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玲
(遼寧省錦州市黑山縣無梁殿鎮(zhèn)中心小學)
“意外”使課堂更加精彩
馬忠玲
(遼寧省錦州市黑山縣無梁殿鎮(zhèn)中心小學)
作為老師我們都知道,備課是教師走進課堂上課的必要前提,尤其是上公開課和示范課,備課顯得格外重要,目的是希望在多人矚目的課堂上能夠按照自己預先設計好的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順利進行,以至于不會出現(xiàn)尷尬的局面。
但是也有的老師這樣認為,一旦這一節(jié)課上得規(guī)規(guī)矩矩,按部就班,一切都在老師的掌控之內的話,就太“順”了,那么這節(jié)課可以說其實并不是一件值得稱贊的好事,這節(jié)課也許不會有太多的價值。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在這些按部就班的過程中,體現(xiàn)的一半都簡化了這一節(jié)課的知識目標,同時對于學生思維活動的訓練有壓制的現(xiàn)象,更重要的是有預設的課堂往往都是根據(jù)老師的思路帶領學生走,這樣很容易就限制了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
作為小學數(shù)學老師,我也曾經參加過很多公開課,也都是將這節(jié)課設計得滿滿的,然后在課堂上按部就班地進行,對于上述老師的觀點,其實我是不認同的,但是在我又一次教研會上的一節(jié)課,讓我改變了我的觀點和看法。
其中有這樣一段教學片段:多媒體顯示問題,問題是這樣的,圖書館里新進來了252本書,要把這些書平均分布在圖書館的34個貨架上,問,每個貨架上應該擺幾本書?我就按照預先設計的教學流程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要想求得平均每個書架擺幾本的話,其實就是求什么?可以怎樣求?學生回答,就是求252里面有多少個34,應該用除法計算。然后教師引導并強調而且寫下板書,是用試商的方法,也就是“四舍法”。接下來又問,如果這個圖書館里有37個貨架的話,你還能計算出來嗎?當然學生知道還是用除法,這回應該怎么樣去試商呢,然后引導學生說出用‘五入法’,也就是把37看做是40來計算,此時的商應該是6,可是如果是6的話,可能會小,有的學生說出商也許是變小了,因為剛剛我們37堪稱40的時候把除數(shù)擴大了,所以商也就變小了。對于這個說法,大多數(shù)同學也是贊同的。教師總結,同學們真聰明,說得太棒了,我們共同來回顧一下剛才的整個過程,我們在用五入的方法進行試商的時候,商也許會有點小,要調大1,的確如此。
下面的練習環(huán)節(jié),不用說學生不但計算速度非常快,而且計算的正確程度同樣很高。教學能夠如此按部就班,而且課堂的效果也是這樣的好,我在心里暗暗興奮,也習慣性地問同學們,還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還有什么疑問嗎?我在課堂上講解得那么明白,學生計算得非常好,應該是不會有問題的,但是這時一個同學卻提出了“是不是所有的五入法都應該把初商調大1呢”這個問題?這是我沒有想到的,但同時也感覺這個問題其實是很有價值的,此時的教室里面也靜極了,我猶豫片刻,靈機一動,對同學們說,你認為呢?然后,學生自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同學之間又討論交流也異常激烈,這是在之前課堂上從未有過的,通過交流探討,我和同學們一起得出了正確的結論。
這節(jié)課雖然出現(xiàn)了我出乎意料的小插曲,我所料不及的“意外”。但是卻得到了聽課教師的高度評價,他們都認為在課堂上學生能夠發(fā)揮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更好地完成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聽著他們的評價,我的心里又暗暗的流汗。如果不是當時學生的大膽提問,我的這節(jié)課也不會有出彩的地方,也不會使這節(jié)課變得這么完美。
經過這次教學之后,我也總結出了一些感想。首先,作為教師,我們在備課的時候一定要想得全面一些,比如,要注意到學生的整體控制,還有要將分散和突破有機地結合起來。例如,在學習“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的除法”里面,教師就應該預設包括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和非整十數(shù)的計算等的綜合練習。教師應該要以整體為出發(fā)點,廣泛把握住每一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并且要把每一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聯(lián)系起來。也就是說不要僅僅就某一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進行講解,還要明整個數(shù)學知識體系中的重點和難點,逐步地分散,一點一點地滲透給學生。總而言之,要把每一節(jié)課都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做整體的計劃。
其次,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多注意一下學生上課的表現(xiàn)和分析問題緊密結合。我們說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僅要設計好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過程。作為小學數(shù)學老師,我在很多情況下只是關注學生對已解決問題或是計算結果是不是正確,而往往忽略了學生的解答過程以及解題思路和方法。同時,學生在我的帶領和講解下,很容易就形成了思維定勢,造成了“照葫蘆畫瓢的后果”。所以,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而且在學生自己做題的時候多觀察,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后多追問一句為什么。不要害怕“意外”的出現(xiàn),多給學生發(fā)散思維的空間,讓他們在課堂上活躍起來,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最后,在課堂的總結階段,教師也應該講究一些策略,也要多問一問,大多情況下教師對于一節(jié)課的評價往往是主觀色彩特別強。每個班級那么多學生,根本不可能每個學生的學習感受都和老師是一樣的,所以我總結這一環(huán)節(jié)由學生來完成比較好,多聽一聽他們學習的感受,同時也能了解到學生本節(jié)課的學習程度,進而更好地把握學情,增強教學效果,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不要害怕“意外”的發(fā)生,因為它會使我們的課堂變得更加生動精彩。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