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玲
【摘 要】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元設計,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積累感知情境,對語言積累渠道進行開拓創(chuàng)造,積極完善學生語言積累體系,幫助學生消化吸收語言認知,為全面提升學生語言應用水平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教學語言 積累
小學生識字學詞屬于語言學習的基本功。教師要針對教學內(nèi)容實際和學生學習特點,制定完善教學設計,為學生順利掌握字詞、句段表達技巧創(chuàng)造條件。教師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在賞析中、在運用中積累語言,能夠順利激發(fā)學生學習思維,實現(xiàn)多視角積累切入,為學生構建完善語言積累內(nèi)化訓練體系提供重要幫助。
一、朗讀中積累,創(chuàng)設語言感知情境
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是最常見教學方式,也是學生展開自主閱讀學習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學生通過朗讀訓練,需要先掃除文字障礙,對詞句進行感知體驗,對文本內(nèi)涵要義展開多視角分析解讀,對語言應用特色進行對位比對,自然形成學習感知。在整個朗讀過程中,語言積累貫穿始終,從字詞到句段,從內(nèi)容到結構,都給學生思維感知帶來一定信息沖擊。朗讀需要調(diào)動朗讀者所有情緒,與作者情感形成共鳴,這樣才能讀出味道來,獲得閱讀新感知新體驗。學生反復朗讀,熟讀成誦,獲得的積累感知體驗自然更為豐實。
在學習《田園詩情》時,教師先讓學生自主閱讀文本,然后利用多媒體播放課文配樂朗讀視頻。學生聽得非常投入,當教師再次播放朗讀視頻時,學生情不自禁跟讀。示范朗讀結束后,教師學生進行仿讀訓練,課堂內(nèi)書聲瑯瑯,學習氣氛濃烈。教師進行朗讀引導:課文語言優(yōu)美,描寫情境感染,讓人產(chǎn)生無限遐想。要讀出田園的嫻靜、溫馨、安詳、和諧,要注意多種修辭手法的應用,抓住關鍵詞句感知作者情感表達。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展開朗讀訓練?!坝械呐1成仙w著防潮的毛氈,正在低頭吃草;有的站立不動,仿佛正在思考什么。牛犢跑前跑后,活像頑皮的孩子;老牛儀態(tài)端莊,好似牛群的家長。”學生讀出了語言的靈動感,對文本中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有深刻理解。教師利用多媒體引出配樂朗讀示范,為學生展開朗讀訓練提供學習榜樣,在具體操作朗讀過程中,學生通過對文本語言的精細推敲,形成個體感知體驗,為語言積累做好堅實鋪墊。
二、賞析中積累,實現(xiàn)多種視角切入
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對文本語言展開品析賞讀,能夠讓學生從不同維度對文本展開認知學習,對語言內(nèi)質(zhì)特征進行多元解讀欣賞。特別是對名家名篇典型語段展開的閱讀賞析,師生、生生展開互動交流,自然形成深刻學習感知體驗。語言賞析角度不同,學生從中獲得的學習體驗也有所不同。典型字詞應用,體現(xiàn)的是作者練字技巧;精彩句段賞析,讓學生感悟文本豐富情感內(nèi)涵,對作者情感因素形成嶄新認知。精讀、品讀、研讀等閱讀方式,都屬于語言感知欣賞手段,教師在具體引導時,要注意抓關鍵節(jié)點,形成個性閱讀認知。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語言賞析,并不是要求學生能夠做出多么專業(yè)的解讀,而是通過對經(jīng)典語言的運用效果展開討論,形成共性認知,受到經(jīng)典語言的熏陶感染,幫助學生建立語言積累意識。在學習《泉城》時,教師讓學生找到文本中自己最喜歡的語句,說說其好在什么地方。學生積極展開行動,很多學生都找到趵突泉的相關描寫?!俺乩锏乃芮澹昔~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還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從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在這段描寫中,語言運用富有動感特征,“咕嘟咕嘟”象聲詞的應用,“如同三堆白雪”形象比喻的介入,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展開個性賞析活動,雖然說法不夠統(tǒng)一,但學生獲得的感知體驗是真切的、活性的。教師讓學生展開個性語言賞析活動,通過對文本展開多視角解讀突破,形成重要語言感知積累契機。
三、運用中積累,構建內(nèi)化訓練體系
語言積累學習的目的是運用,學生在文本學習中積累的好詞佳句,要通過具體實踐運用才能體現(xiàn)其積累價值。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語言運用機會,提升語言積累學習品質(zhì)。課堂仿寫、造句、作品片段等課堂訓練,都屬于學生語言運用方式,學生在反復語言運用中,快速激活語言積淀,并在實際應用中吸收其他新鮮語匯,形成個性語言基本素質(zhì)。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種語言訓練環(huán)境,促使學生展開多元課堂語言運用訓練,還能夠有效構建語言積累內(nèi)化認知體系,全面提升學生語言應用水平。
在學習《霧凇》時,教師根據(jù)課堂教學實際設計課堂訓練任務:仿照課文描寫方法,選擇適合描寫對象,進行個性特征描繪,注意語言準確使用,并適當引入修辭方法。學生在教師提示下展開課堂訓練活動。在學生學習成果展示時,教師精選了部分學生的作品進行課堂展覽,讓更多學生體驗語言應用技巧。有學生寫冰燈:冰燈是采自江河上的大冰塊,通過藝術構思雕刻,形成不同形狀的藝術造型,在里面放置各種各樣的彩色燈。燈光閃爍時,形成五彩繽紛的世界,讓人目不暇接。有小動物、十二生肖、卡通人物等造型,給人們帶來豐富的彩色和晶瑩剔透的感覺。從學生描寫中可以感受到,學生對語言進行有意識追求,學習效果比較顯著。
積累是語言學習的一種方法,更是一種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積累學習習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品質(zhì),對學生健康成長也有重要促進作用。學習語言重在積累,學生有了豐富的語言感知儲備,自然形成重要學力,為學生準確表達、正確抒情、生動描繪提供重要條件。
【參考文獻】
【1】羅登恒.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語言積累【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06)
【2】曹丙娟.語文教學應重視語言積累【J】.中國校外教育,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