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
2015年世界環(huán)境日主題為“七十億個夢想:一個地球,理性消費”。中國環(huán)境保護部確定我國的主題為“踐行綠色生活”。男女個體對地球的可持續(xù)性的影響也許并不總是很明顯,但是如果考慮到七十億男女的影響,那么顯然每日的選擇就不是無足輕重的了。事實上,國外的許多做法值得我們借鑒。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國外百姓如何踐行綠生活。
“用”在英德:可降解的淀粉袋、可回收的紙袋
在英國,可降解的淀粉袋、可回收的紙袋,可重復使用的棉麻袋……英國德文郡的莫德伯里鎮(zhèn)已經(jīng)領先歐洲各城市,發(fā)起了全面禁止使用塑料袋的活動。這個小鎮(zhèn)里的43家商鋪——從小型的家庭式雜貨店到當?shù)卮笮偷倪B鎖超市——一律不向顧客提供塑料袋。購物時,顧客可以從店里拿到可降解的淀粉袋、可回收的紙袋或者可重復使用的棉麻袋。
而在德國首都柏林,幾家普通民眾最愛光顧的大型超市“利德爾”、“阿迪”、“雷阿爾”都在交款臺的下面準備了各種各樣的購物袋,并在每種購物袋上面標明了不同的價位,最便宜的塑料袋也要0.15到0.25歐元(大約相當于人民幣1塊5到2塊5),紙袋的價格稍高,要0.3歐元左右,布兜最貴,要0.4到0.5歐元,各家超市購物袋的價格都不同,但差距都不大。值得一提的是,紙袋的右上方都會標明一個“環(huán)?!睒酥?,表明該紙袋是可回收紙袋,而布兜上面則會畫著一顆綠樹的圖案,環(huán)繞著綠樹還用德語寫著“行動起來,愛護環(huán)境”的字樣。顧客可以在交款前自行選擇是否采用商家提供的購物袋,但大部分的柏林市民都不會選擇買超市的購物袋,尤其是一些家庭主婦,她們都在交款后從包里拿出自己準備好的袋子,或者直接把購物車推到停車庫,把商品放到自己的車里;有意思的是,在柏林還能經(jīng)常碰見一些老太太提著個籃子或者推個類似嬰兒車的小推車去超市,她們也從來不會在超市里拿那些“價格不菲”的塑料袋子。
“住”在德國:節(jié)能建筑成環(huán)保先鋒
柏林動物園附近,一棟現(xiàn)代化的二層小樓甚為惹眼,這是一棟可以能源自給自足,甚至能源生產(chǎn)大于需求的節(jié)能建筑。
小樓正門朝東,門前有供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停車位,也有可為電動汽車或自行車充電的接線插口。房屋居住面積130平方米,樓頂和南墻覆蓋太陽能板,可為房屋和電動車提供電力,電力多余時可賣給電網(wǎng)。
不僅供電依靠可再生能源,整棟房屋建造時就全部使用可回收材料,裝修所選家具也絕大部分可回收。此外,明暗可調(diào)的LED照明燈以及高效節(jié)能的家用電器無疑給居家生活再添一份綠意。
這棟小樓的節(jié)能能力還遠不止這些。房屋供暖采用熱泵系統(tǒng),熱水不僅可供洗澡,還可用于地暖;機械通風設備保證室內(nèi)空氣清新的同時,還可回收待排入空氣中的熱量;為減少熱損失,房屋玻璃均選用三層中空玻璃,房屋頂部、底部以及外墻的保溫材料也讓熱量難以散失……
什么人會住在這樣拉風的房子里?原來,這是德國政府資助的“正能源房”示范項目。感興趣的家庭可以申請到樓中試住一年,沒人居住期間,房屋則對外開放,供市民參觀。
所謂正能源房,是指每年一次能源需求和終端能源需求均為負值的建筑,但其使用的技術卻并不固定?,F(xiàn)如今,德國已建成35座正能源房。研究人員還在南部的新烏爾姆市開展了一個老房改建項目,目標是將一座上世紀30年代的公寓樓改建成一座正能源房。
德國研究節(jié)能型建筑已有30余年,從太陽能房、低能耗房,到被動房、零能耗房,再到如今能源供給大于需求的正能源房,德國人已讓建筑從原來的能源消耗者變?yōu)槟茉瓷a(chǎn)者。
“吃”在日本:原汁原味更健康
日本是著名的長壽國家,男性平均預期壽命超過80歲,女性平均預期壽命超過86歲。日本人如此長壽,被認為與日式飲食習慣“和食”有很大關系。2013年12月,和食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其天然、健康的形象更加受到關注。
和食的一大特征是季節(jié)性。日本四季分明,所以和食也講究應季,大米、蔬菜、水果、魚貝類等都注重在色彩、營養(yǎng)價值、口感最佳的時節(jié)食用。為了不損壞食材的營養(yǎng)價值,和食通常不會過度烹煮和大量添加調(diào)味料,而注重品嘗食材的原汁原味。
標準的和食是“一汁三菜”,“一汁”是湯菜,“三菜”是:以魚類為主的“主菜”,以魚類或者蔬菜為原料的“副菜”,以及以蔬菜或者大豆為原料的“副副菜”。此外,作為主食的米飯和作為小菜的醬菜是肯定附帶的,所以未被單列。從“主菜”中可以攝取動物蛋白,從其他菜中可以攝取各種維生素、β-胡蘿卜素、食物纖維等。
和食中調(diào)味品主要有味噌、醬油、醋、甜料酒、清酒等發(fā)酵食品。通過微生物的力量而發(fā)酵的食品,擁有眾多的酶,能夠提高消化能力和免疫力。
日本自古以來存在“食用五色”的養(yǎng)生法,而天然食材的色彩很多都是營養(yǎng)成分的體現(xiàn),例如鮭魚肉的紅色來源于鮭魚吃掉的水生動物體內(nèi)含有的抗氧化成分蝦青素,而黃綠色蔬菜的鮮艷綠色和橘黃色是由于含有維生素和β—胡蘿卜素等。
自然,無論多么健康的食物,過量攝取也不利于健康。和食套餐種類雖多,但量都不大,可能由于這個原因,日本的胖人相對較少。
“游”在瑞士:“綠色旅游”成標志
世界經(jīng)濟論壇發(fā)布的《2015年旅游業(yè)競爭力報告》顯示,瑞士旅游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性居全球之首。初入瑞士,不少游客會驚嘆這里清冽的湖水、純凈的空氣、一塵不染的街道……整潔被人們普遍視為瑞士特色。瑞士民眾從小接受的理念就是愛護環(huán)境,垃圾必須要嚴格分類回收。
瑞士雪山也面臨高山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和全球升溫等問題的挑戰(zhàn)。統(tǒng)計顯示,該國2010年底有1420座冰川,面積994平方公里,較1973年冰川總面積幾乎減少了三成。瑞士為此采取了很多保護措施,如果有機會探訪瑞士西南部滑雪勝地采爾馬特,就能了解瑞士如何保護這片阿爾卑斯群峰間的滑雪樂園。為最大限度減少旅游活動對此造成的影響,保護好阿爾卑斯標志性雪山——瑞士三角巧克力設計原型的馬特宏峰,采爾馬特周圍方圓數(shù)十公里內(nèi)嚴禁燃油機動車輛行駛,進出小鎮(zhèn)登山滑雪的游客全部依賴火車、馬車或徒步,小鎮(zhèn)中所有貨運車、載客車全部為電力驅(qū)動。
此外,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即使犧牲部分生活便捷性,采爾馬特也堅決執(zhí)行嚴格的碳排放標準,限制居民對生活熱源的過多使用。在垃圾處理方面,這里所有的生活垃圾都經(jīng)壓縮后統(tǒng)一運出。
由于火車產(chǎn)生的污染相對較少,瑞士鐵路系統(tǒng)也為綠色旅游發(fā)揮了作用。瑞士大大小小的鐵路公司利用小型齒軌鐵路將游客送上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山,搭乘最知名的“冰川列車”、“黃金列車”游覽專列,既能讓游客近距離欣賞阿爾卑斯山麓冬夏兩季美景,又避免了過多游客活動造成的環(huán)境破壞。
生活中的環(huán)保知識
1、怎樣減少廚房對人體有害的油煙?
油不要燒到冒煙時才炒菜。
2、盡量不要買塑料包裝的熱飲品。比如豆?jié){,許多超市杯裝的豆?jié){就是在沸騰的時候裝的。這樣的飲料飲用甚不安全。
3、阻止蟑螂可用生物辦法解決,首先要將潮濕的拖布,掃把晾干(潮濕即易產(chǎn)生蟑螂)。室內(nèi)不要有任何可供蟑螂吃的食品。另外,可在其常常出入的地方放置洋蔥,并把下水道的縫隙用錫紙封嚴。
4、許多花會生蟲子,也可用酒精或肥皂液來清除。
5、家中不用的舊衣可剪成一小塊一小塊。用做一次性抹布,這樣不用清洗,即省水又可避免細菌滋生。據(jù)檢測,家中的抹布是細菌指數(shù)最高的物品。
6、除了不用一次性筷子,家中話費及社保費清單,其空白的地方均可用來書寫。另外,自備手絹,不用餐巾紙,不要隨便丟棄商場的購物小票,將其歸納到舊報紙堆里賣掉,作為廢紙再利用。這樣自己節(jié)約了金錢,又變相等于你種了樹。
7、牙膏用到最后,實在擠不出還可將其剪開再用3-4天。全民都這樣做,即節(jié)約又減少生產(chǎn)牙膏對環(huán)境的污染。
8、 數(shù)碼相機淘汰下來的電池,還可用于鐘表、遙控器等。
責編/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