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瀚博
這是一篇讀后感。文章的結(jié)尾雖只有寥寥幾筆,卻起到了鬼斧神工之功效,彰顯了高遠的立意!
讀了《梅蘭芳蓄須》,我感受到一股強烈的民族精神。
日軍占領(lǐng)上海后,梅蘭芳閉門謝客,過起了隱居生活。1942年,日本帝國主義為了粉飾太平,妄圖把梅蘭芳請出來,率領(lǐng)劇團赴南京、長春、東京等地巡回演出,梅蘭芳以牙痛為由婉言謝絕。此后,他不再刮臉了。不幾天,就留起了小胡子,對外稱自己“上了年紀,嗓子壞了,早已退出舞臺”。日本華北方面軍頭目要派漢奸朱復昌“請”梅蘭芳出面講幾句話,梅蘭芳聽說后,讓醫(yī)生給自己打了3次傷寒預防針,發(fā)起了高燒,一連幾天不退。日本人派軍醫(yī)來檢查,發(fā)現(xiàn)梅蘭芳果然得了傷寒,高燒42度,他們這才放棄原來的打算。梅蘭芳在8年抗戰(zhàn)中,身處逆境,卻始終拒絕為敵偽演出,表現(xiàn)了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
我想到了很多幕情景:南京到處尸橫遍野;中國人被一車車運往實驗基地;失去父母的孩子,在廢墟(xū)中,獨自哭泣。這是一段血淚史,但對于這群殺人惡魔來說,這種事恐怕也是“等閑”之事吧!在那段血雨腥風的日子里,日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企圖將中國毀滅。他們設想著,中華民族隕(yǔn)落后,中國的人才將成為日本的人才,許多愛國志士也會在槍口下屈服??伤麄儼训都茉诿诽m芳的脖子上時,這位戲曲藝術(shù)大師,還是向日軍斬釘截鐵地說不。
梅蘭芳肯定也設想過,日軍惱羞成怒,將他殺害。但他仗著微小的生存幾率,加上濃厚的愛國精神,代表中國站了起來。有這樣的膽量,和這樣的決心,梅蘭芳等到了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那段歷史,不只是代表了中國政府的衰敗,也代表著中國人民的英勇頑強。在“太陽”升起65年后,我們沐浴著“陽光”,也為了“陽光”奮斗。
這也將會成為一段新的歷史……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
文一街小學五(1)班學生
教師點評
有感受才能寫出好文章,小作者有感而發(fā),將文章寫得流暢而精彩。對比手法的運用也別具匠心,值得學習!
指導教師 李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