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亮,何帆,羅吟吟
(1.云南民族大學教育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3.云南民族大學民族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500)
?
“小組討論”在昭通市基礎教育中的實踐研究
孟亮1,何帆2,羅吟吟3
(1.云南民族大學教育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3.云南民族大學民族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在西部地區(qū)基礎教育階段學校中,實施小組討論教學模式的地區(qū)不多,昭通市自2011年推行內涵發(fā)展項目以來,在全市基礎教育段部分學校實施了類似于小組討論教學模式。現(xiàn)對昭通市小組討論教學模式實施的經(jīng)驗、面臨的問題進行總結,可為西部地區(qū)同類學校的發(fā)展提供借鑒與展望。
關鍵詞:小組討論;內涵發(fā)展;西部地區(qū);問題與展望
本選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云南省昭通市鳳凰中學,在內涵發(fā)展項目的指引下,自2011年來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形成類似于小組討論的“三分教育”課前管理模式和“三課五環(huán)節(jié)”互動課堂模式,這兩種模式分別類似于小組討論的“課前”與“課后”,在此對其新型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實施的經(jīng)驗、面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為西部地區(qū)同類學校的發(fā)展提供借鑒和展望。
1昭通市鳳凰中學課堂教學的課前準備工作
在新課改背景下,學校的教學情況不斷在變化,教師需要不斷學習與探究,接受和領悟新的教學理念,要想有一個高效課堂,課前準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昭通市鳳凰中學結合學生掌握數(shù)學知識的實際情況,在教學改革中不斷地實踐和探索,根據(jù)馮恩洪教授的指導,嘗試著特色的課前教育管理模式——“三分教育”模式,對班級進行分層差異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分類指導教學,有了這樣充分的課前準備,課堂的高效就有了保證。
在實施這種課前管理模式之后,教師發(fā)現(xiàn)這種教學方式的確使學生的成績得到明顯提升,并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實踐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2昭通市鳳凰中學課堂教學的課上教學模式
鳳凰中學的“三課”是根據(jù)課堂教學內容的不同分為新授課、復習課、試卷講評課三種類型的課程;“五環(huán)節(jié)”是根據(jù)教學流程要求分為目標出示、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成果、測評反饋五個方面。將以上課堂教學概括為“三課五環(huán)節(jié)”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為方便在課堂上教師進行有效操作,制定課堂教學五環(huán)節(jié)評價標準。
3昭通市鳳凰中學課堂教學評價與效果
3.1評價。針對每次課堂教學的效果如何,并作為今后教學的借鑒與參考,鳳凰中學中層領導小組,采取“隨時進課堂”的方法,在不通知教課老師的情況下,推開門進入教室現(xiàn)場觀察,并拿著評價表記錄課堂表現(xiàn),下表是課堂教學評價表中的詳細內容。
教學目標:1.能根據(jù)學生層次確定學習目標,目標明確具體。2.每節(jié)課將目標板書于黑板左上角。教學內容。3.根據(jù)學生層次確定教學內容,合理使用課程資源,靈活用教材。4.很好覆蓋重點,容量適度,有效突破重難點,根據(jù)學生層次決定教學進度。學習流程。5.導入:教師(或主持人)有效的導入,注重情景設置,課堂氣氛和諧民主,導學問題緊扣目標。6.自主學習:根據(jù)導學案學習有深度,有基本勾畫或者落實在自學本上,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預習、自主學習全員參與。7.合作學習:小組角色分工、任務分解有效,組織有效,討論熱烈,同伴之間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有效完成任務。8.展示交流:展示充滿自信,積極踴躍,自然大方,聲音洪亮,展示脫稿有互動,展示形式多種多樣(如歌舞,相聲)。9.展示交流:每個小組有固定展位,充分利用教師的展示空間,前后黑板充分利用,提倡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展示面廣。10.展示交流:板書字跡工整,版面美觀,板書速度快,體現(xiàn)小組活動多樣性,趣味性、實效性,體現(xiàn)競爭性、對抗性。11.點撥提升:教師根據(jù)學習狀態(tài),結合學業(yè)水平測試要求,根據(jù)不同層次進行點撥與提升。12.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活動時間不得低于25分鐘,教師講授不得超過10分鐘,滿堂灌為0分。13.各科根據(jù)不同課型流程進行課堂教學。
學習效果:14.導學環(huán)節(jié)銜接緊密,過渡自然,時間控制合理,教學任務按時完成,教學目標達成。15.學生積極性高,課堂氣氛活躍,學習動機達到激發(fā),思維活躍,多種感官共同參與,愉快獲得新知。16.學生能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獲得發(fā)展。學習評價:17.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加分等形式的及時性評價,強調團隊評價,捆綁促進,評價方式多元化,形成科學評價機制。當堂檢測:18.根據(jù)課堂教學內容設計典型的當堂檢測題,題目體現(xiàn)學科特點,難度有梯度,符合學生層次。19.當堂檢測時間不得少于5分鐘,當堂檢測,當堂反饋。輔助手段:20.白板、教具等輔助手段的運用,雙色筆,自學本。21.學習流程和聽課記錄,意見反饋。
3.2效果。鳳凰中學實行“小組討論”課改將近5年的,取得非常顯著的效果,中考升高中入學率已從2011年36%上升如今的59%的,獲得大小知識競賽獎項幾百余份,教師幾十余人被評為先進教師。越來越多的學校請鳳凰中學到他們學校開展講座,或者親自來到鳳凰中學學習參觀,這些都是對鳳凰中學課程改革的肯定。
4問題與對策
鳳凰中學在課改后教學效果上取得不錯的成績,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一些問題。1.有些問題沒有討論的價值;2.小組討論前沒有給學生留固定時間獨立思考;3.小組討論各自獨白嚴重;4.小組討論成為少數(shù)精英是對話;5.小組分工不明確。
5展望
昭通市鳳凰中學實行課改已有五年時間了,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類似“小組討論”的課改已經(jīng)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成果,雖然還有一些問題的存在。我們也看到了,鳳凰中學將先進學校的理念引進自己學校中,包括山東杜郎口中學以及上海建平中學,還有基礎教育專家——馮恩洪,現(xiàn)場蒞臨指導改革等等。這是一個西部農(nóng)村學校成功施行“小組討論”改革的案例,現(xiàn)在在西部也包括東部,大大小小的學校來鳳凰中學參觀學習,都希望把這種成功的改革成果引進在自己的學校中,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西部農(nóng)村基礎教育學校的新課改將會全面實行,甚至將會出現(xiàn)在以高考為壓力的高中課堂。
參考文獻:
[1]魏琳琳.論分組學習對初中數(shù)學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J].學周刊,2013(35)
[2]張喜萍,韓清林,楊紅.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背景的教師知識結構優(yōu)化途徑探討[J].教育研究,2008(8).
[3]呂英軍.學習策略與學習策略教學[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4(03).
[4]鄭國民,尹遜才.對語文課堂教學小組討論問題的思考[J].語文建設,2006.
中圖分類號:G527.2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6-0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