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增
*本文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課題《中國共產黨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1JD710010)
2016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歷史上的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進行集體學習,這是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的第31次集體學習,也是自2002年正式形成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制度以來的第108次集體學習。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制度化,是黨的建設的一項重要制度創(chuàng)新,是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形成長效機制的重要標志。制度建設對學習型政黨建設具有至為關鍵的重要意義,必須貫穿于學習型政黨建設的各領域和全過程,實現(xiàn)學習型政黨建設的制度化。
首先,建立健全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學習制度是學習型政黨的重要標志。將黨的學習制度化,使黨的學習走上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和全員化,是黨的學習成熟、定型,建設學習型政黨的內在要求。學習型政黨建設,就是要使學習成為黨的基本屬性和存在形式。這就需要以黨的制度建設為根本保障,全力推動黨組織從“重視學習”向“學習型”轉變,通過建立嚴密的學習制度和完善的學習機制,培育和激發(fā)黨組織內在的學習動力,使學習成為黨的基本存在形式,保證黨的學習的經?;⒖茖W化。把學習的任務以制度的形式固化為黨的共同遵循、外化為黨的一致行動、內化為黨的基本屬性。從此種意義上講,有沒有建立健全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學習制度,是衡量一個黨是不是學習型政黨的重要標志。
其次,學習制度的科學化關系著學習型政黨建設的科學化水平??茖W的制度是事業(yè)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證。學習制度也是一樣,要體現(xiàn)規(guī)律性,實現(xiàn)科學化,才能真正促進學習型政黨建設,提高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當前,許多黨組織缺乏科學識別、選拔、考核人才,學習資源投入、學習效果考核、學習反思、反饋、共享互動的機制。重學歷、輕能力;學習培訓只講聲勢,不求實效;存在只講灌輸,不講疏導,學用脫節(jié)的現(xiàn)象,不僅影響了黨的學習的聲譽,而且削弱了學習效果。建設學習型政黨將以系統(tǒng)論、控制論、信息論和最新的學習教育研究成果為指導,努力建立健全一套科學的學習機制,才能不斷推進學習型政黨建設的科學化水平??傊?,科學的學習制度,一要體現(xiàn)學習的規(guī)律,將現(xiàn)代學習理論融匯其中;二要體現(xiàn)黨建的規(guī)律,將我們黨在自身建設中取得的最新成果融匯其中;三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管用有效;四要盡量降低制度實施的成本,做到惠而不費。
再次,管用有效的學習制度是學習型政黨建設的根本依托。建立和完善促進、保障學習的長效機制,對推動學習型政黨建設具有根本性意義。學習不可放任自流,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必須建立健全一套科學、完善、有效的學習制度,做到用制度管學習、促學習。激勵出活力,約束出規(guī)范。學習型政黨建設的關鍵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學習的激勵約束機制,依托制度建設保證學習的長久性和長效性。在學習型政黨建設中,管用有效的學習制度與思想教育、道德規(guī)范相比,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和穩(wěn)定性。學習的領導、組織和管理,要靠制度來強化和推動;學習的理念、風氣和方法,要靠制度來引導和規(guī)范;學習的途徑、載體和形式,要靠制度來鞏固和保證;學習成果的轉化運用、學習的實際成效、人民群眾的滿意程度,也要靠制度化手段來檢驗和評價。可以說,制度建設貫穿于學習型政黨建設的各領域和全過程。
首先,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是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的重要制度創(chuàng)新。中央政治局的集體聽課學習,發(fā)端于1986年中南海的法制講座,正式形成于黨的十六屆中央政治局。2002年12月26日,在毛澤東誕辰109周年的紀念日,十六屆中央政治局正式開啟了第一次集體學習。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為了適應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為了更好地承擔起黨和人民所賦予的重任,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學習。除了自學以外,中央政治局還要進行集體學習?!薄斑@要作為一項制度長期堅持?!弊源耍醒胝尉旨w學習制度式正式形成。自2002年12月第一次集體學習迄今(2016年5月),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已進行108次,其中十六屆中央政治局44次,十七屆33次,十八屆(迄今)31次,14多年來,集體學習從未間斷,平均45天進行一次集體學習。
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制度是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的重要制度創(chuàng)新。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具體組織實施,基本上由中央辦公廳牽頭組織,中央政策研究室確定選題,交由相關部委、科研機構完成具體工作。選題著重于重大現(xiàn)實問題和長遠的戰(zhàn)略問題。全國各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匯聚中南海,在兩小時的“特殊課堂”中展現(xiàn)“最高講師”的風采。話題中體現(xiàn)著強烈的問題意識,學習中透露出治國理政思路和方略。從講課內容的確定,到“最高講師”的選定,從講課的時間、地點安排,到授課方式的要求等等,都形成了一系列基本的指導原則和操作規(guī)范。黨中央帶頭學習,學習內容緊扣治國理政面臨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在學習中開闊視野、增強能力。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引領全黨學習之風,是黨中央為全黨樹立的重視學習、善于學習的榜樣,在建設學習型政黨中起領導和示范作用,有力帶動了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有利于在全黨創(chuàng)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建設。
其次,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是促進學習型政黨建設的重要制度保障。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是對縣級以上在職領導干部學習教育活動的制度規(guī)范,是建設學習型領導班子,促進學習型政黨建設的重要制度保障。改革開放以來,黨委中心組學習逐步成為領導干部理論學習的重要形式,并于黨的十六大后不斷向制度化、規(guī)范化邁進。在不斷推進學習型政黨建設的過程中,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逐步健全與完善,建立起學習管理的長效機制。
黨委中心組是全國17余萬個基層黨委學習的核心組織。由黨委書記擔任中心組長,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在實踐過程中,形成了學習考勤制度、檔案制度、交流匯報制度、考核制度等一系列嚴密有效的學習管理制度,保證學習的質量。黨委中心組由以書記為組長的黨委領導班子成員組成,是各級黨的機構開展學習活動的主持者和推動力量,應當在學習型政黨建設中走在前面,努力成為建設學習型政黨的精心組織者、積極促進者、自覺實踐者。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是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在職學習的重要制度,為建設學習型政黨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再次,黨員、干部學習培訓制度逐步健全,常態(tài)化、多樣化的學習培訓正在全黨有條不紊的推行。它是為了提高干部的政治、業(yè)務素質和經營管理能力而對黨員干部采取有組織、有計劃地培養(yǎng)和訓練的制度,以建立一支忠于馬克思主義,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德才兼?zhèn)涞狞h員干部隊伍。在日常學習、脫產學習、崗前培訓、晉職培訓、業(yè)務培訓、理論培訓等方面都做出了科學、實效的制度性規(guī)定。
總之,只有依托制度創(chuàng)新推進學習型政黨建設,才能持續(xù)激發(fā)黨員和黨組織思學、尚學、勤學的內在動力,形成學習型政黨建設的長效機制。
首先,建立科學完善的考核評價機制,為推進學習型政黨建設提供有力抓手。建立相應的激勵制度,為廣大黨員干部勤奮學習營造良好的制度環(huán)境,提高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注重選拔那些理論素養(yǎng)高、學習能力強、學用結合好、善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干部,形成注重學習的用人導向,引導廣大干部把興趣、心思、精力放在學習上、放在干事創(chuàng)業(yè)上,真正做到學習和使用有機結合。在領導班子集體考核和個人考核相結合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對領導干部個人學習情況的考核,建立和完善科學、系統(tǒng)、量化的考核指標體系,構建有效的學習效果評價機制,全面客觀地掌握和衡量每一位領導干部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質量。推進學習型政黨建設,還必須跳出學習看學習,將學習效果評估納入選人用人制度,把學習的考核結果納入領導干部綜合評價體系,作為考核選拔任用領導干部的重要依據(jù),讓認真學習、善于學習、學有所成的人得到認可,得到使用。
其次,著力探索學習成果轉化機制,建立學習工作一體化的制度平臺,是學習型政黨建設的目標指向。學習的目的全在于應用。只有不斷把學習成果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形成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的良性循環(huán),才能使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見實效、上水平。要堅持學習理論與運用理論、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相統(tǒng)一,推進問題式學習、質疑式學習、互動式學習、研討式學習、反思式學習的制度化,通過集體交流、媒體宣傳、信息反映等形式,促進學習教育成果及時運用于黨政決策中,促進學習教育成果及時轉化為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能力。
再次,建立健全學習保障制度,為學習型政黨建設搭建良好的平臺。要大力推進學習培訓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軟、硬件”實力,完善學習保障機制,為學習型政黨建設多方搭建平臺,為黨員干部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充分發(fā)揮黨校、行政學院、講師團和國民教育體系,在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中的重要作用。黨校、行政學院、干部院校是干部教育培訓的主渠道、主陣地,在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中擔負著重要職責。黨和國家在辦好中央黨校和國家行政學院的同時,先后建立了井岡山、延安、浦東、大連高級經理學院等培訓基地;并運用電視和信息網(wǎng)絡等現(xiàn)代化手段,推進農村遠程黨建教育網(wǎng)絡建設。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院校和各類干部教育培訓機構在教學培訓中,要更加突出黨性鍛煉和黨性修養(yǎng)的分量,更加注重對廣大學員政治品質和道德品行的教育,更加強化對黨員干部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為推進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對單位而言,要不斷加大投入,保證學習經費、配套學習設施。建立完善活動室、閱覽室、計算機網(wǎng)絡等學習平臺,確保學有陣地;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黨員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等社會教育資源,形成資源共享、共同提高的開放式學習格局。
最后,完善學習的過程管理機制,推進學習型政黨建設的系統(tǒng)工程。強化學習的過程管理,建立集體學習考勤制度、個人學習檔案制度、學習成果匯報交流制度等,做到個人學習有計劃、集體學習有考勤、集中研討有記錄、學習成果有檢查,確保學習不走過場。在黨員干部培訓方面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用什么、學什么”的原則,制定黨員教育的長期規(guī)劃和短期計劃,明確教育培訓要達到的目標、內容、方式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黨員教育培訓目標體系。做到年初有部署安排,平時加強督促檢查,季度分析匯報,年終總結講評。
綜上所述,將黨的學習制度化是建設學習型政黨的內在要求。建立健全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學習制度是學習型政黨的重要標志;學習制度的科學化水平決定著學習型政黨建設的科學化水平;學習制度具有全局性、穩(wěn)定性、長期性,對學習型政黨建設具有根本性意義。必須建立健全科學完備、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學習制度,把學習的“軟任務”變成“硬約束”,把原則性要求變成操作性措施;由抓活動向促常態(tài)轉變,由務虛向務實轉變;用剛性制度給學習塑“型”。建立健全學習管理、考核、成果轉化、保障的制度機制,解決好學習的時間、內容、目標、責任和獎懲激勵等問題。在認真完善黨組織集體學習、調查研究、黨員個人自學、專題研討、學習考核和成果轉化等經常性制度同時,要不斷總結新鮮經驗,并及時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努力形成內有動力、外有壓力的有效機制,推動學習型政黨建設的科學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