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250013)
知識管理視角構建檔案管理模式探析
胡博(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250013)
本文通過分析知識管理和檔案管理的聯系和區(qū)別,提出了從知識管理的角度,結合信息化的手段,構建檔案管理模式的思路。
知識管理;檔案管理;管理模式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9.038
在企業(yè)的正常運行過程中,實施知識管理,集中集體智慧,促進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有效共享,進而提升企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及應變能力。通常而言,知識管理包括知識庫的設置、員工之間的知識交流、內部知識環(huán)境的建立以及知識資產管理等方面。
1.管理的對象不同
檔案管理的對象是文檔和實物,管理的文檔屬于顯性知識的范疇;知識管理的對象是知識,包括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在企業(yè)中的分布是相對平衡的,所以兩種知識都必須得到相同的重視。
2.使用的工具不同
檔案管理主要是按照類別歸檔和提供利用;知識管理除了目錄查閱,還包括多維度屬性搜索、知識地圖的應用,以及隱性知識的管理工具。
3.IT應用的側重不同
檔案管理更強調歸檔存儲和管理的便利性;知識管理更強調使用,是信息化的升華。
4.管理的手段不同
檔案管理主要是對文件和實物的存儲管理;知識管理是一個體系,要確定企業(yè)的目標,還需要組織、流程、績效的支撐。
5.管理的特點不同
檔案管理更強調對文件、檔案進行嚴格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知識管理則鼓勵一種較為寬松、便于創(chuàng)新的管理體。
1.數字化和標準化
新產生的文件,主要指組織在生產和經營管理、市場開發(fā)、科研、商務、投資等活動中形成的各類過程文件、結果文件、來往文件等,全部即時的存入統(tǒng)一文檔控制平臺信息系統(tǒng)中,改變個人在工作中形成的各類文件私存不歸檔與不存入文控系統(tǒng)的習慣,實現新產生文件的全面數字化。存量文件,對不能進行內容檢索的各類非數字化文件(紙質或TIF格式等文件),通過掃描及OCR識別技術進行轉化,實現所有存量文件的數字化。
對以上數字化文件統(tǒng)一編碼規(guī)則,錄入關鍵屬性信息,全部納入統(tǒng)一文控系統(tǒng)中,確保文件管理的信息化和標準化。
2.建立搜索引擎,實現智能搜索
通過建立組織內部的搜索引擎,實現“企業(yè)百度”功能,實現用戶對檔案或知識的“秒搜”,可對組織多年積累下來的各類數據進行檢索,尤其是對掃描文件,甚至是圖紙資料等非結構化文件的內容穿透檢索,滿足經驗和知識復用的目的。
3.構建知識庫
(1)明晰核心知識,確定管理領域及管理類型
一般在組織中有各種各樣的知識,按知識內涵可分為:核心類知識和一般類知識;按知識類型可分為:文書類知識、專門類知識和特種類知識;按知識形態(tài)可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按企業(yè)層次可分為:個人知識、團隊知識、部門知識、組織知識、組織間知識。而在知識管理的實踐中,并非每類類型知識都需要去管理。所以在知識庫建設的初期必須明確要管理的知識類型及價值在何處,區(qū)分核心知識和外圍知識,抓住重點。
(2)控制知識產出,確定產出內容結構
如果不能結合組織內的每個崗位、流程去分析,那么就很難要求知識共享,在這種情況下即便產出了“知識”,知識的價值也不能保證。
(3)科學組織知識,建立分類詞表、多維度展示知識
在工作中產生出來的知識,包括文檔,我們經常稱作“知識碎片”,大都是不系統(tǒng)、零散的,在知識的組織階段也需要做“知識碎片”的系統(tǒng)化工作。在知識庫構建時,對于各類“知識碎片”需要先進行初步的分類和整理,然后再經過知識的入庫流程,結合審核、標準化的工作才能加入知識庫。
(4)促進知識的有效利用,實現知識的合理評估
對于知識自身屬性而言,并沒有使用價值,將知識充分利用起來,才能促進其使用價值的充分發(fā)揮。通常許多知識庫的設立,其自身價值并未得到體現。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些知識跟具體的業(yè)務是無關的、分離的,我們站在知識使用者的立場對其真實需求進行全面分析,例如為實現某一目標,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同時需要考慮這些知識的表達途徑。
(5)鼓勵知識創(chuàng)新,鼓勵知識整合、提煉和創(chuàng)新,持續(xù)提升知識質量
要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鼓勵員工整合知識,提煉知識,最重要的是解決員工為什么要共享知識的問題。在完善的機制基礎上運行一段時期,逐漸形成知識共享的文化和意識,使組織的知識管理成為常態(tài)。
通過以上流程,構建并配備支持員工各類工作相對應的分類知識庫,利用制度體系和信息化手段,實現員工知識的共享和對各類知識的獲取。
1.知識管理可以拓展檔案管理的領域
傳統(tǒng)的企業(yè)檔案管理過分強調成品檔案與過程文件和資料的區(qū)別,將過程文件和資料等排除在管理職責之外,從而極大地縮小了管理涵蓋范圍。知識管理是對多種類型信息資料的管理,包括成品、過程文件等,對其進行有效整合與合理重構,建立起完整系統(tǒng)的科學體系。同時,知識管理對所有環(huán)節(jié)的各項工作均有明確要求,同時對知識進行有效提煉、共享與應用,最終實現知識對企業(yè)價值活動的服務。
2.知識管理可以充分發(fā)揮檔案管理的作用
在傳統(tǒng)的管理理念中,對檔案資料的保管非常重視,而在檔案的利用上則產生嚴重忽視。只是利用傳統(tǒng)管理手段(例如查閱、復印等)為企業(yè)提供最淺基本的檔案管理服務,難以有效達到用戶對知識的要求。然而,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為用戶提供更深層次的支持和服務,將檔案管理的工作向前一個環(huán)節(jié)延伸,把檔案管理人員由“后臺”推倒“前臺”。知識管理工作中,樹立強烈的服務意識,為用戶提供滿意的主營業(yè)務支持,實現檔案信息的有效開發(fā),充分體現檔案管理工作價值,最終促進企業(yè)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
[1]武立.論知識管理與檔案管理[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2010(03).
[2]王興會.淺議檔案管理人員應具備的素質[J].廣西檔案,201l(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