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兆其(甘肅省武山縣龍臺馬年小學 甘肅天水 741300)
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初探
唐兆其
(甘肅省武山縣龍臺馬年小學 甘肅天水 741300)
激發(fā)寫作興趣,要寫自己要說的話。探究寫作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興趣 習慣 閃光點 策略
作文教學的目的是要讓學生通過文字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表達出來,它是小學生掌握和運用語文知識的標志,是學生思想認識水平和語音表達能力的具體體現(xiàn)。對學習新知識,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增長課外見識,以及培養(yǎng)自學能力等方面都有著密切聯(lián)系。也是農(nóng)村小學語文老師極為棘手的問題,我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探究、積累,嘗試使用了如下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寫作要寫自己要說的話,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作文教學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爆F(xiàn)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影響學習活動的最直接、最活躍、最現(xiàn)實的因素。所以,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樣的,學生有了興趣,才能積極主動的進行寫作。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表達興趣呢?首先,教師要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說話的興趣。從生活中的小事出發(fā),如教學前,先布置學生掃地、擦黑板、洗紅領巾等等,然后讓學生對剛做的事去說,去交流,在說話交流中,善于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及時予以表揚鼓勵,讓學生體驗到交流、表達的樂趣,從而產(chǎn)生讀書,交流,表達的興趣。小學生一開始進行交流、表達難免會出現(xiàn)許多問題,教師不要急著否定糾正,而是仔細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如:個別語句說的比較準確時,應予以肯定,讓學生認為自己很行,逐漸養(yǎng)成不怕說,愛表達的習慣。其次,幫助學生把說過的話寫出來,卻不可急于求成,抹殺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使學生怕表達、討厭寫作。而是,教師親自下手,寫下水語句,下水文章。這樣,學生由嘗試到大膽去寫,教師再相機鼓勵指導,直到學生不怕寫作,并愛上寫作。再次,多組織各種活動,再讓學生把活動過程記錄下來。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每天寫日記的習慣,引導學生把發(fā)生在身邊的小事寫下來,勤于動筆。這樣學生就會在課余時間主動地進行寫作嘗試。體驗寫作的快樂。此外,教師要積極去發(fā)現(xiàn)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簡而言之,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睂懽饕膊焕猓虼?,要從小學一年級抓起,嚴格要求,首先;要注重個性差異,提倡多層次的要求。讓學生做到眼到,口到,手到。由于學生個性差異的存在,知識結構的不同,在指導寫作時我也運用了些小竅門,比如說“上交可先可后,不會寫的字可用別的字或拼音代替”。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要求那些“小作家”們寫好后,只要經(jīng)過認真檢查,就可以拿給老師批閱。這樣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要,使他們熱愛寫作。其次;對于一些作文水平不高的學生,教師要加以引導,允許他們用更多的時間去想、去查閱資料及修改自己的習作。作文上交有先有后,不僅照顧到了學生的個性差異,而且讓學生認識到了作文不可應付了事。再次;隨著年級的升高,逐漸要求學生做到“四不”,即寫作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重復。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教師要經(jīng)常性的指導學生多進行閱讀,并做好讀書筆記。在閱讀過程中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字、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在書上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做記號,作注釋,寫評語,寫感受。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蔽恼轮懈挥薪逃饬x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后的寫作積累豐富的語言。同時還可以將自己訂閱的報刊雜志中的好文章剪裁下來,粘貼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讀與思共,思與讀隨。在閱讀過程中,要學著用自己的眼光、閱歷和知識去審視、對比、評判書中的內(nèi)容,并及時記下自己讀書的感受和疑點。學生一開始不太習慣,經(jīng)過長時間的反復練習,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最后養(yǎng)成只要看書就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評改方面,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斷增強學生自評自改作文的能力,努力促進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提高。
1.注重作文評語的多樣化
在評改時,對進步特別顯著的學生,采用鼓勵性的評語。如,“這次作文,你進步真大,真了不起?!薄澳軐懗鲞@樣好的作文,真讓老師吃驚”等,以激發(fā)他們的寫作熱情。對一些作文水平較高的學生,為了讓他們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需采用協(xié)商性的評語,如,“要是你的作文更有條理些,老師一定會更喜歡的?!?/p>
2.實現(xiàn)講評方式的多樣化
根據(jù)學生習作的具體情況,有時選幾篇各具特色的作文,進行對比講評,讓學生在對比中得到啟發(fā),受到教育;有時圍繞作文中的共同問題進行啟發(fā)談話,綜合評述全班作文情況,表揚共同的優(yōu)點,揭示共同的缺點,提出總體性的修改意見;有時把一些佳作整理出來,貼在班級的學習園地上,讓學生閱讀、欣賞、品評;有時選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文,組織學生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評析;有時先張貼或印發(fā)一篇作文,讓學生在課外思考,然后在課堂上讓他們討論并提出修改意見,并著重對修改情況作講評,通過“評——改——評”的循環(huán),讓學生真正評有所得。
3.找出每個學生的“閃光點”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有些寫作水平差的學生,整篇文章平平,但有一段或一句寫的非常好,也要在全班展示,使學生覺得我也行。
總之,只要我們因材施教,不斷豐富作文的教學形式,并且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積極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勵他們在平時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確實培養(yǎng)起他們自我評改的能力,那么在學生的眼里作文將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學生見了作文也才不會是“老鼠見了貓”
唐兆其,男,1973年10月15日出生,甘肅省武山縣龍臺鄉(xiāng)人,大學本科文憑。小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