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云友
(黑龍江省大慶市龍鳳區(qū)龍鳳鎮(zhèn)人民政府,黑龍江 大慶 163711)
?
奶牛皺胃左方變位的診斷與藥物治療
齊云友
(黑龍江省大慶市龍鳳區(qū)龍鳳鎮(zhèn)人民政府,黑龍江 大慶 163711)
摘要:奶牛養(yǎng)殖中,皺胃比較容易發(fā)生的一種疾病是皺胃變位,根據其變位的方向可分成左方變位和右方變位。在獸醫(yī)臨床中,奶牛通常發(fā)生左方變位較多。皺胃左方變位是指一部分皺胃通過瘤胃下方移動到瘤胃與左側腹壁中間。筆者主要分析該病的病因以及臨床增長,并總結出有效的藥物治療措施,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奶牛;皺胃左方變位;病因分析;臨床癥狀;診斷;藥物治療
1病因分析
皺胃弛緩引起。主要是由于奶牛飼喂高精料日糧而產生大量的揮發(fā)性脂肪酸所引起。奶牛采食大量精飼料后,特別是在分娩前期和初產奶牛過急過快增加精飼料的喂量,導致日糧中精粗比例嚴重失衡或者采食粉碎過細的粗飼料,甚至一些養(yǎng)殖場長時間飼喂攪拌過細的全混合日糧,增加機體胃腸負擔,從而導致功能減弱,造成瘤胃積食或者影響瘤胃正常發(fā)酵,產生大量的氣體,同時皺胃內流入一些沒有經過消化的食物,這些都是引起該病發(fā)生的重要因素。另外,奶牛在某一階段飼喂一些很難消化的飼料,或者誤食異物及發(fā)霉變質的飼料,或者飼喂過多的糟渣類,或者采食大量混有角度泥沙的塊根類飼料,或者奶牛分娩過程中子宮突然發(fā)生變化,都能夠導致和誘發(fā)皺胃弛緩,從而引發(fā)該病。奶牛長時間飼喂較多的麻餅、豆粕、谷物,飼喂酒糟、糖糟等容易產氣、產酸的飼料,都很容易引發(fā)該病。
妊娠分娩因素。據調查發(fā)現,患病奶牛中有80%左右是在分娩后30d之內發(fā)病,其中妊娠分娩就是引起該病發(fā)生的促發(fā)因素之一。這是由于奶牛在妊娠階段,隨著胎兒不斷生長發(fā)育,子宮也會隨之不斷膨大,并逐漸從腹底抬高瘤胃,且向前將皺胃推移到瘤胃的前下方。當其分娩后,由于抬高瘤胃的力量突然消失,導致瘤胃下沉,皺胃無法立即收縮恢復到原位,造成大部分皺胃嵌留在瘤胃和腹腔左側壁之間。如果此時皺胃內生成或者積存氣體,會導致皺胃進一步上浮,從而導致皺胃更難復位,最終引起皺胃左方變位的發(fā)生。
其他因素。奶?;加写x性疾病或者一些感染性疾病,如生產癱瘓、酮病、消化不良、乳房炎、重度子宮炎、胎衣滯留等,都能夠導致其食欲不振,同時更加減少采食粗飼料,使瘤胃體積不斷縮小,從而加大皺胃的活動范圍,使其能夠在更大的空間內游走,這也是發(fā)生皺胃左方變位的主要誘因。
2臨床癥狀
高產奶牛產后容易發(fā)生該病,且主要在產后大約10d發(fā)生,能夠表現出明顯的的臨床癥狀。病牛減少采食,消化紊亂,通常只采食粗飼料,或者采食少量的優(yōu)質干草,但往往拒絕采食精飼料,或者偶爾采食。排出少量的糊狀糞便,呈墨綠色,并有黏液覆蓋在表面,部分還會發(fā)生便秘或者腹瀉。精神萎靡,常發(fā)生脫水,偶爾出現增加飲水的現象。從病牛呼出的氣體中能夠測出酮體味,對尿樣和乳汁進行檢驗發(fā)現酮體陽性。從病牛距離正后方2m左右向前進行觀察,發(fā)現左側后三根肋骨弓明顯膨出,與右側存在明顯差異。在該處上、下方進行聽診,同時結合叩診,發(fā)現能夠聽到頻繁發(fā)出但沒有規(guī)律的皺胃蠕動音,這是由于皺胃內存在大量的氣體、液體,導致胃壁比較緊張,從而發(fā)出較高朗的蠕動音。另外,由于皺胃移動到瘤胃和左側腹壁之間,間接導致瘤胃位置向右側移動,并不斷受到擠壓,逐漸導致蠕動減弱或者完全停止,且經過幾天,瘤胃體積明顯變小。對病牛進行直腸觸診檢查,發(fā)現左側臁窩處有明顯的空虛感,偶爾能夠觸摸到瘤胃左側的皺胃。在左側后三肋弓處抽取胃液,呈棕褐色,對其酸堿度進行檢驗,發(fā)現呈強酸性反應,且pH值為1~4。
3診斷
主要通過分析病因、臨床癥狀,同時對瘤胃、皺胃進行聽診,并進行皺胃穿刺和腹腔手術探診,基本能夠確定患有該病。另外,該病的病程持續(xù)時間較長,且具有較高的治愈率,但部分病牛治愈后能夠復發(fā)。
4藥物治療
消積化滯、防腐止酵。給病牛灌服由6000~8000mL清水、500~1000mL植物油、500mL 75%酒精、300~400g硫酸鈉和20g魚石脂組成的混合溶液,促進胃腸蠕動。
減輕幽門痙攣,促使皺胃排出內容物。在病牛左側膨大部位且能夠聽到皺胃蠕動音區(qū)域的中部,將被毛剪掉,并進行消毒,然后取長度為15cm的針頭,通常是16~18號針,將皮膚刺透,刺入深度大約5~8cm,將皺胃內氣體排除,接著先注入50mL生理鹽水,并馬上回抽注入液,如果發(fā)現其中含有胃內容物,且使用pH試紙測定發(fā)現pH值在1~4之間,說明已經刺入皺胃,接著注入由30~40mL稀鹽酸、5~8mL乳酸、1000~2000mL生理鹽水或者500~1000mL25%硫酸鎂組成的混合液,使內容物盡快排出。
預防并發(fā)癥。對于處于泌乳期發(fā)病的高產奶牛,要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同時配合100~200U胰島素,避免發(fā)生低血鈣癥;使用磺胺類藥物或者抗菌藥物,預防感染;用酮粉法對尿液中酮體進行檢測,具體使取0.5g亞硝基鐵氰化鈉、10g無水碳酸鈉、20g硫酸銨,研成細粉末,然后充分混合均勻,取0.1g粉末放在反應盤內或者載玻片上,滴加1~2滴新鮮尿液,如果成紫紅色說明酮體反應呈陽性,且顏色越深,酮體含量越高,反之沒有出現紅色說明呈陰性反應,從而預防發(fā)生酮病。另外,病??墒褂帽己蟿┻M行治療,一般每天補充100mg硫酸鈷,具有加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還可靜脈注射維生素B1、維生素C、低分子右旋糖酐、輔酶A、ATP等藥物,能夠維持病牛血漿滲透壓,還具有增加血容量、護肝、保心以及補充能量等作用,從而避免重要器官發(fā)生衰竭。
文章編號:2095-9737(2016)02-0074-01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B
作者簡介:齊云友(1972-),男,大專,獸醫(yī)師。
收稿日期:2015-12-02