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誠 黃家鈿 王艷芳 張 茵 杜 宏 宋文芳 陳 維
(1. 寧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寧波 315000; 2. 浙江醫(yī)藥高等專科學(xué)校,寧波 315000)
?
葡萄酒中微量高錳酸鉀含量的測定
李誠1黃家鈿1王艷芳1張茵1杜宏1宋文芳2陳維2
(1. 寧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寧波315000; 2. 浙江醫(yī)藥高等??茖W(xué)校,寧波315000)
摘要:利用堿性氧化鋁對葡萄酒脫色后,用分光光度法對其中高錳酸鉀含量進行測定。在30 ℃、pH=8.5條件下,用4.0 g堿性氧化鋁對20 mL樣品進行振蕩脫色2 h,脫色率可以達到95%以上,此法的測定準確度較高。
關(guān)鍵詞:葡萄酒;高錳酸鉀;花色素苷;脫色
葡萄酒是指以新鮮葡萄或葡萄汁為原料,經(jīng)全部或部分發(fā)酵釀制而成、酒精度(體積分數(shù))大于等于7%的酒精飲品。高錳酸鉀在紅葡萄酒的釀制過程中,起到消毒器具,消滅葡萄雜菌的作用。由于高錳酸鉀溶液和紅葡萄酒顏色相近,有些不法的釀造廠在用酸味劑、甜味劑、著色劑配制假酒時,還會故意加入高錳酸鉀讓紅葡萄酒顏色滿足其色澤要求[1-3]。
中國食品協(xié)會GB2760-2011《允許葡萄酒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中規(guī)定,高錳酸鉀是可以作為葡萄酒中的添加劑的,其最大使用量為0.5 g/kg,但是至目前未發(fā)布針對葡萄酒中高錳酸鉀含量的殘留量標(biāo)準和測定標(biāo)準,國內(nèi)目前也無相關(guān)文獻記載[4-5]。
本文將堿性氧化鋁應(yīng)用于葡萄酒的脫色,再對高錳酸鉀分析檢測的條件進行研究。
1試驗部分
聚酰胺,A.R,國藥集團化學(xué)試劑;顆粒活性炭,A.R,南京佳力炭業(yè)有限公司;堿性氧化鋁,A.R,國藥集團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輕質(zhì)氧化鎂,A.R,上海統(tǒng)亞化工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葡萄皮紅色素,A.R,天津天康源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硅膠,A.R,青島海洋化工有限公司;高錳酸鉀,A.R,宜興市第二化學(xué)試劑廠;硼酸-硼砂緩沖溶液,0.1 mol/L,pH為8.7。
T6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zé)任公司);UV-245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有限公司);恒溫水浴振蕩器,金壇市金南儀器制造有限公司。
1.3.1高錳酸鉀標(biāo)準曲線的制作配制高錳酸鉀標(biāo)準溶液100 μg/mL:取高錳酸鉀3.2 g,加水1 000 mL,煮沸15 min,密塞,靜置2日以上,用垂熔玻璃濾器濾過,搖勻。
取在105 ℃干燥至恒質(zhì)量的基準草酸鈉約0.2 g,精密稱定,加新沸過的冷水250 mL與硫酸10 mL,攪拌使溶解,自滴定管中迅速加入本液約25 mL,待褪色后,加熱至65 ℃,繼續(xù)滴定至溶液顯微紅色并保持30 s不褪;根據(jù)高錳酸鉀的消耗量與草酸鈉的取用量,算出高錳酸鉀溶液的濃度。
取一定體積已知質(zhì)量濃度高錳酸鉀用蒸餾水稀釋至100 μg/mL。
分別取高錳酸鉀標(biāo)準溶液(10 μg/mL)0.00、0.10、0.20、0.30、0.40、0.50、1.00、2.00、3.00、4.00 mL到25 mL比色管。在525 nm下用分光光度法測定相對零管空白的吸光度,根據(jù)質(zhì)量濃度和吸光度的關(guān)系,繪制高錳酸鉀標(biāo)準溶液曲線。
1.3.2脫色條件對于脫色效果的影響配制一定質(zhì)量濃度的葡萄皮紅色素溶液,通過紫外分光色度儀在300~800 nm掃描得到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長,以此作為檢測波長值,根據(jù)對比脫色前后的吸光度值來衡量脫色效果。
(1) 脫色劑用量的選擇: 取20.00 mL葡萄皮紅色素溶液到100 mL具塞錐形瓶中,分別在溶液中加入5.00 mL硼酸-硼砂緩沖溶液和1.0~5.0 g堿性氧化鋁,放入30 ℃的水浴振蕩器中脫色2 h后,過濾,和脫色前的溶液的吸光度進行對比,得到脫色率。
(2) 脫色時間的選擇: 取20.00 mL葡萄皮紅色素溶液到100 mL具塞錐形瓶中,分別在溶液中加入5.00 mL硼酸-硼砂緩沖溶液和4.0 g堿性氧化鋁,放入30 ℃的水浴振蕩器中脫色1~5 h后,過濾,和脫色前的溶液的吸光度進行對比,得到脫色率。
(3) 脫色溫度的選擇: 取20 mL葡萄皮紅色素溶液到100 mL具塞錐形瓶中,分別在溶液中加入5.00 mL硼酸-硼砂緩沖溶液和4.0 g堿性氧化鋁,放入30 ℃、40 ℃、50 ℃的水浴振蕩器中脫色2 h后,過濾,和脫色前的溶液的吸光度進行對比,得到脫色率。
(4) 不同pH條件的選擇:取20.00 mL葡萄皮紅色素溶液到100 mL具塞錐形瓶中,分別調(diào)其pH為2.0、3.0、4.0、5.0、6.0、8.5、9.5、10.0,然后在溶液中加入4.0 g堿性氧化鋁,放入30 ℃的水浴振蕩器中脫色2 h后,過濾,和脫色前的溶液的吸光度進行對比,得到脫色率。
1.3.3樣品測定分別取不同品牌的4份20.00 mL葡萄酒到100 mL具塞錐形瓶中,在溶液中加入5.00 mL硼酸-硼砂緩沖溶液和4.0 g堿性氧化鋁,放入30 ℃的水浴振蕩器中脫色2 h后,過濾后以蒸餾水作參比,用“1.3.1”的方法測定高錳酸鉀含量,同時作樣品空白。
樣品中高錳酸鉀含量按式(1)計算
(1)
式中CKMnO4:葡萄酒中高錳酸鉀質(zhì)量濃度,單位μg/mL;A:樣品吸光度;A0:樣品空白吸光度;a:工作曲線截距;b:工作曲線斜率;20.00:取樣量,單位mL。
2結(jié)果和討論
按照“1.3.1”方法測定溶液吸光度,將高錳酸鉀質(zhì)量濃度作x軸,吸光度作y軸,繪制高錳酸鉀標(biāo)準溶液曲線。從圖1中可見,溶液中高錳酸鉀濃度和吸光度有良好的正比例關(guān)系。
圖1 高錳酸鉀吸收標(biāo)準曲線
2.2.1脫色劑用量的選擇從表1可知,隨著脫色劑用量的增大脫色效果也越明顯,用量太少脫色效果不明顯,當(dāng)脫色劑用量達到4.0g以后脫色效果就沒有顯著增加,這個脫色劑用量能夠使20.00mL葡萄皮紅色素溶液顏色明顯脫去,使檢測結(jié)果準確,而且當(dāng)脫色劑用量太多時則比較浪費。
表1 葡萄皮紅色素溶液不同脫色劑用量的脫色效果
2.2.2脫色時間的選擇實驗證明(見表2),脫色時間影響脫色效果,時間越長脫色效果越明顯,不過在2 h時脫色效果已經(jīng)明顯,因此綜合考慮,選擇2 h作為脫色時間。
2.2.3脫色溫度的選擇實驗發(fā)現(xiàn)(見表3),隨著脫色溫度提高,脫色率越高,但是影響不明顯,所以最后確定30.0 ℃為脫色溫度。
表2 葡萄皮紅色素溶液不同脫色時間的脫色效果
表3 葡萄皮紅色素溶液不同脫色溫度的脫色效果
2.2.4pH條件的選擇實驗證明(見表4),脫色pH的條件對最后的脫色效果影響很大,在酸性條件下,脫色劑對葡萄皮紅色素吸附較少;在堿性條件下,脫色效果明顯提高,在pH在8.5時,脫色效果最好。其原因主要是葡萄酒中的各類葡萄皮色素含有大量的酚羥基,pH的不同會改變其官能團和堿性氧化鋁之間的吸附能力,所以選擇在脫色時加入5 mL pH=8.7硼砂-硼酸緩沖溶液來調(diào)節(jié)pH條件。
表4 不同pH條件下的脫色效果
在不同樣品中加入一定量的高錳酸鉀標(biāo)液,按實驗步驟測定其中高錳酸鉀含量,計算回收率,由表5可知,高錳酸鉀的回收率為95.2%~101.2%,表明本法的測定準確度較高。
表5 回收率試驗結(jié)果
3結(jié)論
(1)堿性氧化鋁對葡萄酒有良好的脫色性能,可以用于高錳酸鉀測定的葡萄酒脫色。
(2)脫色的最佳條件:在30 ℃,pH=8.5條件下,用4.0 g堿性氧化鋁對20 mL樣品進行振蕩脫色2 h,脫色率可以達到95%以上。
(3)溶液pH直接影響脫色效果,在酸性條件下,脫色劑對葡萄皮紅色素吸附較少;在堿性條件下,脫色效果明顯提高,在pH在8.5時,脫色效果最好,使高錳酸鉀的測定更為準確。
參考文獻:
[1]楊華梅. 聚酰胺吸附-碘量法測定葡萄酒中二氧化硫殘留量[J]. 職業(yè)與健康, 2008,1:23-24.
[2]鄒建宏,乙小娟,劉強,等. 進口葡萄酒二氧化硫殘留量檢測標(biāo)準和方法[J]. 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 2004,24(1):17-18.
[3]楊振宇, 倪昕路, 蔡宜之. 紅葡萄酒中亞硫酸鹽的快速檢測[J]. 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0,20(9):2339-2340.
[4]李鳳. 脫色對紅葡萄酒中還原糖測定的影響[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07,35(10):2835-2836.
[5]李春華,陳炳燦,唐洪. 高錳酸鉀褪色分光光度法測定工作場所空氣中硫氫化鈉[J]. 環(huán)境衛(wèi)生學(xué)雜志,2012,2(6):296-299.
The Determination of Potassium Permanganate in Wine
LI Cheng1, HUANG Jiadian1, WANG Yanfang1, ZHANG Ying1,
DU Hong1, SONG Wenfang2, CHEN Wei2
(1.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Ningbo 315000, China;
2.Zhejia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Ningbo 3150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for decolouring the wine by alkaline alumina, the content of potassium permanganate was determined by spectrophotometry.The decolouring condition was in 30 ℃ and pH=8.5, 4.0 g alkaline alumina was used to decolour the solution for 2 hours, and the decolourization ratio was above 95%, and the accuracy of this method was high.
Key words:wine; potassium permanganate; anthocyanin; decolour
作者簡介:李誠(1983—),男,講師。主要從事衛(wèi)生檢驗研究。E-mai:bigbox111@126.com
基金項目:寧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校級課題項目(XKY201311)
收稿日期:2015-08-01
中圖分類號:TS 261.4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46X(2016)01-00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