。結果實驗組掌握母乳喂養(yǎng)技巧, 成功率為95.4%;優(yōu)于對照組成功率63.1%(χ2= 36.31, P<0.01)。結論強化產后7 d實施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母乳喂養(yǎng)成功程度。
母乳喂養(yǎng)有利于母親和嬰兒的健康, 增進母子感情, 提供經濟、安全、優(yōu)質營養(yǎng)。但在臨床中, 許多初產婦未掌握正確的喂養(yǎng)方式, 引起乳頭疼痛和損傷, 影響母乳喂養(yǎng)。據(jù)報道, 當出現(xiàn)喂養(yǎng)不適等癥狀時, >1/3的產婦會在產后前6周內選擇改變喂養(yǎng)方式[1]。產后7 d是最佳促使母乳喂養(yǎng)成功的時期, 及時干預, 可以有效減輕母乳喂養(yǎng)時產生的多種不適,促使母乳喂養(yǎng)成功。現(xiàn)將2015年1~3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130例產婦隨機分成兩組, 各65例。對實驗組實施強化護理干預,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 并觀察兩組母乳喂養(yǎng)成功的情況,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5年1~3月到本院住院分娩的初產婦130例, 年齡26~32歲, 平均年齡28歲, 其中自然分娩95例,剖宮產35例, 身體健康, 無母乳喂養(yǎng)禁忌證, 孕期中均在門診參加母乳喂養(yǎng)知識講座。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65例。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根據(jù)住院分娩登記, 將納于實驗組和對照組對象于分娩后2、6周進行電話隨訪, 隨訪內容:是否母乳喂養(yǎng), 喂養(yǎng)是否獨立完成, 喂養(yǎng)有無不適, 是否添加牛奶等內容。
1.2.2 實驗組干預方法 ①心理護理:產后對產婦正確宣教母乳喂養(yǎng)好處及重要性, 使其從心里接受母乳喂養(yǎng), 增強對母乳喂養(yǎng)的自信心。②飲食護理:因在產后1~2 d, 乳腺管暫未通暢, 新生兒吸奶量較少, 吸吮能力稍差, 產婦對母乳喂養(yǎng)技巧掌握不到位, 建議產婦宜食清淡、宜消化食物, 適當控制湯水, 切忌食用發(fā)性較大的食物, 待乳汁通暢后, 再多食營養(yǎng)豐富、湯汁較多的飲食。③電教、口頭、書面宣傳:產婦觀看嬰兒吮吸時的姿勢、乳房的解剖結構, 正確的乳頭含接和吮吸步驟等電教宣傳片, 口頭講解相關知識并發(fā)放書面卡通圖片。④床邊指導:在產后7 d內, 強化床邊指導,至少指導2次/d。早開奶, 每次開奶前, 先將新生兒沐浴干凈,穿著舒適。同時對產婦乳房進行護理, 洗凈乳頭, 如有乳頭凹陷, 用矯正器進行矯正, 并用溫濕毛巾熱敷乳房, 協(xié)助產婦取舒適臥位或坐位, 大部份產婦在開始喂奶時, 可以選擇一把舒適的、有扶手的椅子, 再用枕頭支撐好后背和胳膊,腳下可以墊幾個枕頭, 以免身體向嬰兒傾斜, 也可以把腳放在腳凳上, 在大腿上放一個枕頭, 防止產婦彎腰, 用一只手前臂托起嬰兒的頭頸、背和臀部, 讓它們保持在同一直線上,另一只手以C形或V形托住乳房, 將嬰兒胸腹靠近乳房, 將整個乳頭放進嬰兒嘴里。吸吮成功標志為:嬰兒腮幫鼓起,下腭貼近乳房, 有吞咽聲;產婦感覺乳房逐漸松軟, 乳頭疼痛感不明顯。而對照組按護理常規(guī)進行護理, 聽講座, 發(fā)圖片學習。
1.3 母乳喂養(yǎng)成功評定標準 產后6周內能獨立完成母乳喂養(yǎng), 未添加任何輔食。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經產后7 d強化護理干預 , 在產后6周內, 有62例堅持母乳喂養(yǎng), 并能掌握母乳喂養(yǎng)技巧, 成功率為95.4%;對照組有41例堅持母乳喂養(yǎng), 成功率為63.1%。兩組成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0.61, P<0.01)。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母乳喂養(yǎng)情況比較(n, %)
母乳喂養(yǎng)是否成功是影響著嬰兒、產婦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最簡單、最經濟和最有效的喂養(yǎng)方式。根據(jù)相關報道,乳頭疼痛和損傷是與哺乳有關的并發(fā)癥, 是影響初產婦在產后最初幾周哺乳的最重要因素[1]。產后7 d是一個極重要關鍵時期, 雖然許多初產婦在孕前均接受母乳喂養(yǎng)技巧等方面的教育, 但在臨床中發(fā)現(xiàn), 初產婦在分娩后的頭幾天, 因傷口疼痛, 初生嬰兒身體柔軟, 與孕期宣教的布娃娃有著極大差別, 嚴重影響初產婦母乳喂養(yǎng)。有報道稱:在產后2~3 d,干預后產婦的乳頭疼痛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2,3]。本院在產后7 d內, 實施強化護理干預, 從心理、飲食、喂養(yǎng)技巧等多方面的干預, 開奶前, 進行濕熱敷, 既可以起清潔作用, 又可通暢乳腺管, 還可以減輕疼痛程度。對喂養(yǎng)技巧實行床邊指導,及時指出方法的對錯, 幫助初產婦克服恐懼心理, 增強自信心, 從而比較輕易掌握各種母乳喂養(yǎng)技巧。實驗組中有62例在產后6周內成功實施母乳喂養(yǎng), 僅有3例放棄母乳喂養(yǎng)。而對照組因傷口疼痛或嬰兒身體柔軟未掌握抱嬰兒技巧, 導致喂養(yǎng)方法不對, 而實驗組中在產后7 d進行強化干預、及時指導, 僅有10例在頭3 d感到乳頭疼痛, 但能忍受, 堅持母乳喂養(yǎng), 僅3例因乳頭缺陷最終導致母乳喂養(yǎng)失敗。作者認為產后7 d內實施強化護理干預極大促進母乳喂養(yǎng)成功。但在工作中, 因醫(yī)療改革推進, 縣級醫(yī)院病人數(shù)量急劇上升,護理人員工作量大, 產后7 d進行強化干預需要大量的人力,對產后7 d及時干預有一定的影響。
綜上所述, 建議將產后7 d強化干預納入產科護理重要內容, 因這段時間是影響母乳喂養(yǎng)是否成功的關鍵期。
[1]The Joanna Briggs Institute, 黃曉燕.與母乳喂養(yǎng)相關的乳頭疼痛和(或)損傷的管理.中華護理雜志, 2011, 46(2):204-206.
[2]Page T, Lockwood C, Guest K.Management of nipple pain and/or trauma associated with breast feeding .JBI Reports, 2003, 1(4):127-147.
[3]Morland-Schultz K, Hill PD.Prevention of and therapies for nipple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J Obstet Gynecol Neonatal Nurs, 2005, 34(4):428-437.
2016-05-20]
435300 湖北省蘄春縣人民醫(yī)院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