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美香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三年級學生達到一級教學目標:能簡單地交流個人信息;能說唱簡單的小對話或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簡單的故事;能看圖識字并正確書寫單詞;在學習中樂于參與、積極合作、敢于表達。
針對這一目標要求,確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能流利地朗讀課文并運用“Look at the...It’s...It has...”進行語言交際;能夠聽、說、讀、寫本單元的形容詞詞匯,如:tall,small,big,fat,thin,long,short;能描述不同動物的體型特征;學習合作,逐步養(yǎng)成拼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修訂版PEP三(下)共有六個新授單元、兩個復習單元,每個單元分為A、B、C三個部分。本單元主要圍繞描述動物特征展開,主情境圖呈現了本單元的語言、詞匯和教學目標。
A、B部分是要求學生重點掌握的內容,主要由 Let’s learn,Let’s talk以及學習字母發(fā)音的Let’s spell組成。除此之外,A部分還包括Draw and say,B部分還有 Start to read,Let’s check 和 Let’s sing 組成,C部分是Story time,作為選學內容。
【教材的對比】
本教材體現了交際教學思想,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教材的構思和設計都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以話題為綱,以交際功能為主線,融合語言結構,體現了教材把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結合起來的總思想。
特點一: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從外觀上看畫面更加豐富逼真,圖像立體感增強,且人物頭像更加接近生活中的人物。
特點二:語言運用更加簡練,語言知識由易到難。
新教材將舊教材學習內容刪減、提煉,語言更加簡練。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改編后的新教材將舊教材A、B部分的學習內容順序做了調換,現在A部分先來學習用簡短的句子描述動物的外形特征,如:It’s tall.It’s short...等,到B部分時再學習用句型“It has a short tail.”對動物的特征和外貌進行描述。這樣的編排學生易于接受,同時也體現了語言知識的先易后難的特點。
特點三:注重語音能力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拼讀、拼寫能力。
新教材將原來的說say變?yōu)楝F在的拼讀spell環(huán)節(jié),通過聽有節(jié)奏的律動,使學生了解字母i在單詞中的發(fā)音,為掌握拼讀、拼寫技能打下基礎。
特點四:注重實踐,加強學生的運用與操練能力。
舊教材 Let’s learn是單一的詞匯教學,新教材加入了語言的運用,突出了語言的交際性和實用性。
特點五:巧用韻律,激發(fā)興趣。
【教材的整合】
本單元是以描述動物的特征為話題,在三(上)Unit 4中學習了有關動物的簡單詞匯,并在Chant里滲透了“Look at...”;而在本單元同樣以動物為話題,從對動物的認識到對動物特征的描述,內容在慢慢加深,這樣的編排體現了知識的前后銜接。
在三(上)Unit 1中學習了“I have...”的表達法,本單元學習的是“It has...”的表達法,從have到has的變化體現了語法知識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結合本單元的“教學建議”如下:
1.創(chuàng)設情境自然導入
首先用音樂渲染,以營造學習氛圍,接著用一段《貓和老鼠》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自然導入。
2.注重實踐培養(yǎng)運用
在學習tall和short時,借助簡筆畫呈現兩個小動物,通過觀察,學生對tall和short有了整體的認識和初步的理解,通過所畫動物的形體對比,引導學生運用“It’s tall.”來描述動物的特征,并指導學生戴頭飾表演,加強語言的運用。
3.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習效率
在拓展環(huán)節(jié)中我開展了“走進動物園”活動,讓學生給視頻里的動物配音,并運用所學知識對畫面進行描述。生動形象的畫面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其準確描述搭建了支架。
再如:在語音學習時,利用課件呈現律動。如通過有節(jié)奏地吟唱“Monkeysayand monkey do”,使學生了解字母I的發(fā)音,并學會簡單的拼讀。
【評價建議】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評價要以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為主要目的,小學階段的評價應該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形成性評價可采用多種方式,如測試、教師評價、個人自評、生生互評等。
結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方式和心里特點,我將評價有機地滲透在了日常的教學活動中。
【聽做評價】
一級教學目標有聽做的要求,設計聽音選圖練習,通過采用圖片的呈現方式,能很好地考查學生指認圖片的能力。
【口語評價】
玩、演、視、聽是小學低年級最常用的教學活動,也是我們觀察評價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渠道。教學中我設計了朗讀、配音、模仿對話等活動,檢測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讀寫評價】
一級目標有讀寫的要求,要求學生能看圖識字,在練習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看圖寫詞活動,通過提供購物的情境,考查學生在一定語境下識別單詞的能力。
以上形式的評價能幫助我們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當然我們也要把了解到的情況及時反饋給學生,這時我們就可以借助課堂語言和體態(tài)語言及時評價學生,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提高學習效果。
最后是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队⒄Z課程標準》建議我們要開發(fā)與利用教材、學校、媒體資源。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的教材資源主要有教師用書、配套練習冊、單詞卡及圖片等。
學校資源主要有宣傳欄、英語角、興趣小組,借助學校舉辦的各項活動為學生提供交流的空間。
其次要開發(fā)利用多媒體資源,其中網絡資源是最豐富的,給學生一個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
通過本次“說課標”、“說教材”活動,我深深地體會到,只有把握課標理念、用好教材才能為學生進一步學好英語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