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麗
重拾被“重視”的情感
——對小學數學教學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一些思考
□王春麗
2015年11月18日,筆者在余姚市東風小學教育集團,非常榮幸地聆聽了俞正強老師的“平均數”一課。在這一課中,筆者實實在在地觸摸到了那個被教師常常掛在嘴邊,實則一直被忽視、被舍棄的真正的概念教學。因此,筆者不斷思考一個問題:小學數學教學中是否還有這樣的現象——好像被“重視”,實則被忽視?文章基于這樣的思路,闡述小學數學教學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小學數學;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對策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是新課改確定的小學數學教學核心目標之一。積極的情感、明確的態(tài)度、正確的價值觀是兒童從事各種實踐活動的巨大動力。強烈、穩(wěn)定的情感可以提高兒童認識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認識效果,促進兒童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的發(fā)展。
情感是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發(fā)展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在數學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對數學創(chuàng)造活動中獲得的喜悅,其實是從緊張的數學智力活動中得到的一種滿足感,以及在這一過程中得到的情感享受。這種喜悅能提高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有了良好的感情,學生就會感到數學學習是十分有趣的,而不會覺得是一種負擔。但是,并不是說情感對教學的影響都是正面的,學生對待學習的某些情感態(tài)度,常會對教學產生負面影響,如畏難不前的情緒、緊張不安的情緒、師生對立的情緒都會對教學產生消極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消除情感的消極影響,充分調動學生的情商因素,使學生態(tài)度積極、心情愉悅、思維活躍,這樣就可以高效率地進行課堂教學。
在當前的數學課堂上,基本上還是要求掌握知識和技能為主,對于 “情感目標”不重視,甚至是忽略的。很多教師更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對于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發(fā)展關注較少。主要原因有:①學校安排的課時少,要在相應的課時內完成知識、技能的教學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時間不夠;②學校主要以學生成績來衡量教師的教學水平,這就使得部分教師把學生成績的提高作為教學的唯一目標,從而忽視情感方面的培養(yǎng);③有些教師即使有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意識,但由于經驗不足和自身教學技能有限,培養(yǎng)過程中問題較多,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
1.給予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方法叫 “心理暗示”療法。例如,當身體出現輕微的不適時,有時會對自己說:“沒什么大不了的,很快就沒事了?!钡诙旃婢秃昧耍挥袝r對自己說:“遭了,我生病了?!钡诙旃嫔×?。身體其實很神奇,在一定范圍內,它有自主的調節(jié)能力。這里有一個因素就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就是 “心理暗示”。它暗示著自己是往好的或不好的方向發(fā)展,事實上也就真的如自己所愿了。
筆者班級的學生經常玩 “我愛數學”的游戲。游戲很簡單,就是規(guī)定一個數字,比如3,那么跟3有關的數字(如3、6、9、12、13……)都不能說,必須用 “我愛數學”這句話代替。在這個游戲里,最主要的就是用 “心理暗示”來告訴自己 “愛數學”,說著說著就真的愛上了數學。當然,這需要師生配合,才能不斷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2.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
學生常常有這樣一種經歷:因為喜歡某個老師而喜歡上他的課。這種愛屋及烏式的情感恰恰是任何一門學科包括數學學科情感培養(yǎng)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因此,教師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使自己擁有崇高的教育理想、教育信仰,有民主的作風,誠實正直、興趣廣泛,有耐性,有幽默感,尊重人,對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對人生有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具備廣博的知識,富有教學機智和教學智慧。在教學實踐中努力實現由 “教書匠”向“大師”的飛躍,然后才能在教學中用這些豐富的養(yǎng)分去滋養(yǎng)學生,使學生深深折服于教師的人格魅力。最簡單的,上課時教師要面帶微笑,給學生以親切感,即使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也不能把那種消極的情緒帶進課堂。
3.以情境創(chuàng)設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具有主觀性和體驗性等特點,它不像 “知識和技能”目標可以量化,可以通過傳授和訓練實現?!扒楦?、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實現需要體驗和感悟。學生要通過參與一定的任務與活動,在感知的基礎上產生體驗,在體驗的基礎上有所感悟,最后內化為自己的經驗。圍繞這個過程,教師的主要職責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學習情境,給學生一個學習任務,讓學生參與進來,并給予指導與幫助,促進學生經驗的形成與內化。
4.運用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
由于數學本身的學科特點,數學學習往往是枯燥的、乏味的,因此,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并,結合數學的學科特點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首先,要充分利用電腦、教具等多種輔助工具。例如,在 “對稱”教學中,先給學生呈現視頻 “美麗的大自然”,然后告訴學生:“今天咱們到大自然中尋找哪些是對稱的圖形,好嗎?”每個學生都想顯示自己的本領,他們認真尋找、踴躍發(fā)言:“有熊貓、青蛙、蝴蝶、葉子……”教師提問:“你們是怎樣找到的?”學生紛紛講述自己的方法:熊貓的眼睛、耳朵兩邊一樣,蝴蝶左右翅膀上的花紋一樣,對稱的兩邊是一模一樣的…… “怎樣來斷定這些都是對稱的?”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尋找驗證結果是否正確的方法。學生想出 “對折”方法后,教師按照這個方法來演示 “對折”。當課件動態(tài)顯示青蛙的左邊和右邊重疊時,學生情不自禁地鼓掌。他們?yōu)樽约旱陌l(fā)現自豪,更加興奮地投入到下一個學習活動中。運用多媒體的演示,不僅使抽象復雜的數學內容顯得更生動、形象、簡潔,而且在 “對折”的過程中沒有誤差,體現了數學的嚴謹性、科學性。
其次,要充分運用生活中的實例。例如,教學 “認識時間”時,教師先提問:“同學們,你們每天幾時上學?幾時回家?幾時睡覺?”全班學生都很感興趣,愉快地說出自己的作息時間。接著,教師因勢引導:“假如要畫一個鐘表,應該先畫什么?再畫什么?最后畫什么?”在師生合作畫鐘表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鐘表指針的相關知識,學生在想與說的過程中,欣賞自己,欣賞伙伴,感受學數學的樂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中獨特的美。
我們有時太過于急躁,太過于匆忙,一直踏著自己的腳步前行,學生在身后氣喘吁吁,而我們只一味地拽拉著,催促著,從來沒有停下腳步,擔心 “來不及”。這樣的一種狀態(tài),教師、學生能不累嗎?有的時候,我們真該停下來,以旁觀者的角度仔細觀察一下、思考一下,陪著學生慢慢行走,做做思想工作,鼓勵鼓勵,要是能讓學生都主動奔跑起來,豈不快哉?
[1]徐建.試析數學教學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有效達成[J].小學教學參考,2009,(2).
[2]李娟.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J].新課程(教研版),2009,(3).
[3]任粉定.數學教學中要注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J].新課程學習(小學),2009,(4).
(編輯:易繼斌)
G623.5
A
1671-0568(2016)09-0129-02
王春麗,浙江省寧波市姚江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