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萍
(四川雅安市雨城區(qū)第一幼兒園 四川 雅安 625000)
淺談幼兒教師怎樣和家長溝通
鄭 萍
(四川雅安市雨城區(qū)第一幼兒園 四川 雅安 625000)
家長是幼兒園教師們的重要合作伙伴,那么幼兒園的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家長工作,與家長溝通是一門技術(shù),只有做好溝通工作,才能更好的提高幼兒園保教工作的質(zhì)量,促進幼兒全面的健康發(fā)展,它要求教師要具有全方位的知識技能,特別是家長工作,是幼兒園重要工作之一,要做好這項工作,應(yīng)該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見,家園共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也不容易,怎樣才能讓家長理解和接受我們,經(jīng)驗告訴我們,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尤為重要。
溝通;尊重;平等;合作;站在家長的立場
教師面對的不僅是千差萬別的孩子,而且還是千差萬別的家長。近年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隔代家長參與到了幼兒的教養(yǎng)中隔代家長在與教師溝通的時候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教師與隔代家長們溝通并不總是那么順暢,時常有溝通的困境產(chǎn)生,這些溝通困境有時嚴重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如:林林小朋友,在入園一周后,老師就觀察到他與其他孩子有不同,他不與同伴交流,獨自玩耍,不和同伴一起坐,在觀看動畫片時,他還會在教室內(nèi)哭鬧,爭對孩子的這些情況,教師在了解孩子情況后首先了解孩子們家庭狀況,家庭成長后得知,孩子從小到大都是外公,外婆帶,在家能與他們正常交流,還能做一些簡單的生活小事,在入我園前,已上過一年的幼兒園,而且老師也沒有告知過家長,孩子在幼兒園與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隨著年齡的增強,孩子的表現(xiàn)也出現(xiàn)問題,我們也逐漸尋求相應(yīng)的對策和策略,首先通過觀察,訪談的方法,與隔代家長進行交流,將我們看到的孩子情況即時反映給家長,引起對孩子的重視,抓緊時間給孩子進行治療,讓他能進快融入集體生活。
教師對幼兒的期望一般比較籠統(tǒng)而客觀,他們期望每個幼兒都能有所進步,身心得以健康成長。家長對孩子的成長往往是具體的,帶有明顯的定向性質(zhì),有時難免有主觀臆想的成分,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往往對孩子提出不切實際的期望。我們工作對象是幼兒,她們要關(guān)心照顧不是一個孩子,也不是幾個孩子,而是幾十個孩子。就難免顧此失彼,家長對幼兒們的關(guān)懷照顧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個體指向性,二是細致入微,然而一些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遇到某些問題的時候,雙方就可能會互相指責,產(chǎn)生分歧,如:教師將某次活動的照片發(fā)到QQ群里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教育情況時,家長只注重我們的孩子在照片中有沒有他(她)。教師關(guān)注我們孩子沒有,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期望往往是具體的,帶有明顯定向性,指向自己的孩子,這種關(guān)懷是非常細致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往往對孩子提出不切實際的期望。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一方對孩子管理嚴格,嚴中有愛,另一方則放縱,溺愛要想與家長溝通和諧,首先要有平時的仔細、認真、扎實的工作態(tài)度,要認真觀察幼兒,熟悉幼兒在各領(lǐng)域的發(fā)展、進步及存在的問題,否則,在與家長教流時免不了出現(xiàn)答非所問,離譜等現(xiàn)象,這樣就會失去家長對我們的信任,即使再說的天花亂墜也無濟于事了,家長也會從孩子對老師的真切感里體會到我們對孩子的愛,從而產(chǎn)生信感,拉進家園的距離。記得在一次活動中,有一個孩子不小心碰在小椅子上,把嘴唇磕了一個小口,嘴唇就有點腫了,吃中午飯的時候,孩子不想吃飯,老師就細心的教他怎么吃飯,鼓勵他并耐心的喂他吃,事后,孩子的家長不但沒有指責,反而對老師感言相,感榭老師對孩子的關(guān)心,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一定要仔細認真的關(guān)心愛護每一個孩子,有高質(zhì)量的工作做基礎(chǔ),和家長交流時才有自信,才能更好的溝通。
要掌握語言的技巧,首先要多站在家長的立場去觀察、分析問題,如果立場不對,表情跟言語自然就隨之而去了,當然,誰能理解幼兒園工作特別繁瑣,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又關(guān)系到免不了磕磕碰碰,當有不安全的事故發(fā)生的時候,作為孩子的老師應(yīng)該深感自責,多站在家長的角度去觀察分析問題,如:彬彬被抓了一丁點,如果站在家長的角度看這個問題,就是孩子臉上一輩子的傷痕,那就是大事,不可輕易忽視的,如果言詞不當或表情不好,就會招來不愉快。其次,掌握語言技巧,就要學會正確處理問題,并從家長的角色去體會家長的心情和需要,那就會很自然的理解家長的心情,處事的態(tài)度也會大不一樣,那么家園溝通就不會受阻。
總之,教師與家長更好的溝通,就需要我們?nèi)轿坏奶岣咦约旱乃刭|(zhì),把握好家長的心理,因人而異,對癥下藥,“多報喜,巧報憂”,那么大事就會化小,小事就會化了,教師與家長的關(guān)系就會越來越融洽,家長工作會更有成效,家園共育才能發(fā)揮最大的潛能,幼兒才能得到更全面的教育。
鄭萍,女,四川雅安人,四川雅安市雨城區(qū)第一幼兒園,教師,幼教高級。
G61
A
1672-5832(2016)11-02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