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承惠(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靜寧路小學)
淺談依托繪本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
崔承惠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靜寧路小學)
有人贊美繪本是新時代出現(xiàn)的、由傳統(tǒng)的高品位的文學和藝術交織出的一種新樣式。繪本利用圖講故事的方式,把原本高雅、僅供少數(shù)人欣賞的繪畫藝術帶到了大眾面前,尤其是孩子們的面前。實現(xiàn)繪本教學的“悅”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我在繪本教學實踐中逐步歸納出繪本“悅”讀的方法和步驟:看一看、猜一猜、聽一聽、想一想、說一說、寫一寫。
看到了什么?畫面上什么最吸引你?畫面的色彩你喜歡嗎?還注意到哪些細節(jié)?通過指導學生觀察繪本,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的能力。繪本上的圖都是插畫家們精心手繪的,講究繪畫的技法和風格,講究圖的精美和細節(jié),是一種獨創(chuàng)性的藝術??梢哉f,好的繪本中每一頁圖畫都堪稱藝術精品。繪本中要讀的不僅是文字,而是要從圖畫中讀出故事,進而欣賞繪畫。在繪本《我爸爸》的教學過程中,一個對色彩敏感的孩子發(fā)現(xiàn),整本書都是以爸爸睡衣的顏色作為底色和基調的。爸爸睡衣的黃色是那么溫暖,對這種色彩的記憶將永遠停留在作者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而表現(xiàn)這種色彩的語言也是溫暖而明亮的。
猜猜故事會怎么發(fā)展?故事的結局會是什么?讓學生根據(jù)畫面展開合理而豐富的想象,通過猜測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故事的結局,將注意力緊緊集中到課堂上,有效訓練了語文素養(yǎng)中重要的一環(huán)——“思”。和學生共同學習繪本的這段時間,我深深地感受到好的繪本好比供兒童看的一部電影,既展示出寬廣的視野,又有細節(jié)的特寫;既有極其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又暗藏著起、承、轉、合的節(jié)奏設計。這些特點都可以作為訓練學生猜一猜的有效的訓練點。
聽聽這個故事講了什么?主要的情節(jié)是什么?主人公是誰?因繪本的圖文并茂,故事內容的鮮活,情節(jié)的跌宕,孩子們往往會被繪本牢牢地吸引,停下來,安靜下來,去看、去聽、去想。而且繪本以圖為主,文字極為精練,又富有童趣,符合孩子們的語言習慣。繪本中的文字,沉靜地隱藏在絢爛而飛揚的圖畫之中。如果沒有人透過聲音,將之“演奏”出來,是很難讓人體會到它那不遜于圖像的神采的。在老師、家長或是同伴的朗讀中,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解讀畫面,品味繪畫藝術,在欣賞圖畫中認識文字、理解故事內容,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逐步地學會聆聽,從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到在交流中能認真傾聽,領會要點,直至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地聽的能力的訓練和聽的素養(yǎng)的提升。如果教師再選擇適合的音樂加以陪襯,這個聆聽繪本的過程實在是輕松美好,比起那些一閃而過、只帶來一時快感的電視電腦等快餐文化,欣賞繪本無疑是一種讓眼耳享受、讓心靈愉悅、讓精神提升的美妙體驗。
好的繪本就像一部微型小說,一部微電影。雖然短小,卻有完整的情節(jié)以及出人意料的跌宕起伏,最可貴的是基本上每個故事都會蘊含一個溫暖而美好的主題或人生真諦。有許多值得學生質疑、思考的訓練點。孩子讀故事時很容易把自己帶入故事情境中,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去體會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動,去理解故事內容,去思考故事主題。
如果說看、猜、聽、想都是輸入的過程,那么說和寫就是輸出的過程。有了看一看、猜一猜、聽一聽、想一想的鋪墊,學生的說和寫也就水到渠成了。
1.匯報自己看到的、猜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以及對其他同學發(fā)言的補充和評價,又訓練說和聽的能力。這是對上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反饋,也是口語表達的訓練。
2.學習模仿練習使用繪本中的簡潔精煉而又富有童趣的語言。繪本故事中的語言不華麗卻準確清晰,尤其對低段學生的口語表達很有作用?!度f圣節(jié)的大南瓜》這篇繪本,語言很有特點,有好幾段內容的形式是一樣的,讀到后一段,孩子們會和老師一起將大致內容復述出來。通過教師的點撥,學生就體會到“反復”也是一種修辭手法,使內容變得更滑稽有趣,而且有了音樂般的節(jié)奏美。
3.為繪本中的留白之處補白,學習描寫故事情境。繪本故事簡潔明快、主題鮮明、內容精煉,常常會給讀者留下許多想象的空間?!赌愫芴貏e》中那個特立獨行的微美克人露西亞,她身上為什么貼不上貼紙?她為什么就不在乎別人是怎么看她的?她怎么會知道尋求伊萊的幫助?她背后會有一個怎樣的故事?這些內容足以讓學生浮想聯(lián)翩,也使他們進行口語表達和補白描寫的興趣高漲,難度下降。
4.續(xù)寫繪本的結尾,學習續(xù)編故事。很多繪本故事的末尾都是余音裊裊,意味深長,使讀者不由自主地會浮想聯(lián)翩。當有了繪本故事的原型啟發(fā),孩子們在續(xù)編、改編或創(chuàng)編的過程中,便有了靈心妙語。
這些溫暖而生動的繪本故事,有效地補充了語文課堂中的閱讀教學。在帶給我和學生快樂與美好感受的同時,還潛移默化地滲透和進行了語言文字的運用訓練,并且逐步有效地培養(yǎng)了使孩子們終身受益的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王愛君.素養(yǎng):如何在語文課堂上提高小學生的素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2(10).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