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闖 趙鳳蓮
(西安汽車科技職業(yè)學院,西安 710038)
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周 闖 趙鳳蓮
(西安汽車科技職業(yè)學院,西安 710038)
為使學生走出學校后更快適應就業(yè)崗位,滿足企業(yè)需求,以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課程為例,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拉近高職學生與就業(yè)崗位的距離,實現(xiàn)高職教育培養(yǎng)高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的目標,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實踐操作技能,被社會認可。為更好地解決課堂教學過程中教與學脫節(jié)、學與用分離的弊病,作者結合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做法,闡述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的價值所在。
液壓與氣壓傳動 理實一體化 高職教育 課程標準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能做到理中有實,實中有理的有機結合,這種結合呈現(xiàn)出高職教育最為典型的模式結構,使學習內容任務化、學習對象角色化、操作任務項目化,教學目標明確、設計思路清晰、教學過程生動、教學評價的案例化、教學資源鏈接網絡化的特點,依據以能力培養(yǎng)為本位、在職業(yè)情境中展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原則,對理實一體化教學設計提出具體建議。
液壓與氣壓傳動工作介質是油或壓縮空氣,控制元件實現(xiàn)能量的傳遞和轉換,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靈活性等許多優(yōu)點。廣泛應用在交通運輸、工程機械、礦山機械、農業(yè)機械等領域。目前社會需要大量的液、氣壓應用工程技術人員,高職院校重要任務之一是培養(yǎng)掌握機、電、液、信一體化的知識和技能的人才。
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1)理論性強。各元件的工作原理較為抽象,缺乏實訓、實驗環(huán)節(jié)很難理解;(2)技術性強。不進行實訓很難掌握的課程;(3)研究性強。適合探討性授課。根據這些特點,培養(yǎng)出的人才既要動腦 ,又會動手,必需探索出一套新的教學模式。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老師的主導作用,使課堂教學現(xiàn)場化。解決理論與實踐相脫節(jié)的現(xiàn)象。理實一體化教學反應的就是把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將教師的理論講解、動畫演示、操作示范、學生的回路搭建、元件拆裝訓練、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等融為一體,做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
3.1 液壓與氣壓傳動實驗室的建設
要實現(xiàn)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最重要的是要有實訓教學設施,構建理實一體化電教室,配備投影和電腦。同時利用企業(yè)廢舊設備上的液壓元件當教具,進行結構剖切達到認知學習的目的。也可供學生動手拆裝、分析其結構原理。經過前段時間的考察和招標,最終與杭州亞龍教學用具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液氣壓傳動技術實驗室的建設。
3.2 液壓與氣壓傳動理實一體化教學的特點
理實一體化教學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的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理中有實、實中有理的有機結合,教學環(huán)節(jié)相對集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教中學、學中做、做中會,豐富了學習內容,強化了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使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體現(xiàn)學習環(huán)境的現(xiàn)場性。突出學生技能的培養(yǎng),能充分調動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朔寺犞袑W、看中學的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獨立探索為主,教師啟發(fā)、點撥為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的過程,最大限度地組織學生親歷探究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從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成為探索學習的主人。理實一體化教學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先理論后實踐的框架結構。在講授專業(yè)理論知識的同時,強化學生操作技能的訓練,該教學模式符合高職教育的要求。
3.3 液壓與氣壓傳動理實一體化教學要求
高職院校通過整合教師隊伍、課程體系、專業(yè)建設、實驗設備等集聚教學資源,專業(yè)建設工作是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核心部分,故在此基礎上,結合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的特點對其理實一體化教學提出以下幾點要求。
(1)教師在液壓與氣壓傳動理實一體化教學中應起主導作用,教師除具備理論教學能力外,務必要有較強的操作技能。因此,打造一只具有良好師德、豐富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是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的基本要求。要求教師不僅要精通各類液壓元件的結構、原理,而且要能勝任元件的拆裝實訓任務,還要具備必要的液、氣壓傳動回路維修技能。
(2)液壓與氣壓傳動教材應適應理實一體化教學現(xiàn)狀,既要有豐富的液壓與氣壓傳動理論基礎知識,又要有液氣壓元件的拆裝和回路故障分析、排除等相關內容。通過典型回路分析,使學生觸類旁通,加深對液氣壓回路原理的理解,并掌握故障排除方法。
(3)液壓與氣壓傳動是機械設計及自動化專業(yè)和機電一體化專業(yè)的必修課,要求教師準備的課件、教案、實訓任務必須與教材、課程標準有機統(tǒng)一,務必符合課程大綱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善。并要有支持課程教案的其他相關教學資料,如動畫、圖片、實物、剖切件,液氣壓原理圖等。
(4)安全教育是液壓與氣壓傳動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牢固安全意識,學生在拆裝液氣壓傳動元件和搭建各種液氣壓回路時務必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嚴禁違章和違紀行為。
液氣壓傳動理實一體化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更為有效的新的教學方法,這種新穎的教學方法極大地解決了高職院校學生對理論課缺乏興趣和動手實踐能力較差的普遍現(xiàn)象,提高了對課程的學習熱情。
3.4 液壓與氣壓傳動理實一體化教學設計
液壓與氣壓傳動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即為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過程。將理論知識、實驗設備等教學內容有機整合,利用講授、實訓指導操作等教學形式得以實施,再將理論傳授、實踐能力培養(yǎng)和素質教育融為一體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最終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因此要求課程中每一個教學任務均由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兩部分內容組成。
以機電一體化專業(yè)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為例,探討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的設計。理實一體化教學由理論講授、原理演示、操作示范、學生操作訓練、回顧總結評價等環(huán)節(jié)組成,不是簡單的理論和實踐的堆砌,而是理論—演示—實踐的教學。所以,教學過程設計是上好課的關鍵,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講授和示范性操作、分組訓練、動手操作、現(xiàn)場指導、方法糾正等等。教學過程設計從以下幾點加以考慮。(1)教學準備:教師和學生。(2)教學內容設計:先理后實、先實后理等,內容編排詳細,條理清晰。其中,①理論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包括講授內容、授課形式、課時分配等;②實訓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包括任務設計、演示、操作指導、課時分配等。(3)教學組織實施,包括學生分組、設備配置、限時完成、注意事項等。(4)課堂教學小結,包括學生總結、教師歸納、明確重點、難點。(5)鞏固實踐練習,包括學生創(chuàng)新設計、試驗驗證等。(6)總結評價,包括學習效果、知識、能力、素養(yǎng)、安全等。
高職院校學生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學習新知識能力較差,但其形象思維和實踐動手能力較強。利用這一特點,應堅持以人為本、有教無類的思想,充分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加大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力度,采用實體示范直觀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式思維,重燃其學習興趣。通過直觀式教學,使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本質是通過整合一系列教學資源,再通過教師的講授使學生掌握理論知識提高操作技能,完成實踐—理論—實踐的教學,將學生培養(yǎng)成專業(yè)技術方面的應用型人才。
液壓與氣壓傳動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內容,而傳統(tǒng)考試過分注重對書本理論知識的考查,而忽視對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考查。因此不能全面、精確地考查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明顯違背目前教學改革的目的。因此將實訓學習過程、創(chuàng)新思維設計融入理實一體化教學的考核評價體系中顯得尤為必要。
5.1 考試內容的改革
考試內容務必符合液壓與氣壓傳動的課程大綱要求,不得超出標準規(guī)定的范疇。在滿足課程大綱要求的前提下??疾閮热菖c課程特點要緊密結合,考查學生對液氣壓傳動基本原理的理解,能否熟練、靈活地構建液氣壓回路,能否應用液壓與氣壓傳動的理論知識快速解決實訓中的實際問題,能否具備創(chuàng)新設計的能力。防止學生僅靠死記硬背應付考試,防止學生只重視理論知識而輕視實踐,考查內容的改革應圍繞創(chuàng)新性思維和工程實踐能力展開。
5.2 考試方法的改革
(1)多樣化的考試形式??荚噾推綍r考核和期末考試相結合,平時考核含作業(yè)、考勤、課堂提問、參與實訓互動等多種學習形式,督促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增強考試時間的彈性。期末含試卷和試驗。例如,實踐能力的考查采取開放式考試,即教師只給出實驗題目、實驗目的與實驗要求,學生根據掌握的液壓與氣壓傳動的理論基礎知識,小組合作選擇液氣壓元件并初步搭建液氣壓傳動回路,最終將設計方案交由教師審核,經教師批準后再連接液氣壓回路、故障測試和排除,最后交出實驗報告。
(2)加強過程學習考核。液壓與氣壓傳動理論實踐與態(tài)度一體化的考核評價體系中,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和動手實踐能力的考核。同時將個人學習態(tài)度也應作為考核指標之一(占30%),即平時作業(yè)成績、出勤率、回答問題積極性等內容也應納入考核比例。只有在理性、公正、科學、客觀的前提下,考試結果才能為液壓與氣壓傳動的后續(xù)教學活動提供更加科學、精確、可靠、定量的反饋,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更加優(yōu)秀的人才。
[1]彭運均.論高職院校的內涵建設[Z].三一工學院內部資料,2009.
[2]徐建高.高職理實一體化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1,(5):91-92.
[3]石偉平.實踐導向職業(yè)教育課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楊德明.中等職業(yè)學校變革的必由之路[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9,(10):36-37.
[5]譚南周.企業(yè)實踐:促進專業(yè)教師專業(yè)化成長[N].中國教育報,2007-04-03.
[6]李云會.教學技能修煉策略[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ransmission
ZHOU Chuang, ZHAO Fenglian
(Xi’an Auto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Xi’an 710038)
In order to make the students out of school after quickly adapt to job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the technology of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ransmission course as an example,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closer distance, implementation of training applied high skill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goals, make students master more practical skills, recognized by society.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ourse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learn and to use the drawbacks of separation,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expounds the value of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ethod.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ransmiss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tegr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