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巖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
讓學生體驗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課堂
齊巖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要:面對新的課程標準及其即將帶來的關于高中政治教學的一系列變化,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如何應對這些變化,讓我們的政治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新一輪的新課程改革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生活性、人文性、實踐性、開放性是新課標強調的四個基本特征,生活化教學又涵蓋了這四個基本特征,因此,我們要在教學中貫穿“生活化”理念,讓思想政治課真正回歸生活,提高學生分析、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實踐
1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課生活化教學的內涵
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學是生活的內容,學習是學生生活的方式,生活是教學的源頭,這就說明教學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化教學就是“植根于學生的生活世界,關注學生現(xiàn)實生活,引導學生不斷超越現(xiàn)實生活,改善當下生存狀態(tài),提升生活質量為主旨的教學狀態(tài)?!睆膶W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發(fā),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為生活服務”為指導,把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用政治、經濟、文化、哲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xiàn)實社會,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思想政治課堂就在我們身邊,感受到思想政治課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思想政治課的魅力。
2讓課堂充滿生活化的有效途徑
2.1立足教材,開展好“課堂探究”。新教材的設置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在新內容的前面都設置了“課堂探究”活動,另外,每一單元結束都有相應的“綜合探究”活動。這些探究活動往往都是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比如:在《經濟生活》模塊中,從學生天天都見到的商品到貨幣,談到價格和價值,再談到消費和消費觀,然后從消費追溯到生產,引出經濟制度,談到勞動和經營、勞動者和企業(yè),再談到收入和分配、稅收和依法納稅,最后專門用一個單元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小康社會的建設、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的對外開放。在單元綜合探究中,設置了“如何正確對待金錢”、“如何做好就業(yè)與自主創(chuàng)業(yè)準備”、“如何講效率維護公平”、“如何理解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等題目。在這些活動中,通過師生間及學生間的回答、討論和辯論,或以學生分組活動的形式,在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在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來掌握知識,并參與生活和理解生活。正是在這種互動交流之中,學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生活,更深刻地理解生活中的知識。
2.2取材于現(xiàn)實,積極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例如筆者在給高一新生上第一節(jié)課時,脫離了教材“前言”的教學設計,而是讓學生說一說他們最近關注比較多的國際國內大事,很多學生都談到了日本的政壇更迭,談到了金融危機中的雷曼公司,談到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還有中國股市的變幻莫測,本地的房地產市場,中國的油價上調等等,大家暢所欲言。現(xiàn)實生活中的最新事件、巧妙的課堂設計深深的吸引了學生,從而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高中政治課時代性、知識性、應用性的特點在他們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3巧妙合理的運用多媒體課件。隨著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新課程越發(fā)迫切的需要我們廣大教師掌握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運用,例如在講到社會熱點問題時,可以用一些相關圖片和新聞片段來展示;在講到具有諷刺意味的問題時,可以用一些漫畫來表現(xiàn);記得講到《文化生活》中關于當代優(yōu)秀文化的內容時,為學生播放舞蹈《千手觀音》;在講到資源環(huán)境問題時,展示了環(huán)境被破壞的漫畫。除此之外,教材中也增加了許多插圖和卡通人物,如能適時運用,可取得良好效果,能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比抽象的講授,既生動又形象。
2.4投身社會實踐,回歸生活。思想政治課程涉及社會生活中的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它們都是來自真實的生活,課堂教學應回歸生活,加強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例如在講到信用卡的申領和儲蓄存款的相關知識時,專門組織了10個學生課后分別去幾大銀行去咨詢工作人員,然后回到班級與其他同學分享;在講到企業(yè)經營的成功時,利用放假期間組織學生分別去當?shù)氐膸准抑钠髽I(yè),以及去肯德基、必勝客等去采訪企業(yè)的負責人并做好記錄,再回來與大家交流分享。在講到《政治生活》中關于村委會、居委會、政府的相關知識時,同樣安排學生去當?shù)氐拇逦瘯?、居委會和政府大院,通過參觀櫥窗、采訪政府工作人員等渠道了解我國的村委會和居委會如何自治,我國的政府是什么樣的政府,它的職能、責任以及與人民的關系等等。生活本身就是非常豐富的課程資源。更多的時候,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去做,讓他們走進社會,在社會生活中捕捉材料,然后把這些素材帶進課堂。這樣既可以大大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也可以使學生感知到生活的鮮活和生動。
3高中政治課堂實施生活化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3.1片面強調教師的指導,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和諧的課堂應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課堂。目前的政治課教學中,我們教師仍然是在唱主角,在盡情地灌輸,即使讓學生講,也不能有與自己意見相左的東西,一派教師主體性的體現(xiàn)。其實應該放手大膽的讓學生去討論、去實踐,在討論和實踐中增強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
3.2片面追求活動的形式,忽視教學的時效性與目的性。新課程要求我們要實施生活化的教學,倡導學生直接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而有些教學在實施過程中有可能出現(xiàn)兩種偏差:一是活動無實效性,二是活動的目的性不強。一個探究活動設計出來,設計的目的是什么?為了說明什么問題?還有一些活動的設計太過于雜亂,片面追求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形式,往往表面上熱熱鬧鬧,鬧完以后半節(jié)課就過去了,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課堂教學活動不是越多越好,活動不僅要有表面熱鬧,更要有學生思想火花的閃現(xiàn)、心靈的共鳴,教師在預設活動時,要以落實課程目標為目的,以教學內容為主題,只有這樣,老師在適應新課程的路上才會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李鳳.高中政治教師開展人文教育的對策及其研究[J].才智,2016(02).
[2]廖慰年.高中政治教學運用案例教學法的問題與對策[J].廣西教育,2015(46).
[3]廖永玲.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選取生活化教學實例的三種策略[J].廣西教育,2015(46).
[4]王虹.探究生活化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開展[J].山海經,2016(02).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4-0237-01
作者簡介:齊巖(1977-),女,呼和浩特人,中教一級職稱,本科學歷,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學,主要研究高中政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