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盛
高中文言文課堂教學低效的成因及對策
◎張 盛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和選修教材選取了大量文質(zhì)兼美的文言文課文,在實際教學中,文言文課堂教學花的時間比較多,但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筆者總結(jié)了文言文教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有:
首先,過分強調(diào)文言文基礎知識積累?!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關于必修課程文言文部分有這樣的要求:“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弊哌M文言文教學課堂,大多老師都是逐字逐句翻譯文本,文言文課堂變成了翻譯課堂,學生死記硬背字詞含義,久而久之,學生對文言文教學就失去了興趣。筆者認為,文言文教學重視基礎知識積累沒有錯,但是關鍵是要學生形成能力,讓學生把學到的文言文知識運用到課外文言文閱讀中去,知識是基礎,能力才是關鍵。
其次,過分注重文言文訓練。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文言文教學中學生需要做一套與課文相關的教材配套練習,然后學生還要做課外拓展練習,接著期中復習、期末復習時候還要做大量文言文閱讀題。高二高三的時候,有的語文老師上文言文新課時,滲透文言文練習題,把鮮活的文言文課堂教學,變成了分析文言文閱讀題練習的課堂。大量的文言文訓練,容易使學生的思維形成定勢,有的學生甚至認為,只要會做文言文閱讀題,就不需要聽老師講授文言文課文。筆者認為,忽略了文言文文本教學,短時間訓練文言文閱讀可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這樣的做法是本末倒置的。
再次,過分按照《江蘇省考試說明》選擇教學內(nèi)容。毫無疑問,高中文言文教學要以《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為準則,同時兼顧江蘇省教育考試院頒布的《考試說明》。在教學實踐中,有些語文老師直言,凡是《考試說明》中要求的內(nèi)容,就重點學習,不在考試范圍之內(nèi)的,就不要學習。眾所周知,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如果僅僅圍繞考試說明而學習文言文,那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文言文中很多內(nèi)容都表現(xiàn)了古人的審美理想、精神品質(zhì)、操守情趣。以今觀古,仍然具有借鑒價值。例如教學白居易的《琵琶行》一文,如果教師只讓學生背誦課文、默寫名句,只讓學生對照注釋能夠翻譯全文,那是遠遠不夠的。新課程強調(diào)師生對話、讀者與作者對話,教師要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深入挖掘文本中作者的處境與琵琶女相似的一面:作者與琵琶女的心靈的“共振”,在文學評論上說就是“共鳴”,這種“共鳴”讓作者產(chǎn)生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凡是讓作者產(chǎn)生共鳴情感的元素,就是文本中需要探究的一面,用“知人論世”的方法解讀文本,學生理解才會深刻。雖然這與考試無關,但是筆者認為語文老師要補充許多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審美能力,讓學生遠離低級趣味,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分析了文言文課堂教學低效的原因后,根據(jù)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對策。
第一,文言文課堂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文言文知識是基礎,學習僅僅停留在基礎階段是不行的,需要讓學生在基礎知識的起點上形成能力。凡是教材中有的知識點,學生自己能夠通過教材注釋或者借助《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工具書能夠解決的問題,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讓學生擁有文言文語感,語文課堂中沒有讀書聲音是不完整的課堂。學生搖頭擺腦地大聲朗誦文言文,比教師講解效果好很多。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閱讀遷移能力也很重要,很多高考試題中出現(xiàn)的材料是課外的,但是具體用法在教材中都出現(xiàn)過類似的知識點。例如學生在學習《史記選讀》中“廣結(jié)發(fā)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zhàn)”中“結(jié)發(fā)”的意思是:古人到了一定年齡把頭發(fā)結(jié)起來,表示已經(jīng)到了成年。而課外閱讀材料《孔雀東南飛》一文中又出現(xiàn)“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就不難理解“結(jié)發(fā)”的意思了。多讀文言文課文,多讀經(jīng)典的課外文言文材料,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才是根本。學生讀懂文言文,那么文言文解題也會迎刃而解。高考重點考的是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教師還是要千方百計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
第二,文言文訓練設計要不斷創(chuàng)新。在高中階段,語文老師帶領學生爭分奪秒做題目,這無可非議。但是,語文課堂要有效或者高效,就要反思文言文訓練設計是不是科學合理。文言文訓練要因人而異,要有針對性。學生與學生千差萬別,教師在設計訓練題時要針對不同的人,選擇適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題型。例如學習蘇軾的《赤壁賦》后,教室里優(yōu)秀學生肯定先掌握了重點字詞、文言句式、課文內(nèi)容;中等學生可能還要加強練習,才能掌握;后進生可能還有許多閱讀障礙,需要老師指導。既然這樣,不妨在設計訓練的時候,讓后進生抄書本注釋、翻譯重點句子、默寫名句等;中等生讓他們默寫容易錯的字詞、適度進行課外閱讀遷移訓練;優(yōu)秀學生要高標準嚴要求,讓他們把蘇軾寫的《后赤壁賦》與《赤壁賦》進行比較閱讀,探究兩篇文章的內(nèi)容與藝術方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實踐證明,有針對性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閱讀水平,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興趣,何樂而不為?
(張盛 江蘇省宜興第一中學 21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