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婷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大破大立,功績卓著,然而,在他統(tǒng)治的中后期,由于戰(zhàn)爭太久,拖累了國民經(jīng)濟,幾大昏招對國家傷害甚大:算緡、告緡、不告緡,讓全國的中產(chǎn)人家?guī)缀跸?shù)破產(chǎn);鹽鐵酒官營,追求進度,不顧質量,官商勾結腐敗嚴重;大肆重用酷吏,敗壞民風,流民劇增,造成嚴重的社會危機……總之,漢武帝早期到中期,西漢王朝步步走向鼎盛;到了晚期,形勢卻急轉直下。司馬遷評價漢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禍”。漢宣帝劉詢是漢武帝曾孫,歷經(jīng)磨難才登上皇位。他大力改革,既學漢文帝休養(yǎng)生息,又學漢武帝霹靂手段,“以霸王道雜之”,兼具漢文帝和漢武帝兩帝之長,力避兩帝之短,文治武功,皆有大成。
治大國如烹小鮮。最厲害的廚子,不是用山珍海味做滿漢全席,而是把已經(jīng)串味的飯菜給正過味來。漢宣帝就是這樣一個廚子。
那么,在吏治方面,漢宣帝是怎樣“標本兼治”、正本清源的呢?
正本清源,從“打老虎”、平冤獄開始
改革,正本清源,通常從反腐“打老虎”開始,漢宣帝也不例外。原因很簡單,“打老虎”能最快立竿見影,能最快贏得民心,能最快贏得主動。
漢宣帝打的第一個“大老虎”,是位高權重名列九卿之一的大司農(nóng)田延年,田延年在尊立漢宣帝時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叫作“決疑定策”,因此被漢宣帝封為陽成侯,出任大司農(nóng)一職,主管全國財政。這可是一個大肥差,田延年也確實是把這個崗位當作大肥差對待的,結果就倒在了這個大肥差上。
事情是這樣的:話說漢宣帝的前任漢昭帝年紀輕輕就忽然去世了,皇室事先并沒有預備好修造陵墓的物資,所以非常著急。而茂陵的富戶焦氏、賈氏等人,曾經(jīng)花費了幾千萬錢,收購了大量用于修造陵墓的物資。焦氏、賈氏以為這次能賣個好價錢發(fā)筆橫財,誰知高興得太早,田延年不僅不肯花錢從他們手里購買,反而生出了一個惡毒的主意:上奏皇帝,指焦氏、賈氏等商人蓄積建陵物資為非法勾當,應該全部予以沒收。于是,焦氏、賈氏賠了個血本無歸。
但這些富戶也不是吃素的。他們吃虧之后,就盯上了田延年,出錢找人調查田延年的罪行,伺機報復。而田延年也確實就是個貪官。他一邊借詔令沒收商人的東西,似乎是替政府省錢;另一邊卻憑借手中的財政大權,大做手腳,大肆貪污。為漢昭帝修建陵墓,要用大量的沙土,運輸沙土又需要大量租用民間的牛車。拉一車沙土,要付給百姓一定數(shù)量的酬金,田延年虛報賬目,每車沙土都虛報兩倍酬金。陵墓修完,運送沙土共花了六千萬錢,其中三千萬錢進了田延年私人的口袋。
焦氏、賈氏兩家花了不少錢,終于掌握了田延年貪贓枉法的真憑實據(jù),于是上書告發(fā)。漢宣帝下詔,命丞相徹查這宗貪污大案。有大臣以“春秋之義,以功覆過”為理由,為田延年說情,不過漢宣帝并不以為然,派人傳話要田延年到廷尉那里去受審,田延年畏罪自殺。
重用酷吏、施行嚴刑峻法是漢武帝后期的弊政之一。當時的刑罰,嚴苛到讓人毛骨悚然的地步。漢武帝晚年,雖然下了輪臺罪己詔書,但刑罰深刻、重用酷吏之風積重難返,一時并未得到解決。漢昭帝時期,大將軍霍光為防止大臣爭權,仍遵循漢武帝時的法度,“以刑罰痛繩群下”,所以官吏們都把嚴酷當作本事能耐。
漢宣帝即位后,著力改變這樣的局面。當時的河南太守嚴延年,在打擊豪強、扶助貧弱方面功勞不小,但他過分任用刑罰,不擇手段,他治下的河南郡,每年到了冬天,就會把所屬各縣的囚犯集中到郡府門口,殺頭處斬,往往流血數(shù)里,恐怖之極。因此,河南郡的人都稱他為“屠伯”。嚴延年過于嚴酷,殺戮太重,連他的母親都憤然數(shù)落他的罪過。一年多以后,嚴延年果然被漢宣帝查處,被處斬棄市。處理了嚴延年,漢宣帝琢磨:一個接一個地去處理酷吏也不是個辦法,于是想到幾個不錯的法子,著力從制度上保證執(zhí)法的嚴肅性和公正性。
首先,專設廷尉平。以往判案,各個郡的太守簽署了就算是終審拍板了,冤假錯案還真不少。漢宣帝派廷尉參與各郡的司法事務,專門增設四名廷尉平官員,幫助廷尉決疑案、平冤獄。所有死刑判決,必須由廷尉復核才能生效,類似于現(xiàn)在的最高法收回死刑復核權。
其次,恢復文景時期“平獄緩刑”的政策。漢宣帝親政后不久,親自參加了一些案件的審理,為公正判案做表率,并盡力平緩刑罰。據(jù)統(tǒng)計,漢宣帝每年平緩死囚達千人,而在這方面貢獻突出的獄吏也會得到提拔和重用。
最后,廢除不合理律令。如地節(jié)四年(公元前66年),下令解除“首匿”罪;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下詔免除觸犯他名諱之人的罪;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下令對老年人犯罪從寬處理;五鳳二年(公元前56年),下令解除關于鄉(xiāng)民相賀的禁令……另外,還多次大赦天下。
“打老虎”、矯嚴酷、平冤獄,果然立竿見影,全國上下一片叫好,漢宣帝不僅贏得了民心,也贏得了主動。
正本清源,在選賢良、明獎懲中深化
“打老虎”、矯嚴酷、平冤獄,雖然立竿見影,但漢宣帝明白,這只是治標?!袄舨涣?,則治道衰?!痹缒甑拿耖g生活經(jīng)歷,讓漢宣帝更了解社會實情,更知曉民間疾苦,他深深懂得吏治好壞直接關系到百姓的安居樂業(yè)與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要治本,必須從根本上整頓吏治,這就成為漢宣帝推行的正本清源式改革的重點。
整頓吏治,先從慎重選拔良吏著手。他意識到:一個地方治理得好壞,百姓能否安居樂業(yè),一方官員賢能與否至關重要。所以,他對于地方長官和郡國守相的選任,十分慎重和嚴格:先由大臣舉薦,接著進行廷推,然后擇日親自召見,仔細詢問治國安邦之術,再做定奪。漢宣帝“慎選龔遂”,就是嚴格選拔良吏的典型案例。
剛見龔遂時,漢宣帝顯然有些失望。當時的龔遂已經(jīng)70多歲了,貌不驚人,又矮又小,漢宣帝擔心他不能稱職,問道:“渤??し蓮U弛,饑民作亂,我很擔憂,你準備怎么處理盜賊?”龔遂回答:“渤海遠離京師,沒有稱職的官吏去安撫,百姓饑寒交迫,不得已做了不該做的事,并不是真正的盜賊。就好比陛下的子民拿著兵器在水塘中戲耍罷了,并不是真心叛亂。如今陛下是讓我安撫他們呢,還是讓我鎮(zhèn)壓他們呢?”漢宣帝聽后心頭微微一驚,覺得他出語不凡,于是說:“選用賢良,當然是讓你安撫百姓?!彼炫伤叭?。果然,龔遂把渤海治理得很好,官民都安居樂業(yè)殷實富裕,訴訟案件也沒有了。
整頓吏治,再從加強績效考核發(fā)力?!坝泄Σ毁p,有罪不課,雖唐虞猶不能化天下?!睗h宣帝深知官員考核的重要性,因此在詔令中反復強調。
一直以來,官員俸祿體系都是“垂直薪酬”制度,一級官員嚴格對應一級俸祿。官員為了獲得更高的俸祿,只能升官,于是很多官員往往把精力花在怎么升官“往上爬”方面,而做好本職工作特別是為民眾服務的激情卻遠遠不夠。但往上一級的官職數(shù)量是有限的、稀缺的,不可能大量增加,如何既不升官又能調動官員的激情和積極性?這是讓歷代君王頭大的一件事,但漢宣帝找到了一個好辦法,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寬帶薪酬”。
對表現(xiàn)優(yōu)異而又提拔不了的地方官員,漢宣帝雙管齊下,用物質獎勵、精神激勵的辦法進行嘉獎。物質獎勵方面,在原有的薪俸基礎上增加俸祿,賞賜金錢若干;精神激勵方面,頒布詔書在全國通令嘉獎,甚至賜爵至關內侯。總之,就是使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官員享受到政治名譽與經(jīng)濟利益雙重激勵。
相比于以往的“垂直薪酬”,漢宣帝的“寬帶薪酬”有明顯優(yōu)點:雖然官員的職務沒有得到升遷,但是利益得到保障,待遇得以改善,政績得到肯定,不僅對當事人有安撫和激勵作用,而且可以給后來者樹立榜樣。
在“寬帶薪酬”的基礎上,漢宣帝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對官吏的考核制度,包括獎懲制度。
在漢宣帝執(zhí)政的24年中,他不僅重視地方官吏的選拔,也十分重視其他職能部門官吏的選拔,先后6次下詔要求地方官吏為朝廷選拔優(yōu)秀人才。另外,查閱漢宣帝一朝高級官吏的身世,不少是從基層小吏起步的。
漢宣帝在吏治領域正本清源,對漢武帝的用人政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久久為功,終于革除了長期以來地方吏治中存在的種種弊端,選任了一批勤于吏事、廉潔奉公、為民興利除害的“良吏”,不僅為后世所稱道,也為中興漢室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