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zhàn)與選擇

        2016-02-22 08:19:49吳敬璉
        治理研究 2016年1期
        關鍵詞:中國經濟選擇挑戰(zhàn)

        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zhàn)與選擇

        □吳敬璉

        摘要:中國經濟目前正面臨“三期疊加”的挑戰(zhàn)。由于投資報酬遞減和杠桿率不斷推高,繼續(xù)把增加投資作為保增長的主要措施顯然是不適當?shù)?。必須從供給側著眼,將經濟增長的動力從增加資源投入轉向提高效率,實現(xiàn)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然而多年來的歷史經驗表明,實現(xiàn)發(fā)展方式轉型的關鍵在于消除體制性障礙。因此,當前應當采取的方針是在穩(wěn)住大局、保證不發(fā)生系統(tǒng)性風險的條件下,著力推進改革,建設能夠激勵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體制機制。通過市場的作用實現(xiàn)經濟結構的優(yōu)化,才能成功地應對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zhàn)。

        關鍵詞:中國經濟;挑戰(zhàn);選擇;改革

        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zhàn)與選擇,是當前我國各級政府和民間大眾普遍關心的問題。這個問題內容復雜,我們有必要首先對問題癥結作出梳理,然后討論不同的應對方案選擇。

        “三期疊加”的挑戰(zhàn)

        中國經濟目前面臨著復雜的形勢:一方面,經過30多年的改革,中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有著良好的發(fā)展前景;另一方面,中國又面臨許多嚴峻的挑戰(zhàn)。對于這種狀況,剛剛閉幕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做出了一個精煉的總結:“我國發(fā)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也面臨著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zhàn)?!?/p>

        那么,“面臨著諸多矛盾疊加”,是哪些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是哪些隱患增多?在這些矛盾、隱患、挑戰(zhàn)中,最重要的又是什么呢?我以為,2013年中共中央提出的“三期疊加”,正是這些矛盾、隱患和挑戰(zhàn)的集中概括。

        第一個“期”,是“經濟增長換擋期”。簡而言之,也就是經濟增長速度下行。

        第二個“期”,是“結構調整的陣痛期”。在1995年制定第九個五年計劃(1996-2000)的時候,有關方面就提出了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缺乏效率和經濟結構失衡的問題。遺憾的是,“九五”、特別是“十五”期間經濟增長方式沒有轉變過來,到了2006年制定“十一五”規(guī)劃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存在明顯的“經濟結構失衡”。產業(yè)結構的失衡主要表現(xiàn)為“重重輕輕”、服務業(yè)嚴重落后。內部經濟結構失衡主要表現(xiàn)為投資率畸高和消費率過低。外部失衡則主要表現(xiàn)為外匯結余的大幅度增加,造成了貨幣超發(fā)和資產市場泡沫生成。從那時到現(xiàn)在,實現(xiàn)結構優(yōu)化變得越來越迫切了。實現(xiàn)經濟結構再平衡需要付出的代價、忍受的痛苦成為今日的負擔。

        第三個“期”,是“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長期以來,人們總是偏好于用增加投資的刺激政策來保持高增長率。近年來,刺激政策的副作用變得愈來愈明顯。其中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迅速積累。為了避免債務積累導致局部性乃至系統(tǒng)性的風險,必須動用資源加以消化。

        在上述這些矛盾、隱患和挑戰(zhàn)中,大家最尖銳地感覺到的是經濟增長速度的下降。由于過去許多經濟問題和社會矛盾都是靠數(shù)量擴張來“擺平”的,一旦經濟增長減速,這些問題和矛盾就顯露出來了。因此,在最近一段時間,增長減速和與之相關的問題受到了官、產、學各界人士最大的關注和熱烈的討論。

        基于兩種不同的分析方法提出的不同應對策略

        各界人士在討論中國經濟面對的問題和可選的應對策略時,采取了多種多樣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對策建議。這些分析和建議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對于中國經濟下行的根本原因是需求不足還是供給動力缺失,一直存在著爭論。已故經濟學家青木昌彥在2015年3月25日“中國金融40人論壇”提供的論文《從比較經濟學視角探究中國經濟新常態(tài)》中,把兩種不同的分析方法分別命名為“需求側因素分析”和“供給側因素分析”。他指出:“要探索新常態(tài)下持續(xù)增長的可能性,較之著眼于需求側的因素(比如說‘三駕馬車’),要更加注重對供給側因素的審視?!?/p>

        第一種分析方法,可以叫做需求側因素分析法。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發(fā)生以來在中國最為流行的一種分析方法。根據(jù)這種分析方法,經濟增長速度下降的原因是消費、投資、出口這“三駕馬車”力量不足,拉不動中國經濟這輛大車。要“保增長”,就得振作這“三駕馬車”的力量,叫做“擴需求、保增長”。

        在我看來,這種分析方法和應對策略,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際上都是有很大問題的。

        從理論上說,這種分析方法是凱恩斯主義短期分析框架的變形。

        Y=C+I+(Ex-Im)+ (G-T)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認為,一個經濟體的經濟活動總量(Y)是由需求總量限定的,而需求總量則是由消費(C)、投資(I)、凈出口(Ex-Im)、財政赤字(G-T)構成的。發(fā)生經濟衰退的原因是需求不足,因此在出現(xiàn)經濟衰退時要由政府運用擴張性的宏觀經濟政策創(chuàng)造需求來加以救助。

        “三駕馬車”分析法在需求側的4個因素中選取了其中3項作為討論中國經濟長期發(fā)展趨勢的依據(jù)。

        需要注意的是,凱恩斯主義的理論和政策所針對的,是經濟學所說的短期問題。凱恩斯對這一點說得很清楚。他在回應自由主義經濟學家關于市場能夠自動出清、而無需政策干預的批評時承認,從長期來說市場的確能夠使它恢復平衡,但是他說:“從長期看我們都死了” (In the long run,we are all dead.)。這就是說,盡管從長期看市場經濟會經過波動自動實現(xiàn)再平衡,但如果不采取救助措施,會在短期內造成長期難于補救的損失。所以,且不說經濟學界對于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理論是否合乎實際存在爭論,即使認為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理論完全正確,用凱恩斯主義的短期分析框架去分析中國的長期經濟發(fā)展趨勢,也是一種誤用。*對于這個問題,清華大學錢穎一教授在2015年3月一次訪談中作過清楚說明。他指出,現(xiàn)在的問題不是周期性的、短期的,而是趨勢性的、進入中等收入階段后的增速下滑和結構調整。這些問題不是需求端的短期刺激政策所能應對的,因此必須轉向供給側的政策和改革。民間要靠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政府要靠職能轉變?yōu)榉招驼?,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務“軟件”,而不是直接投資和建立科技園“硬件”。(見王力為:《我們的問題不是短期問題——專訪錢穎一》,《中國改革》,2015年第4期)。

        從實際效果上看,由于中國在相當長時期中采取凱恩斯式的刺激政策來拉動增長,帶來了兩個問題。

        圖1 GDP季度同比增長率(2009-2015)

        第一,經濟學所說投資回報遞減的規(guī)律的作用已經充分顯現(xiàn)出來。從圖1可以看到,2009年實施4萬億投資和10萬億貸款的強刺激以后,很快就把GDP增長率拉升了3-4個百分點,從2009年第4季度到2010年第1季度甚至連續(xù)3個季度達到10%以上,然后就開始掉頭向下。近幾年來,幾乎每年都會出臺一些保增長的刺激措施,刺激的力度也并不弱,但是效果卻每況愈下,回升的時效愈來愈短。最近1年甚至完全看不到它的提升作用,GDP增長率仍然一路下行。從2011年到2014年的4年中,GDP增長率分別是9.2%、7.8%、7.7%、7.4%。2015年上半年降到7.0%,第3季度進一步降到6.9%。

        第二,債務的過度增加和杠桿率的迅速升高導致風險加速積累。投資刺激意味著投入更多的資源,但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源,那么只能靠發(fā)行貨幣和用其他方式借債。這就使我國的國民經濟中的負債積累起來,國民資產負債表的杠桿率(負債總額對一年GDP總額的比率)上升得很快。

        國民資產負債表由居民負債表、企業(yè)的負債表和各級政府的負債表三個部分組成。

        2012年,社科院、中國銀行和復旦大學分別做了國家資產負債表(或稱國民資產負債表)。三家統(tǒng)計的結果相差不大,總的說來負債率偏高,但也還在可控的范圍之內。但是到2013年,三家研究團隊都發(fā)現(xiàn),國民資產負債表的杠桿率提高得很快。2014年和2015年,有更多國內外機構加入了這一研究,他們認為中國的杠桿率已經超出了警戒線。一般來說,總的杠桿率達到200%以上就要引起注意了。各家計算的結果存在少量差異,在這里,我們選用了麥肯錫研究院的研究。

        圖2 杠桿率(債務對GDP比率)加速提高

        來源: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Debt and (not much) Deleveraging》,2015年2月。

        從圖2可以看到,從2000年到2007年,中國國民資產負債表的杠桿率雖然有所上升,但是速度并不是很快。以后就猛然加速。到了2014年,總的杠桿率已經超出了公認的警戒線,達到了283%的高位。過高的杠桿率,意味著發(fā)生系統(tǒng)性風險的可能性增大。而系統(tǒng)性風險如果爆發(fā),對國民經濟造成的破壞將是非常嚴重的。

        也有的論者認為,中國國民資產負債表的杠桿率遠沒有達到日本400%的高度,不存在發(fā)生系統(tǒng)性風險的可能。這些論者可能沒有看到這樣的情況:日本國民資產負債表的債務率雖高,它主要集中在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中,企業(yè)的現(xiàn)金流仍然充裕,政府債務是由國家主權信用擔保的,一般不易出現(xiàn)償債危機。而在我國國民資產負債表中居于首位的是企業(yè)債務,非金融企業(yè)的杠桿率高達125%,遠超過歐盟90%的紅線,容易出現(xiàn)企業(yè)資金鏈斷裂的風潮。

        另一種分析方法是對供給側因素的分析。從供給側的視角觀察,經濟活動總量(Y)是由勞動力總量(L)、資本總量(K)和效率水平(A,即TFP)等三個基本因素決定的。也就是說,增長有三個基本的動力:勞動力增量、資本增量(即投資)和全要素生產率(TFP)的提高。

        Y= A · Kβ· L1-β

        20世紀中期以前在分析供給增長的驅動因素時,通常只歸結為新增勞動力和新增資本(投資)這兩個因素。人均GDP增長的動力就只剩下投資一項了。由這里導出了著名的哈羅德-多馬增長模型(Harrod - Domar Model)。按照這一增長模型,投資率越高,增長率也越高。這在相當長時期內成為一些發(fā)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如世界銀行的信條,*這也是蘇聯(lián)政治經濟學的重要信條。斯大林在他的最后著作《蘇聯(lián)社會主義經濟問題》(1952)中,還把“積累(即投資)是擴大再生產(即增長)的唯一的原理”和“生產資料生產的增長占優(yōu)先地位的原理”并列為“馬克思主義再生產理論的基本原理”。認為發(fā)展的要訣,就是盡力增加投資來提高他們的GDP增長率。但是這個理論本身包含著一個很大的悖論:由于投資報酬遞減規(guī)律的作用,要保持一定的增長率,就必須不斷地提高投資率,而投資率是不可能無限提高的。1956年,美國經濟學家R·索洛(Robert Solow)對這個模型提出了質疑。他用美國20世紀前49年的數(shù)據(jù)做了回歸,發(fā)現(xiàn)增長率并未下降,投資率也并未提高。據(jù)此,他提出一個假設:推動經濟增長的,除新增勞動力和投資外還有一個余值,這就是索洛余值A,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在做經濟分析時經常用的“全要素生產率”(TFP)。索洛把這個余值的內容界定為技術進步,即運用資源方法的改進。另外兩位研究發(fā)展經濟學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庫茲涅茨(Simon Kuznets)和舒爾茨(Theodore Schultz)對索洛余值的來源從不同視角作出了解釋。庫茲涅茨說,現(xiàn)代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是“基于科學的技術的廣泛運用”。第一次產業(yè)革命以前的新技術,通常是“熟能生巧”,從經驗中獲得的,但在那以后,特別是第二次產業(yè)革命以后,突破性新技術通常是在科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產生的。這就使得技術進步的廣度和深度都大大地提高了。舒爾茨則認為,它得益于人力資本(即勞動者的知識和技能)的提升。舒爾茨說,和物質資本投資報酬遞減的情況不同,人力資本投資是回報遞增的。盡管他們三人在對現(xiàn)代經濟增長中效率提高的源泉作出說明時用語不盡相同,但他們和大多數(shù)經濟學家一樣,認為現(xiàn)代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量在于技術進步和效率提高。

        從投資驅動的增長到效率驅動的增長,用我們現(xiàn)在的黨政文件中的話來說,就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這個概念來自蘇聯(lián)。在1995年中共中央在“九五”建議中引進這個概念的時候,它的含義是清楚的,就是從投資驅動轉向效率驅動。如今20年過去了,什么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倒反變得模糊了。近來報刊上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從投資驅動轉為消費驅動。這樣一來,又從供給側轉回到需求側去了。

        這一理論模型和分析框架對于為什么中國經濟在改革開放以后能夠長期保持很高的增長速度,以及為什么近年來經濟增速持續(xù)下降,都有很強的解釋力。

        過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長是怎么來的呢?除了繼續(xù)保持大規(guī)模投資以外,還有一些其他的驅動因素。第一個因素是大量新增勞動力投入生產活動之中,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人口紅利”。第二個因素是效率的提高。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經濟的效率提高得慢。改革開放對提高效率產生了十分積極的影響。首先,市場化改變了城鄉(xiāng)隔絕的狀況,大量過去在農村低效利用的勞動力和土地轉移到城市。這種變化使資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青木昌彥教授在前引論文中,把勞動人口從低生產率的農業(yè)地區(qū)轉移到高生產率的城市地區(qū),稱為“庫茲涅茨過程”。他指出,“大規(guī)模、快速的庫茲涅茨過程,是過去25年中國高速增長的重要影響因素”。不過根據(jù)他的研究,在2010年前后,勞動人口變化曲線出現(xiàn)了拐點,庫茲涅茨過程變得緩慢起來,今后甚至可能面臨負人口紅利的問題。其次,開放使中國能夠通過引入外國的設備和技術,很快地提高自己的生產技術水平。于是,生產效率提高對經濟增長就有了比較大的貢獻。

        但到2005年前后,以上這些支撐高速增長的因素出現(xiàn)明顯衰減。首先,隨著我國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紅利”的消失,新增勞動力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變得越來越小。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蔡昉教授在2006年就已指出,根據(jù)他們此前三年的調查發(fā)現(xiàn),剩余勞動力無限供應的情況正在發(fā)生改變,“劉易斯拐點”已經出現(xiàn),“人口紅利”正在消失。其次,隨著城市化進入后期,從產業(yè)結構變化帶來的紅利逐漸減少。再次,隨著中國一般技術水平跟西方國家相接近,用簡單引進外國設備和技術的辦法提高自己技術水平的空間已經大大收窄了。在這種情況下,清華大學的白重恩教授、日本一橋大學的伍曉鷹教授和其他一些研究者都得到大體相同的結論。這就是從21世紀初期開始,中國經濟增長中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明顯降低,并導致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的降低。如果既不能繼續(xù)用增加投資的辦法去維持高增長率,又不能從技術創(chuàng)新和效率提高找到新的增長動力,GDP增速進入下行通道就成為必然。*參見白重恩、張瓊:《中國經濟減速的生產率解釋》,《比較》輯刊,2014年第4期;伍曉鷹:《“新常態(tài)”下看中國經濟的生產率問題——中國經濟全要素生產率的最新測算和解讀》,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編:《解讀中國經濟新常態(tài):速度、結構與動力》,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第156-158頁。

        從以上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中國經濟只有實現(xiàn)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型、優(yōu)化結構和提高效率,才有可能走出目前“三期疊加”的困境,確立符合我們期望的新常態(tài)。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需要克服體制性障礙

        說到這里,應當說,應對挑戰(zhàn)的正確途徑已經找到。一句話,就是實現(xiàn)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問題在于,實現(xiàn)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增長到集約增長的轉型是1995年提出的,到現(xiàn)在已經整整20年了。為什么還沒有解決呢?

        20年的經驗告訴我們,這里的關鍵,是能不能通過改革建立起能夠促進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體制和機制。

        我們對于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和改革開放兩者之間關系的認識,有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

        “九五”(1996-2000)計劃需要以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為重點,最先是當時的國家計委提出來的。在總結蘇聯(lián)為什么直到解體也沒有實現(xiàn)這一轉變的教訓時認識到,根本的障礙在于蘇聯(lián)的體制。不改變這種體制,就不可能實現(xiàn)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所以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作出的《關于制定“九五”計劃(1996-2000)的建議》中,正式提出必須實現(xiàn)“兩個根本轉變”要求。第一個轉變是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增長到集約增長的轉變,*實現(xiàn)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增長到集約增長方式的轉變,是蘇聯(lián)共產黨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發(fā)展方針。它的基本內容是使效率提高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量。另一個轉變是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而且后一轉變是前一轉變的基礎。

        但是在“十五”(2001-2005)期間,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卻發(fā)生了逆轉。這個逆轉是由一件好事導致的:從21世紀初開始,我國城市化進程加速。城市化本來是推動工業(yè)化和現(xiàn)代化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因為通過人口在城市的聚集能夠產生工商業(yè)的規(guī)模效應和新理念、新技術、新制度,但在中國的制度條件下,城市化卻發(fā)生了扭曲。

        和大多數(shù)國家城市是從“市”發(fā)展而來、城市化是由市場主導的情況不同,中國的城市是從“城”即政治中心來的,城市化也是由政府主導的。而且我們的城市是有行政級別的,分成正部級城市、副部級城市、地級城市、縣級城市。這在其他國家也是很少見的。由于行政級別與城市的規(guī)模有關,規(guī)模越大,級別越高,掌握造城資源的能力就越強,這樣就造成了各級政府努力擴大城市規(guī)模的沖動,出現(xiàn)了相當普遍的“攤大餅”、“造大城”運動。這使城市化的正面效應,即效率提高并不十分彰顯,而它的負面效應,如生活費用提高、交通擁堵和污染加劇卻變得更加突出。

        另一方面,現(xiàn)有土地制度也為各級政府主導的造城運動提供了資金支持和財政基礎。征地的規(guī)模越大,財政收入就越多。于是在21世紀初期,許多地方掀起了用大量投資進行“形象工程”(主要是房地產開發(fā))和“政績工程”(主要是制造業(yè),特別是重化工業(yè))的建設熱潮,經濟增長方式變得更加粗放。

        面對著經濟增長方式惡化的狀況,在2005年研究制定“十一五”(2006-2010)規(guī)劃的時候,爆發(fā)了一場關于工業(yè)化道路和經濟增長方式的大爭論。許多經濟學學者指出,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之所以會出現(xiàn)惡化的趨勢,是如同2003年《中共中央關于完善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所說,“生產力的發(fā)展仍然面臨許多體制性的障礙”,它們主要包括政府配置資源的權力過大、把GDP的增長看作政績的主要表現(xiàn),等等。*這場大討論的基本情況和主要結論,請參看吳敬璉:《中國增長模式抉擇》,上海遠東出版社2013年版,“再版前言”第Ⅰ-Ⅳ頁。

        2005-2006年大討論的成果,是“十一五”規(guī)劃重申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并且要求按照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的精神,通過多方面的改革來消除這些障礙。但是由于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沒有取得進展,特別在2004年出現(xiàn) “經濟過熱”以后采用行政手段“有保有壓”、“有扶有控”地“調結構”,結果“經濟發(fā)展不平衡、不協(xié)調、不可持續(xù)”的問題變得更加突出了。直到“十一五”末期,經濟方式轉型仍然未能實現(xiàn)。

        正確的應對方針

        根據(jù)以上的分析,當前應當采取的方針,是在穩(wěn)住大局、保證不出現(xiàn)體制性風險的前提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推進改革上,通過法治基礎上市場作用的發(fā)揮,實現(xiàn)效率的提高、結構的改善和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型。

        于是我們就需要完成以下兩個方面的任務:

        一方面,要努力保證不發(fā)生系統(tǒng)性風險??梢钥紤]采取以下措施來降低風險:一是停止回報過低和沒有回報的無效投資,避免風險的進一步積累;二是妥善處理各級政府的債務,化解風險;三是動用國有資本償還政府的隱性負債,消除可能的風險點;四是停止對“僵尸企業(yè)”輸血,硬化預算約束;五是對資不抵債的企業(yè)分情況實施破產清盤或破產保護下的重整以釋放風險;六是停止“剛性兌付”;七是盤活由于粗放增長方式造成的死資產存量;如此等等。

        與此同時,還要輔之以財政、貨幣等進行短期調節(jié)的宏觀經濟政策。

        在制定宏觀經濟政策的問題上,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適當搭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2014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貨幣政策要保持穩(wěn)健,財政政策要提高力度”的正確方針。在貨幣政策的問題上,日本野村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對于“資產負債表衰退”下貨幣政策作用的分析很值得注意。*參見辜朝明:《大衰退:如何在金融危機中幸存和發(fā)展》,東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71-79頁。他指出,在發(fā)生資產負債表衰退,出現(xiàn)普遍的償債困難的時候,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很難發(fā)揮作用。因此,如果需要采取擴張性的宏觀經濟政策,也應該主要運用財政政策來創(chuàng)造需求。的確如此,在資金緊張、“現(xiàn)金為王”的情況下,人們拿到錢以后更愿意投在流動性高的股市而非流動性低、不易抽身的實業(yè)上,因此采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并不能促進產業(yè)復蘇,還會使資產泡沫短時期膨脹和風險進一步積累。貨幣政策在提供必要的流動性的同時,需要盡力去杠桿。要保持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但是財政政策要增強力度。

        增強積極財政政策的力度意味著增加赤字。目前增加財政赤字還有一定的空間,應當加以利用。增加赤字可以采取的辦法有兩種:一是增加財政支出,二是減少財政收入。從當前的情況看,我認為主要應該采取普惠性的減稅的辦法,因為現(xiàn)在中國經濟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是不少企業(yè)家對未來缺乏信心。當然,稅負較重只是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之一,但降低稅收對于改善營商環(huán)境和提高企業(yè)家的積極性有好處,則是確定無疑的。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要盡力保證不出現(xiàn)系統(tǒng)性的風險,目的在于為改革贏得時間。根本解決問題,還是要靠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在穩(wěn)住大局的情況下,要全力以赴地推進改革,消除經濟發(fā)展方式轉型的體制性障礙,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成敗的關鍵在于改革

        對于依靠改革、市場和法治促進發(fā)展方式轉型的應對策略,有些論者提出了疑問。他們說,改革是一件長時期才能見效的“慢活”,“遠水救不了近火”,我國經濟面臨嚴峻的形勢,還是應當采取能在短期內見效的行政手段和刺激政策,使經濟增長的頹勢得以扭轉。

        關于改革“遠水救不了近火”的說法,我們已經聽了一、二十年。正是因為在這一理由支持下的延誤,才造成了現(xiàn)在的被動狀態(tài)?!巴卟恢G,來者可追”。時至今日,已經是痛下決心,銳意改革的時候了。何況近年來的一些行業(yè)和地區(qū)的實際情況表明,認真進行改革是能夠取得優(yōu)化結構和提高效率的結果的。如最近幾年服務業(yè)發(fā)展的加快,是一個鮮明的例證。

        制造業(yè)一枝獨秀和服務業(yè)發(fā)展滯后,一直是中國產業(yè)結構的一個“痛點”。

        “十一五”在確定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作為經濟的主線的同時,把制造業(yè)的服務化(“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和發(fā)展獨立的服務業(yè)作為優(yōu)化結構的主要內容。*參見吳敬璉:《中國增長模式抉擇》,上海遠東出版社2013年版,第169-185頁。但是由于改革推進緩慢、采用行政方法“調結構”,服務業(yè)的發(fā)展并沒有能夠取得明顯的進展。最近幾年,服務業(yè)發(fā)展開始加速,并在2013年超越第二產業(yè)成為我國最大的產業(yè)。為什么呼吁了好幾年而沒有取得進展的服務業(yè)發(fā)展近年來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追根溯源,就在于十八大召開前后我國就已經按照建立競爭性市場體系的方向進行了一些試驗性的改革,比如企業(yè)注冊登記的便利化、營業(yè)稅改增值稅等等。這些改革取得的一個明顯的成效,就是營商環(huán)境的改善和服務業(yè)發(fā)展的加快。較之第二產業(yè)吸納就業(yè)能力更強的第三產業(yè)的迅速發(fā)展,使我國就業(yè)情況在GDP增速下行的情況下得以保持較好的狀態(tài)。

        雖然這種良好狀態(tài)能否保持取決于后續(xù)的改革,但改革的牛刀小試尚且能夠在結構優(yōu)化上取得這么好的成果,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加速可以對克服當前面臨的困難起更大的作用應當是毋庸置疑的。

        除此而外,今年以來,在大多數(shù)地區(qū)經濟不振的同時,一些改革開放較早、政府干預較少、市場較為規(guī)范的城市,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和結構調整出現(xiàn)比較好的前景。這種情況,也應當加強我們對于改革開放的信心。

        不過在堅信改革的推進和法治基礎上建立市場制度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到,不是制定了好的決議就可以高枕無憂,因為對于全面深化改革,阻力和障礙是嚴重存在的。

        全面深化改革至少面臨四個方面的阻力和障礙:一是來自舊的意識形態(tài)的阻力和障礙;二是來自權力尋租特殊既得利益者的阻力和障礙;三是來自不利的經濟環(huán)境的限制;四是由于改革是涉及億萬人的利益格局的大調整,它所要建立的現(xiàn)代市場經濟是一個復雜而精巧的巨型系統(tǒng),因而對于專業(yè)水平和操作藝術有很高的要求,并且很容易由于這兩方面的不足而產生困難。

        面對著巨大的阻力和障礙,就必須像中共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和五中全會一再重申的那樣,以極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切實推進改革。

        十八大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至今已經三年。在這大轉型的歷史關頭,我們應當認真總結過去三年推進改革的經驗,規(guī)劃未來的工作。

        第一,新一屆政府上任以來,政府職能改革、簡政放權已經取得進展?,F(xiàn)在需要注意的,一是要防止回潮,二是要繼續(xù)向縱深發(fā)展,通過制定企業(yè)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和政府職權正面清單,形成厘清政府與市場關系的正式制度,真正做到“法無禁止即可為,法無授權不可為”。

        第二,作為金融改革核心的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市場化的進展超過原來的預期,但是“兩率改革”單兵突進,并不足以發(fā)揮金融體系的整體功能。因此,金融系統(tǒng)其他方面的改革,例如金融市場監(jiān)管體系的改革亟需跟進。

        第三,財政改革有所進展。但是,還有一些基礎性的問題,例如以理順中央地方關系為重點的中央、地方事權、財權和支出責任劃分,以及轉移支付的制度化等有待解決。

        第四,深改小組《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發(fā)出,意味著建立市場化商品價格體系的關鍵性戰(zhàn)役即將全面展開。一些至今仍由政府控制的能源、服務價格有望實現(xiàn)市場化。不過價格改革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歷來容易引發(fā)社會矛盾,需要既積極堅定、又謹慎穩(wěn)妥地進行。

        第五,雖然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占份額有所下降,但國有企業(yè)掌握著大量重要資源并且在許多重要行業(yè)中處于支配地位,它們的體制機制如果不能得到改善,就會壓縮其它部門的生存空間,并使整個國民經濟的效率難于提高。目前有關國有企業(yè)改革的1+N個文件正在陸續(xù)下達。如何根據(jù)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實現(xiàn)國有企業(yè)管理從管人、管事、管資產到管資本為主的轉變,還有一系列認識問題和實際問題需要認真解決。

        第六,競爭是市場制度的靈魂。目前仍然存在的大量行政保護、政商勾結以及利用市場壟斷地位妨礙競爭的行為,是建設統(tǒng)一開放、競爭有序市場的巨大障礙,必須通過反壟斷法律的修訂完善和執(zhí)法體系的加強來加以消除。因為只有通過競爭,才能實現(xiàn)對稀缺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再配置;也只有通過競爭,才能真正實現(xiàn)企業(yè)的優(yōu)勝劣汰??傊?,建立嚴格準確執(zhí)行競爭政策的體制機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場硬仗,必須盡快提上改革的日程,并且必須打好打勝。

        最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qū)和其他幾個自貿試驗區(qū)正在進行一項具有全局意義的試驗。正如中共中央領導人所明確的,進行這個試驗的意義并不在于給予某些地區(qū)政策優(yōu)惠,而在于適應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的世界大趨勢,營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huán)境。這項試驗關系到中國能否真正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取得進一步開放的紅利。各個地方和各個部門都要從大局出發(fā),促成這一試驗取得成功。

        從總的情況看,十八大以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改革已經取得的進展較之實現(xiàn)建立統(tǒng)一開放、競爭有序市場體系的目標,還有相當大的距離。改革開放能否繼續(xù)向前推進,就成為我們能否成功應對挑戰(zhàn)、克服困難的關鍵。讓我們共同努力促其實現(xiàn)?!?/p>

        (責任編輯:楊仙麗)

        中圖分類號:F1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9092(2016)01-0005-007

        作者簡介:吳敬璉,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本文系作者根據(jù)2015年11月12日在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講演整理和增補而成。《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編輯部感謝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郁建興教授的推薦和幫助。

        收稿日期:2015-12-23

        猜你喜歡
        中國經濟選擇挑戰(zhàn)
        嘰咕樂挑戰(zhàn)
        嘰咕樂挑戰(zhàn)
        制度變遷與經濟增長
        大經貿(2016年9期)2016-11-16 16:14:04
        印度與中國的經濟發(fā)展對比
        國際糧食價格波動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我國新材料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方向的選擇探討
        “互聯(lián)網+”時代新聞采訪教學的困境與出路
        新聞前哨(2016年10期)2016-10-31 17:41:16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研究
        時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0:41:56
        飛機燃油系統(tǒng)對多路輸入信號源選擇的方法
        科技視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5:53:02
        會計計量屬性的選擇及應用
        91在线视频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国内精品影视|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自拍在线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 99久久超碰中文字幕伊人|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久久洲Av无码西西人体|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 初尝人妻少妇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在线人妻|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乱色伦区小说|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av|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丰满熟女人妻中文字幕免费| 天堂在线观看av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18女下面流水不遮图| 国产精品 精品国内自产拍| 人妻秘书被社长浓厚接吻| 欧美a级在线现免费观看|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无码视频一区=区| 亚洲va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91爱爱视频| 亚洲最大不卡av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一区二区三区婷婷中文字幕| 丰满少妇在线播放bd| 老熟女重囗味hdxx70星空| 午夜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av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天堂精品人妻一卡二卡| 永久天堂网av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