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艷娟
尿微量白蛋白測定在早期糖尿病腎病中的臨床應用
田艷娟
目的 對尿微量白蛋白測定在早期糖尿病腎病中的臨床價值進行評價分析,為今后的臨床檢驗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方法 選取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期9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兩組受試者進行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并對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結果(60.56±15.98)mg/L,對照組受試者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結果(13.56±3.28)mg/L,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高于對照組(P<0.05),且陽性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糖尿病不同病程的檢查結果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糖尿病患者展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檢測,可為臨床早期糖尿病腎病診斷提供可靠的參考價值,對于指導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值得關注。
尿微量白蛋白;2型糖尿??;糖尿病腎??;臨床價值
糖尿病腎病為臨床上比較常見、多發(fā)的一種糖尿病并發(fā)癥,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微血管會發(fā)生明顯病變,出現(xiàn)糖尿病性腎小球硬化癥。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早期腎體積會增大,腎小球濾過率增加,并呈現(xiàn)出高濾過狀態(tài),而后逐漸出現(xiàn)間隙蛋白尿、微量蛋白尿,病程的不斷延長,會隨之出現(xiàn)蛋白尿、水腫、高血壓、腎小球濾過率降低等現(xiàn)象,最終引起腎功能不全、尿毒癥。近幾年有研究指出[1],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可為臨床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提供一定的幫助。本次研究中出于對尿微量白蛋白測定在早期糖尿病腎病中的臨床價值進行評價分析的目的,對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體檢者展開了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并對檢測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5年6月間本院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期9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51例,女47例,年齡37~86歲,平均年齡(54.3±12.5)歲,病程2~17年,平均病程(7.6±3.2)年;對照組中男48例,女42例,年齡35~82歲,平均年齡(52.1±12.9)歲。所有受試者均排除泌尿系統(tǒng)感染、其他腎小球疾病、急性發(fā)熱性疾病。兩組受試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兩組受試者進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檢測,并對檢測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結果、陽性率,對比不同糖尿病病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結果。
1.2.2 檢測方法 檢測所需儀器為本院現(xiàn)有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為相應配套試劑盒。所有檢測操作均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為兩組受試者提供清潔的容器,囑咐受試者留取晨尿中段尿,標本留取完成后2 h內送至檢驗科進行檢測。檢驗科在接到標本后,在3000 r/min條件下對標本進行10min離心處理,吸取上層清液進行檢測。尿微量白蛋白檢測采取散射比濁法展開全定量檢測。尿微量白蛋白的正常參考數(shù)值為≤300mg/L;陽性標準為>300mg/L。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結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結果(60.56±15.98)mg/L,對照組受試者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結果(13.56±3.28)mg/L,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結果高于對照組(t=16.5633,P=0.0231<0.05);觀察組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檢測陽性者53例,陽性率為54.08%,對照組無陽性,陽性率為0,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高于對照組(χ2=6.789,P=0.0089<0.05)。
2.2 不同糖尿病病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結果比較 經(jīng)對比發(fā)現(xiàn),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增加,尿微量白蛋白的陽性率也隨之增加(P<0.05)。見表1。
表1 糖尿病患者不同病程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結果比較[n(%)]
糖尿病為臨床上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代謝性疾病,該病主要是因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作用低下所致,患者的主要臨床特征為高血糖癥[2,3]。糖尿病患者長時間高血糖癥狀極易引起多種重要臟器損害,且可能會導致臟器功能紊亂、衰竭,并且會顯著增加繼發(fā)性感染的發(fā)生率,對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威脅性極大。而早期糖尿病腎病則是糖尿病患者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該病起病隱匿,且病情發(fā)展較慢,病情被發(fā)現(xiàn)時腎功能的損害程度通常已較為嚴重。有研究顯示[4],糖尿病腎病患者多伴有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增加現(xiàn)象。
白蛋白為人體正常的蛋白質,為血漿中比較豐富的一種蛋白質,半衰期在15~19 d,自然界中分布較高。研究顯示[2],在腎小球濾過中,白蛋白的含量甚微,僅占血漿中白蛋白的0.04%,以此計算,每天從腎小球濾過液中排出的白蛋白約3.6 g,是終尿中蛋白質排出量的30~40倍,由此可知,濾過液中大多數(shù)的白蛋白可被腎小管重新吸收,生理條件下尿液中所含微量白蛋白極少。近幾年有研究結果顯示[5],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可為臨床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對尿微量白蛋白進行檢測,并與患者的發(fā)病情況、臨床癥狀、病史等相結合可對患者的病情做出準確的判斷。
本次研究中出于對尿微量白蛋白測定在早期糖尿病腎病中的臨床價值進行評價分析的目的,對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體檢者展開了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并對檢測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對照組,且陽性率高于對照組,且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增加,尿微量白蛋白的陽性率也隨之不斷升高,與相關文獻報道結果[3]相符。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展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檢測,可為臨床早期糖尿病腎病診斷提供可靠的參考價值,對于指導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值得關注。
[1]李樹法,歐亞萍,張喜,等.貴陽市糖尿病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分析.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2):2325-2327.
[2]王佑清,喻飛,王生忠,等.糖化血紅蛋白與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測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價值.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26(5):481-482.
[3]王淑娟.尿微量白蛋白測定對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意義.中外醫(yī)療,2011,30(28):27-29.
[4]李磊,安園,李婷婷 .糖化血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聯(lián)合檢測在早期糖尿病腎病診斷和治療中的價值.黑龍江醫(yī)藥,2015,28(3):488-490.
[5]黃聰.法舒地爾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轉化生長因子-β1和單核細胞趨化因子1的影響.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5,22(6): 525-52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020
2016-01-25]
463000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綜合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