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康和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
“中國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的小說以明朗的語言、深沉的筆觸,通過對動物社會的描寫,揭示了動物的情感世界,并引人深思。學習沈石溪的作品,不單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積淀,更可以給學生注入積極的精神素養(yǎng)。為此,筆者以《最后一頭戰(zhàn)象》作引子,帶領學生跨入“沈石溪”的閱讀天地。
1.找入口,奠基調。
師:學了課文,戰(zhàn)象嘎羧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生:嘎羧曾經(jīng)非常威武。
生:戰(zhàn)象很善良很忠誠。
生:嘎羧重情重義。
師:若你跟隨村民們來到了百象冢,你會默默地對嘎羧說點什么呢?
生:嘎羧,你安好,我們會常常來看你的。
生:嘎羧,你真忠誠,戰(zhàn)士們會以你為榮的。
【設計意圖:這兩個問題,既是對課文主旨的梳理和總結,又是為下一步教學做鋪墊,萌動學生的心緒,為鏈接課內外閱讀做充分的準備,讓他們做到“眼中有象,心中有情”?!?/p>
2.找原文,跨思維。
師:請大家讀讀沈石溪的原著《最后一頭戰(zhàn)象》,對比一下課文,有哪些異同?
生:文句有改動。課文這樣寫——“一大群戰(zhàn)象,排山倒海般地撲向敵人,勢不可當”,而原著是“一大群象,排山倒海般地撲向敵人,戰(zhàn)塵滾滾,吼聲震天,勢不可擋。”
師:具體點說說。
生:原作多了兩個詞語,“戰(zhàn)塵滾滾”和“吼聲震天”。
師:你能從這兩個詞語中悟出點什么嗎?
生:戰(zhàn)爭場面浩大。
生:嘎羧勢不可擋。
生:嘎羧威武無畏。
師:帶著你們的新體會,讀原作吧。
師:再往下讀,你們還有其他發(fā)現(xiàn)嗎?
生:這一段文字被刪改了,“它已經(jīng)50多歲了,脖子歪得厲害,嘴永遠閉不攏,整天滴滴嗒嗒地淌著唾液;一條前腿也沒能完全治好,短了一截,走起路來躓躓顛顛;本來就很稀疏的象毛幾乎都掉光了,皮膚皺得就像脫水的絲瓜;歲月風塵,兩根象牙積了厚厚一層難看的黃漬。”
師:讀一讀原文,說說這是怎樣的戰(zhàn)象?(生品讀文句)
生:這頭戰(zhàn)象老了,沒有戰(zhàn)斗力了。
生:嘎羧老得相當可憐,似乎快要死去了。
師:想當初嘎羧多么威武,如今卻垂垂老矣,再是英雄,也敵不過時間的摧殘。同學們,再一次有感情地讀讀這段文字吧。
【設計意圖: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無非就是展示原文片段,引導學生類比、感悟和品讀,并發(fā)現(xiàn)原作中更為豐富更為寶貴的閱讀資源,調動起他們閱讀原文的興趣。同時,在自悟和幫扶中,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完成作品的穿越以及思維的飛躍?!?/p>
3.找作者,明背景。
師:大家應該知道《最后一頭戰(zhàn)象》的作者吧?
生:知道,是沈石溪。
師:你們知道沈石溪的相關資料嗎?
生:他最擅長寫動物了。
生:他在云南待了好多年。
師:云南號稱動物王國,沈石溪在云南生活多年,他通過細心的觀察,友好的交往,對動物產(chǎn)生了深厚情感,這也最終成為他的創(chuàng)造泉源。請看幻燈片(沈石溪與動物結緣簡要概述),了解沈石溪的創(chuàng)作背景。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就是幫學生推開一扇門,幫他們走出思維的框架,引發(fā)從“文內之意”到“文外之意”的思索,從而走進作者內心,體驗作品的真實內涵。】
1.圖片掃描,初識作品角色。
師:在沈石溪的筆下,不單有嘎羧,還有許多鮮活的動物形象,大家請看這組圖片。
(投影圖片:大象、鷯哥、黃狐、獵雕、大公狼。)
師:知道這些動物對應的是沈石溪的哪些作品嗎?
生:大象是《最后一頭戰(zhàn)象》的主角。
(其余動物,學生猜疑不定。)
師:請看這些書名,我們來猜一猜,連一連。
(出示《最后一頭戰(zhàn)象》《一只獵雕的遭遇》《退役軍犬黃狐》《鳥叔》《殘狼灰滿》)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的圖片掃描,有兩個目的,一是整體呈現(xiàn)沈石溪的作品系列,二是通過“猜一猜,連一連”,激起學生的探究好奇心和閱讀興奮點。同時,這組圖片的選擇也頗費心思,因為學生對沈石溪的相關資料并沒有太多積累,所以,立體呈現(xiàn)作品系列時,就選取了名稱和動物關聯(lián)較為緊密的作品,這既能滿足學生的成功感,又能給予他們一定的閱讀指引?!?/p>
2.美句欣賞,觸摸作品情感。
師:老師從這四部作品中各選了一段話,我們讀一讀,看看哪段話更讓你感動。
(從《一只獵雕的遭遇》、《退役軍犬黃狐》、《鳥叔》和《殘狼灰滿》中選取四段話,并列呈現(xiàn)出來。學生默讀。)
生:《一只獵雕的遭遇》中的這個片段讓我很感動,因為它寫出了金雕雪地撲狐的堅決和果敢。
生:《殘狼灰滿》中的這個片段讓我很感動,因為它寫出了灰滿的舍己為狼,偉大有擔當。
……
【設計意圖:“利用閱讀期待……拓展閱讀思維,提高閱讀質量”,課標如是規(guī)定,因此,從感動的段落作為入讀的開端,能瞬間吸引學生的注意,感受到動物世界里的真情,進而融入作品,引發(fā)共鳴,這就為整本書的閱讀布下極好的心理期待?!?/p>
3.專本閱讀,領略作品時空。
師:同學們,課前老師讓大家?guī)б槐旧蚴臅?,你們帶來了嗎?(生答?/p>
師:你們覺得該怎樣來讀這本書?
生:靜靜地讀。
師:對。不互相干擾,才能做到高效閱讀。
生:一邊讀書一邊圈畫。
師:是呀,不動筆墨不讀書。
生:從頭讀到尾。
師:說得真好,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F(xiàn)在,大家拿出文摘本和筆,開始靜靜地整本閱讀吧。
【設計意圖:整本閱讀是課標的要求,它有助于學生積累閱讀經(jīng)驗,發(fā)展語言,鍛煉思維,學習方法,感受閱讀的成功與快樂,進而內化為閱讀動力,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所以此環(huán)節(jié)既是閱讀方法的指導,又是堂上課外讀物的閱讀開端與示范?!?/p>
1.順延閱讀情緒。
師:嘎羧重情重義,灰滿有血有淚,金雕有膽有識,沈石溪的文字里,我們讀到了動物世界里的忠義和艱辛,這一切,令我們或感動或神傷或震撼。希望同學們在家里能靜靜地閱讀,讀整本書,讀整系列的書,與家人一同走進沈石溪為我們描繪的真情世界的美妙境地。
2.強調閱讀評價。
師:課后,還請帶著這兩份表格,參照相關指標,對自己及家人的閱讀行為作初步的評價,做到互相賞識,又相互監(jiān)督。
(1)派發(fā)“家庭親子閱讀卡”(時間、頁數(shù)、小感言)
(2)擬定“班級閱讀評價表”(自評、家長評、同學評、教師評)
3.撰寫閱讀感悟。
師:同時,兩周后和家人各交一篇讀后感,到時老師集中批閱,并將選取優(yōu)秀作品在班上張貼。
【設計意圖: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寫作內容與語言的重要來源,寫作則是語文能力的運用和展現(xiàn)。因此此環(huán)節(jié)就緊緊圍繞“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做文章,兼顧“三維”,注重“讀--思--寫--評”四結合,致力于讀寫訓練,提升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