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烽(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qū)金溝中心學校)
做最好的自己,做幸福的教師
梁烽
(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qū)金溝中心學校)
作為教師,為人師表,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然而面對農村教育的局限性和落后,如何能讓青年教師走出困境,調整心態(tài),發(fā)揮青春與激情,這是一代青年教師面臨的人生抉擇。
教學;感悟;抉擇;心態(tài)
人生路漫漫,曾幾何時風華正茂的我,是何等意氣風發(fā),何等豪情萬丈,滿載著畢業(yè)的收獲,懷揣著美好的夢想,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支教的征程。2010年12月,我光榮成為一名人民教師。
還記得剛踏入學校,初為人師的時候,那時分在農村偏遠山區(qū)的一個教學點工作,我面對那一雙雙充滿渴望的眼睛,看著那一張張稚嫩的帶有高原紅的臉龐,我曾在心底懷揣的是感動和擔心。感動這里的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好學,感動他們不管寒冬還是酷暑都要堅持步行一個多小時,來到學校上課。那種求知欲,那種精神著實讓人感動。但又會擔心,擔心孩子們從未接觸過外語,能否跟得上,擔心他們的鄉(xiāng)音太重,發(fā)音是否能夠準確,能否可以糾正過來,擔心他們會不會排斥一門從未學習的課程,擔心家長能否配合和支持……總之有很多的疑慮和擔心??!
農村的學生盡管沒那么見多識廣,知識淵博,但他們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努力和勤奮。孩子們掌握和模仿的能力都很強,他們可以把每一個生字、短語、詩句、反復記憶、背誦,仔細揣摩和推敲。他們的刻苦和努力一直激勵著我好好從教,耐心教學。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學生的英語水平有了突飛猛進地提高。孩子們從剛開始書寫潦草,字都認不全,不會寫,到后來能熟練對話,掌握一些書寫技巧,基本功有了大幅度提高,一切都給了我很大的驚喜,學生的語文成績也有了明顯提高,家長和學生都很高興,我自己也很開心。
起初我想,語文課的大量知識灌輸與滲透,學生可能接受不了,聽不懂,但恰好相反,我們的學生課文領悟力并不差,通過一個學期的適應,現(xiàn)在朗讀,分角色,齊讀等朗讀技巧已經掌握嫻熟,學生配合也很好。當初只有在城區(qū)學校上課時,會采用多種方法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這些方法或許在這里用不上啊,但事實上,農村孩子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強,學生的表演欲望也很強烈。他們也會大膽說,大膽表演,只要老師積極鼓勵,給他們自信,他們會做得很出色,現(xiàn)在我們的學生會做大量的互動活動,品味語文的魅力,掌握許多學習技巧,我班還自創(chuàng)了一些游戲與活動,比如“猜字謎”“開火車”“捉迷藏”……這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現(xiàn)在我班的學生不管是膽量還是自信都有了長足進步,課后老師們對我的課給予了肯定和認可,當然也有很多改進和提高的地方。但讓我最感動的是有位老師的話語,“聽了你的這堂課,讓我再次堅信: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我們山里的娃娃一樣可以學好母語,甚至學得更好……”這番話語對我來說比任何鼓勵的言辭都寶貴。
就因為這個信念,這個鼓勵,我的干勁更足了,我更熱愛我的職業(yè)。我曾經教過那么多城里的孩子,他們見多識廣,沒有鄉(xiāng)音,從小打下了良好的語言基礎,家長們也格外重視,這樣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下,老師當然教的得心應手,但如果在這片“無人開墾的田野”上也能干出一番成績,那豈不是更加充滿自豪和成就感?因此我利用課后對學生進行輔導,當我住校的時候,就給離家較近的學生義務補課,較遠的學生利用到校后的一段時間進行輔導。
為此,我也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獨門絕技”:
1.采用“班級讀書會”的形式,促使個性化閱讀與合作性閱讀的融合,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2.創(chuàng)設愉悅的交流氛圍,讓學生更深入地走近書中的人物,體會人物性格刻畫鮮明的寫作特點。
3.借助插圖,訓練學生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
4.激發(fā)學生閱讀后續(xù)作品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按照這樣的方法實施教學,當然高效實用。有時我也會這樣心里默默發(fā)誓,要好好教育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們,用知識改變他們的命運,走出大山,走出貧困。我在這平凡的崗位上,發(fā)揮著自己的教學特長,書寫著青春歲月,努力將工作踏踏實實做好,不求轟轟烈烈,但求踏踏實實;不求涓滴相報,但求今生無悔。
我堅信每天都這樣和自己比,每天都做最好的自己,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幸福的教師”的境界靠近?,F(xiàn)在我可以驕傲地說,同樣是教師,今天的我與五年前的“我”相比,可以說是“有小小幸福感的教師”了。但對于明天而言,和未來相比,我還不算是“最好最幸福的教師”。所以我還會繼續(xù)和自己比,因為“做最好的教師”是我永遠的追求,直到我教育生涯的終點。
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師,我的生活在課堂,我的生命在學生。雖然那間教室里守巢的是自己,可它卻放飛了希望,雖然那支粉筆灑下了淚滴,可它卻畫出了彩虹。我覺得作為教師,生活在學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
王正平:論教師道德[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3).
·編輯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