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榮
(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蘭州葫蘆雕刻民間藝術的文化沿革以及保護方法
李德榮
(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摘要:隨著 當今社會的迅速發(fā)展,經濟水平的逐漸提高,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五千年的中華歷史,成就很多的文化藝術,而民間雕刻就是中華文化發(fā)展的一部分,豐富民族精神,增添民族底蘊。然而蘭州葫蘆雕刻藝術的發(fā)展豐富中華文化的土壤。本文主要說蘭州葫蘆雕刻民間藝術的發(fā)展歷程、突出特色、存在問題、解決方案,及后期的發(fā)展。
關鍵詞:葫蘆雕刻;民間藝術;沿革保護
“葫蘆”不僅僅是民間的一種植物,同時也是一種藝術品。葫蘆的雕刻更深刻的體現(xiàn)出自然文化與人文文化的很好結合。一種藝術的產生豐富了物質它本身的價值,同時帶來更好的藝術體現(xiàn)。歷史文化遺產的誕生需要長期不斷的發(fā)展,然而小的民間藝術品也同樣會通過自身的發(fā)展而得到認可。蘭州葫蘆雕刻民間藝術是“絲綢之路”道路上璀璨的明星,自然文化環(huán)境和民間藝術的很好結合成就出它獨特的個性。
1蘭州葫蘆雕刻民間藝術的發(fā)展歷程
北魏建國初期,葫蘆雕刻民間藝術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1]在當時的發(fā)展中很多工匠對葫蘆進行雕刻與專研,從而葫蘆雕刻發(fā)展成一種民間藝術品,走進人們的視野。在中國“絲綢之路”上更是一個具有 民族特色的璀璨明珠。蘭州獨特的地域文化更好的成就了民間葫蘆雕刻藝術,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葫蘆雕刻增添了民族色彩。從魏晉時期的興起到絲綢之路的進一步發(fā)展葫蘆和葫蘆雕刻工匠們水平的提高葫蘆雕刻民間藝術逐漸成熟。在清朝末期葫蘆雕刻藝術最為盛名,當時蘭州葫蘆雕刻藝術的愛好者李文齋將蘭州葫蘆雕刻藝術推向藝術的高峰,李文齋大師對藝術手法以及美觀程度做了大幅度的提升與改進,從而吸引的更多人對蘭州葫蘆雕刻藝術的關注。
2蘭州葫蘆雕刻民間藝術的特色
蘭州葫蘆雕刻藝術在制作手法上具體可分為四個步驟,主要就是種植手法,選料加工,雕刻細節(jié)以及上墨整理。微小、細膩的操作是蘭州葫蘆雕刻獨具特色的體現(xiàn)。手法的掌控中帶有中國文化的繪畫色彩,細膩的線條可以雕刻出美麗的圖案,通過放大鏡更是可以看出別具一格的民間藝術品,堪稱藝術的美味讓人嘆為觀止。[2]雕刻手法加入顏色的選擇更是能給人一種中國畫的色彩,讓人們在欣賞雕刻的同時也欣賞到顏色的美麗。如今葫蘆的雕刻不僅僅局限在線描,現(xiàn)代美術的表現(xiàn)手法也是體現(xiàn)其中,葫蘆本身是脆弱的植物,然而藝人更善于通過發(fā)現(xiàn)葫蘆可雕刻之處,來體現(xiàn)出它自身的價值。
3蘭州葫蘆雕刻民間藝術存在問題
3.1人們對于葫蘆雕刻藝術缺乏重視。隨著當前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已經從手工時代,步入了先進的機械化時代,由于機械的現(xiàn)今以及成本的降低,其種種優(yōu)勢已經使得人們漸漸淡忘了手工的文化,當然蘭州葫蘆雕刻民間藝術也不例外,人們運用機械對于葫蘆的加工日益的普遍,電腦制圖花樣新穎,且成本低廉,所以人們漸漸淡忘了手工雕刻的美麗,也放棄了手工雕刻的簡單花樣。所以人們對于葫蘆雕刻藝術缺乏重視。
3.2葫蘆雕刻的手工步驟較為繁瑣。由于葫蘆的手工雕刻對于其選料培育工具等要求很高,所以使得其普遍性受到局限,不能人人都會,葫蘆雕刻也只能由生活行為成為藝術家等的藝術行為,其雕刻過程的微小操作,不僅考驗了藝術家的技巧和心思的細膩,其工藝圖案對于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來說也是巨大的挑戰(zhàn)。
3.3缺乏相應的扶持和保護制度。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泱泱大國,其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也是我們國家的瑰寶,人民的精神支柱。面對許多面臨滅絕的地方[3]特色的文化形式,我們對于其保護政策和其扶持政策是遠遠不夠的。國外的著名藝術家曾經說過,我們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所以我們應該重視我們蘭州葫蘆雕刻的藝術,制定出相應的政策去扶持和保護。
4蘭州葫蘆雕刻民間藝術的沿革保護措施
4.1增強對于葫蘆雕刻藝術的重視。從微觀的角度來講,人們應加強對民間藝術的重視,科技的發(fā)展固然重要,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科技,但是我們祖先傳承下來的藝術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蘭州葫蘆的雕刻藝術不但是蘭州地區(qū)的文化瑰寶,更是我們國家不可多得的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藝術形式,我們應該對其給予充分的重視。
4.2對于葫蘆雕刻的藝術進行適當的改革。作為當代社會的優(yōu)秀人才,我們應該跟上社會的步伐,結合當前先進的技術手段,將圖案的創(chuàng)作轉入到電腦設計當中,這樣即可以豐富葫蘆雕刻的款式,也大大的減輕了藝術家的勞動量加速了葫蘆雕刻的進度。對與葫蘆雕刻藝術的適當改革,可以使得我們的古老文化在傳承的過程當中,得到適當的改善。豐富了我們蘭州葫蘆雕刻的文化內容。
4.3制定完善的扶持和保護制度。面對日益飛速發(fā)展的社會,和人們對于先進科技的過分依賴,我們國家應該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對于蘭州葫蘆雕刻的從事人員進行一定的補助。于此同時,也應該制定相應的保護政策,對于我們蘭州葫蘆雕刻的文化進行保護,防止有國家和個人意圖竊取我們具有悠久歷史的葫蘆雕刻文化,應該及時保護我們國家已經獲得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5總結
面對當今飛速發(fā)展的社會,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已經逐漸淹沒在高效社會的歷史洪流中,五千年的中華歷史,很多的文化藝術,是十分寶貴的,蘭州葫蘆雕刻作為雕刻藝術的一種,也是間雕刻就是中華文化發(fā)展的一部分,蘭州葫蘆雕刻的發(fā)展不僅豐富了民族精神,增添民族底蘊。更是豐富中華文化的土壤。我們對于葫蘆雕刻給予其應有的尊重及重視。
2014年度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下蘭州民間美術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編號14—059F
參考文獻:
[1]張錄錄. 蘭州雕刻葫蘆藝術的傳承與保護[J]. 藝術科技, 2015(7):94-94.
[2]高月紅, 高承珊. 蘭州刻葫蘆的歷史淵源及其三大家族藝術成就探析[J]. 絲綢之路, 2015(16).60-61.
[3]蔣學梅.蘭州刻葫蘆文化的符號學李夢. 淺談蘭州刻葫蘆藝術[J]. 大眾文藝, 2012(10):184-185.
作者簡介:李德榮,男,漢,甘肅蘭州,講師,碩士,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藝術學。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12-0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